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解决铸件缩松缺陷的冷却装置及立式铸件的冷却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2873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解决铸件缩松缺陷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一层或者多层冷却输送管,冷却输送管上设置有吹送喷头,吹送喷头设置有对应的控制开关,所述吹送喷头的出口正对立式铸件上的后凝固部位,且所述吹送喷头与铸件之间间隔有距离,间隔处填充型砂。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竖立结构且下部体积大于上部的异性铸件的铸造。本冷却装置将冷却介质的输送管和吹送喷头设置在对应铸件大体积即后凝固部位,通过吹送冷却介质对铸造过程中特定部分进行冷却,以实现整个竖立结构铸件的凝固顺序是从底部到顶部的阶梯式凝固,能保证铸造过程中上部冒口中金属液的及时补充,不会产生缩孔,确保了铸件品质。保了铸件品质。保了铸件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解决铸件缩松缺陷的冷却装置及立式铸件的冷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解决铸件缩松缺陷的冷却装置及立式铸件冷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铸件材料成型领域中,高温液体浇注冷却凝固成型工艺较为简单,在各类铸件的生产中运用较为普遍。但是,在铸造成型过程中,液态金属在铸型内冷却疑固,铸型会在材料自身疑固特性和铸造工艺提供的条件下收缩疑固,但很多铸件由于结构等原因,无法通过常规工艺方式来实现无缩松的可控疑固。比如一些壁厚不均的异形铸件、立体结构且下部体积大的铸件等,由于其不规则形状带来铸件腔体积的不同,各部位凝固的时间也会各不相同,就造成了铸件某些部位得不到补充而出现缩松缺陷,影响铸件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解决铸件缩松缺陷的冷却装置及立式铸件冷却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用于解决铸件缩松缺陷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一层或者多层冷却输送管,冷却输送管上设置有吹送喷头,吹送喷头设置有对应的控制开关,所述吹送喷头的出口正对立式铸件上的后凝固部位,且所述吹送喷头与铸件之间间隔有距离,间隔处填充型砂。
[0006]进一步地,所述吹送喷头的出口与铸件之间间隔5-8厘米。对铸件所需部位采用有间隔的型砂进行冷却,既能使吹送的冷却介质均匀分散完成冷却,又可避免冷却介质直接接触对铸件成型腔体的冻伤,同时加速传热,使热量迅速传递而散发,5-8厘米的间隔可达到最佳效果。
[0007]进一步地,每层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多个吹送喷头,多个吹送喷头沿所述铸件周向均匀分布。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吹送喷头为出口端均匀开有喷孔的喇叭状喷头或者为喷送管,且所述喇叭状喷头或喷送管均由耐高温材料制成。比如不锈钢材料。喇叭状喷头或喷送管可将冷却输送管内输送的冷却介质均匀喷送至铸件需增强冷却的部位,其中采用喇叭状喷头出口面积大可使冷却介质喷出后分布范围更广、更均匀,采用喷送管可使冷却介质喷出的强度更大更集中并能更快速的达到所需冷却部位,可根据加工需要进行选择配置和使用。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开关为控制阀,控制阀为手动控制阀或自动控制阀,自动控制阀与外部PLC控制器电连接。控制阀为能同时控制吹送喷头开合以及开合程度的控制阀,因此,通过控制阀控制吹送喷头喷送冷却介质的量和时间,达到可控的局部冷却目的。
[0010]一种立式铸件的冷却方法,冷却方法为当铸件浇筑完成后待铸件表层凝固,且凝固厚度大于10mm时,启动吹送喷头,调节使吹送喷头的吹送压力由小至大依次递增并维持
至一定数值,吹送喷头内的介质穿过所述型砂后到达铸件表面进行冷却,吹入介质的过程可非连续进行。
[0011]进一步地,吹送喷头的吹送压力为0.005mpa~5mpa,吹送压力在0.005mpa~5mpa内依次递增。
[0012]进一步地,所述吹送喷头内的冷却介质为液氮、二氧化碳、压缩空气、冷却水、工业盐水和高分子溶液中的一种。
[0013]进一步地,所述型砂采用50~150目砂。
