一种压缩机用油位控制系统、工况控制系统及其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29536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用油位控制系统、工况控制系统及其应用,当系统工作时,所述第二阀门控制所述油缸开口与所述压缩机之间连通,所述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所述油缸吸入或排出油控制所述压缩机中的油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大大提高了控制和实验效率,节省了控制和实验成本,加快了项目进度。加快了项目进度。加快了项目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机用油位控制系统、工况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控制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压缩机用油位控制系统、工况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压缩机是高速运转的复杂机器,保证压缩机曲轴、轴承、连杆、活塞等运动件的充分润滑是维持机器正常运转的基本要求。为此,压缩机制造商一般要求使用指定牌号润滑油,并要求定期检查润滑油油位和颜色。缺油是很容易辨别的压缩机故障之一,压缩机缺油时曲轴箱中油量很少甚至没有润滑油。
[0003]油位传感器能够准确和实时的监测到压缩机油箱中的油位的高低。
[0004]目前已有设计将油位传感器应用于压缩机内,从而就压缩机内部油面的情况进行实时反馈,若发生油量不足,油面低下的情况,传感器会实时给与系统反馈,系统对压缩机进行补油操作。
[0005]带油位传感器的压缩机的可靠性试验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试验是需要将油位传感器放置在压缩机内部相同的变化温度、变化压力的工况下,通过油面的变化,来检测传感器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0006]但安装油位传感器需要在大批量应用前监测油位传感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由于需要采用油位传感器的压缩机一般为商用或轻商用的多联机,压缩机一般规格较大,需要造成油面波动所要变化的油量较大,故若靠压缩机本身启停等油面变化最大的工况来进行油位传感器的试验,需要至少十个月的时间,大大增加了设计周期。
[0007]而如果油位传感器不放置在压缩机内部进行实验,要模拟压缩机内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变化已经很难,还需要同时模拟油面的油雾、气泡以及压缩机内部因运转时的磨耗产生的杂质等,难度相当大。
[0008]为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快速方便的压缩机用油位控制系统、工况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用油位控制系统,在压缩机运转时实时控制压缩机内部油面高度变化和变化的频率,大大提高了控制和实验效率,节省了控制和实验成本,加快了项目进度。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用油位控制系统,包括驱动机构、油缸和压缩机,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油缸相连,所述油缸上设有开口,所述油缸开口与所述压缩机相通,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油从所述开口进入所述油缸中或从所述油缸中排出,所述油缸开口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通道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控制所述油缸开口与所述压缩机之间通道的通断,当系统工作时,所述第二阀门控制所述油缸开口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通道连通,所述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所述油缸吸入或排出油控制所述压缩机中的油量。
[0011]优选的:还包括油池,所述油池与所述油缸开口相通,所述油池与所述油缸开口之间的通道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控制所述油池与所述油缸开口之间通道的通断,当系统加油时,所述第一阀门控制所述油池与所述油缸开口之间的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阀门控制所述油缸开口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通道连通,所述油池中的油注入压缩机中;当系统工作时,所述第一阀门控制所述油池与所述油缸开口之间的通道断开,所述第二阀门控制所述油缸开口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通道连通,所述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所述油缸吸入或排出油控制所述压缩机中的油量。
[0012]优选的:所述油缸开口与所述压缩机之间还设有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上还设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控制所述排气管道的通断,当系统排气时,所述第一阀门控制所述油缸开口与所述油池之间的通道断开,所述第二阀门控制所述油缸开口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通道连通,所述第三阀门控制所述排气管道连通,系统内残存气体通过所述排气管道排出。