[0014]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竖立结构且局部体积膨大的异形铸件的铸造。本冷却装置将冷却介质的输送管和吹送喷头设置在对应铸件膨大体积部分即后凝固部位,通过吹送冷却介质对铸造过程中特定部分进行冷却,以实现整个竖立结构铸件的凝固顺序是从底部到顶部的阶梯式凝固,这样就能保证了铸造过程中上部冒口中金属液的及时补充,不会产生缩孔,确保了铸件品质。本专利技术冷却输送管和吹送喷头可根据待加工铸件结构灵活布置合适的位置和层数,并通过控制部分控制冷却时间,实现了在常规冷却工艺的基础上无缩松的可控凝固,优化了铸造工艺,达到了更好的铸造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17]该可控冷却装置设置于铸造用的铸型上,与原铸型配合完成立式结构且局部体积膨大的铸件5的加工,如图1所示。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一层或者多层冷却输送管1(本例中设置两层),冷却输送管1可预埋于铸型内部,也可固定于铸型外部。冷却输送管1上设置有吹送喷头2,吹送喷头2设置有对应的控制开关3,控制开关3为控制阀,控制阀为手动控制阀或自动控制阀,自动控制阀与外部PLC控制器4电连接。控制阀为能同时控制吹送喷头开合以及开合程度的控制阀,因此,通过控制阀控制吹送喷头喷送冷却介质的量和时间,达到可控的局部冷却目的。
[0018]具体的,如图1所示,冷却输送管1内输送的冷却介质为液氮、二氧化碳、压缩空气、冷却水、工业盐水和高分子溶液中的一种(本例冷却介质为液氮)。吹送喷头2为出口端均匀开有喷孔的喇叭状喷头或者为喷送管,且所述喇叭状喷头或喷送管均为耐高温材料制成(本例采用喇叭状喷头)。且喇叭状喷头2的出口与铸件5之间间隔5-8厘米,且间隔处填充型砂6,即铸型采用砂粒造型。
[0019]如图1,本例铸造的铸件5下部有一段体积大的厚壁部分,该部分与铸型的顶部冒口之间有一个薄壁部分过度,在成型过程中薄壁部分必然冷却成型速度更快,那么冒口的金属液就无法再向下对厚壁部分进行补充,就会使得厚壁部分出现缩松,即出现收缩孔,影响铸件整体品质。通过增加冷却装置,对厚壁部分增强冷却,使得整个铸件凝固顺序是从底部到冒口的阶梯式凝固,这样就不会产生缩孔,达到了最理想的凝固顺序,确保了铸件品质。而且可以针对不同的铸件结构,调整吹送装置对应铸件腔及铸件的位置,实现立式铸造
的铸件最佳的凝固顺序,克服了铸件缩松的缺陷。
[0020]本专利技术应用的铸造成型过程中,在铸型中要求加快冷却的位置布置一路或多路冷却输送管,冷却输送管中的介质可控,其介质可以为液氮、二氧化碳和压缩空气等,也可以是水、工业盐水、高分子溶液等。冷却介质输送管上装备的吹送喷头对应在铸型需控制冷却的位置,完成定位冷却。实施时,吹送喷头阀门的打开可采用两种方式,一种为铸型高温自开,另一种为PLC程序开起;吹送喷头阀门的关闭方式可PLC程序关闭和人工关闭两种。
[0021]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立式铸件的冷却方法,冷却方法为当铸件浇筑完成后待铸件表层凝固,且凝固厚度大于10mm时,启动吹送喷头,调节使吹送喷头的吹送压力由小至大依次递增并维持至一定数值,吹送喷头内的介质穿过所述型砂后到达铸件表面进行冷却,本实施例中,吹送喷头内的冷却介质为液氮,吹送喷头的吹送压力为0.005mpa~5mpa,吹送压力在0.005mpa~5mpa内由小到大依次递增,型砂中砂粒的粒径可根据铸件的大小进行调节,本专利技术中型砂6的砂粒粒径为50~150目,本实施例中,型砂6采用水玻璃砂,水玻璃砂的粒径为70~150目。
[0022]本实施例在应用时,浇铸完成后3~90分钟,铸件表层疑固厚度大于10mm时再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解决铸件缩松缺陷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一层或者多层冷却输送管,冷却输送管上设置有吹送喷头,吹送喷头设置有对应的控制开关,所述吹送喷头的出口正对立式铸件上的后凝固部位,且所述吹送喷头与铸件之间间隔有距离,间隔处填充型砂。2.根据要求1所述的用于解决铸件缩松缺陷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送喷头的出口与铸件之间间隔5-8厘米。3.根据要求1所述的用于解决铸件缩松缺陷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多个吹送喷头,多个吹送喷头沿所述铸件周向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解决铸件缩松缺陷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吹送喷头为出口端均匀开有喷孔的喇叭状喷头或者为喷送管,且所述喇叭状喷头或喷送管均由耐高温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解决铸件缩松缺陷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谌征
申请(专利权)人:娄底市金马耐磨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