[0013]优选的:所述排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油缸开口和所述压缩机之间的通道相连,所述排气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油池的顶端相连。
[0014]优选的:所述排气管道的一端、所述油缸开口、所述压缩机之间通过第一三通阀相连,所述第一三通阀控制所述排气管道的一端、所述油缸开口、所述压缩机之间两两相通。
[0015]优选的:还包括抽真空机构,所述抽真空机构与所述油缸和压缩机之间的通道相连,当系统抽真空时,所述第一阀门控制所述油缸开口与所述油池之间的通道断开,所述第二阀门控制所述油缸开口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通道连通,通过所述抽真空机构对所述压缩机进行抽真空操作。
[0016]优选的:所述压缩机包括相连的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和第三压缩机。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用工况控制系统,包括根据上述的压缩机用油位控制系统和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与所述压缩机相连,通过所述制冷系统和油位控制系统共同控制所述压缩机的工况。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的压缩机用油位控制系统和压缩机用工况控制系统在压缩机油位传感器试验中的应用。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压缩机用油位控制系统,在压缩机运转时实时控制压缩机内部油面高度变化和变化的频率,大大提高了控制和实验效率,节省了控制和实验成本,加快了项目进度。
附图说明
[0020]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压缩机用油位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压缩机用油位控制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压缩机用油位控制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
驱动机构
[0026]11
ꢀꢀꢀꢀꢀꢀꢀꢀꢀꢀ
气缸
[0027]12
ꢀꢀꢀꢀꢀꢀꢀꢀꢀꢀ
换向阀
[0028]2ꢀꢀꢀꢀꢀꢀꢀꢀꢀꢀꢀ
油缸
[0029]21
ꢀꢀꢀꢀꢀꢀꢀꢀꢀꢀ
油缸开口
[0030]3ꢀꢀꢀꢀꢀꢀꢀꢀꢀꢀꢀ
油池
[0031]4ꢀꢀꢀꢀꢀꢀꢀꢀꢀꢀꢀ
压缩机
[0032]41
ꢀꢀꢀꢀꢀꢀꢀꢀꢀꢀ
第一压缩机
[0033]42
ꢀꢀꢀꢀꢀꢀꢀꢀꢀꢀ
第二压缩机
[0034]43
ꢀꢀꢀꢀꢀꢀꢀꢀꢀꢀ
第三压缩机
[0035]5ꢀꢀꢀꢀꢀꢀꢀꢀꢀꢀꢀ
第一阀门
[0036]6ꢀꢀꢀꢀꢀꢀꢀꢀꢀꢀꢀ
第二阀门
[0037]7ꢀꢀꢀꢀꢀꢀꢀꢀꢀꢀꢀ
第三阀门
[0038]71
ꢀꢀꢀꢀꢀꢀꢀꢀꢀꢀ
第四阀门
[0039]72
ꢀꢀꢀꢀꢀꢀꢀꢀꢀꢀ
第五阀门
[0040]73
ꢀꢀꢀꢀꢀꢀꢀꢀꢀꢀ
第六阀门
[0041]74
ꢀꢀꢀꢀꢀꢀꢀꢀꢀꢀ
第七阀门
[0042]8ꢀꢀꢀꢀꢀꢀꢀꢀꢀꢀꢀ
第一三通阀
[0043]8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用油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1)、油缸(2)和压缩机(4),所述驱动机构(1)与所述油缸(2)相连,所述油缸(2)上设有开口(21),所述油缸(2)开口(21)与所述压缩机(4)相通,所述驱动机构(1)驱动油从所述开口(21)进入所述油缸(2)中或从所述油缸(2)中排出,所述油缸(2)开口(21)与所述压缩机(4)之间的通道上设有第二阀门(6),所述第二阀门(6)控制所述油缸(2)开口与所述压缩机(4)之间通道的通断,当系统工作时,所述第二阀门(6)控制所述油缸(2)开口(21)与所述压缩机(4)之间的通道连通,所述驱动机构(1)通过驱动所述油缸(2)吸入或排出油控制所述压缩机(4)中的油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用油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池(3),所述油池(3)与所述油缸(2)开口(21)相通,所述油池(3)与所述油缸(2)开口(21)之间的通道上设有第一阀门(5),所述第一阀门(5)控制所述油池(3)与所述油缸(2)开口(21)之间通道的通断,当系统加油时,所述第一阀门(5)控制所述油池(3)与所述油缸(2)开口(21)之间的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阀门(6)控制所述油缸(2)开口(21)与所述压缩机(4)之间的通道连通,所述油池(2)中的油注入压缩机(4)中;当系统工作时,所述第一阀门(5)控制所述油池(3)与所述油缸(2)开口(21)之间的通道断开,所述第二阀门(6)控制所述油缸(2)开口与所述压缩机(4)之间的通道连通,所述驱动机构(1)通过驱动所述油缸(2)吸入或排出油控制所述压缩机(4)中的油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用油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2)开口(21)与所述压缩机(4)之间还设有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上还设有第三阀门(7),所述第三阀门(7)控制所述排气管道的通断,当系统排气时,所述第一阀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毅潘瑾王艳珍刘春慧何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