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硝废气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2575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含硝废气的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含硝废气的处理系统。处理系统包括除尘单元、氧化单元和脱硝单元,除尘单元能够对含硝废气进行除尘处理以得到含硝气体;氧化单元包括与除尘单元的排气口连通的入气口、与脱硝单元的入口连通的出气口和供酸性液体排出的出液口,氧化单元设置为能够对含硝气体中的氮氧化物进行氧化处理以得到酸性溶液和混有酸酐的一次净化气;酸酐为硝酸酐和/或亚硝酸酐;脱硝单元设置为能够脱除一次净化气中的酸酐。该含硝废气的处理系统通过设置除尘单元、氧化单元和脱硝单元,使含硝废气能依次进行除尘处理、氧化处理和酸碱中和处理,从而脱除了含硝废气中的含硝污染物,使其符合排放标准,安全环保。安全环保。安全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硝废气的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含硝废气的处理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含硝废气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废气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加,而环境对于工业废气的承载量有限,工业废气所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也成为了工业发展所要面临的又一严峻考验。例如,工业废气中常见的含硝废气,一旦超标排放,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而且,在阳光的催化作用下还容易与碳氢化物发生复杂的光化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
[0003]因此,在含硝废气处理时,如何回收含硝废气中的含硝污染物,使得含硝废气最终能够符合环保标准进行排放,是本专利技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工业上的含硝废气的污染问题,提供一种含硝废气的处理系统,该含硝废气的处理系统通过设置除尘单元、氧化单元和脱硝单元,使得含硝废气能够依次进行除尘处理、氧化处理和酸碱中和处理,从而脱除了含硝废气中的含硝污染物,使其符合排放标准,安全环保。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含硝废气的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包括除尘单元、氧化单元和脱硝单元,其中,所述除尘单元能够对所述含硝废气进行除尘处理以得到含硝气体;所述氧化单元包括与所述除尘单元的排气口连通的入气口、与所述脱硝单元的入口连通的出气口和供酸性液体排出的出液口,所述氧化单元设置为能够对所述含硝气体中的氮氧化物进行氧化处理以得到所述酸性溶液和混有酸酐的一次净化气;所述酸酐为硝酸酐和/或亚硝酸酐;所述脱硝单元设置为能够脱除所述一次净化气中的所述酸酐。
[0006]可选的,所述脱硝单元包括具有所述入口的脱硝塔,所述脱硝塔与外部的碱液源连通并且设置为能够通过所述碱液源中的碱液对所述酸酐进行酸碱中和处理以得到硝酸盐液和二次净化气,所述脱硝塔包括供所述硝酸盐液排出的第一出口和供所述二次净化气排出的第二出口。
[0007]可选的,所述脱硝塔包括喷淋层和具有容腔的脱硝罐,所述入口和所述第一出口设置在所述脱硝罐的下部,所述第二出口设置在所述脱硝罐的顶部,所述喷淋层设置在容腔的顶部并且与所述碱液源连通,所述喷淋层设置为能够将来自所述碱液源的碱液喷淋在所述脱硝罐内。
[0008]可选的,所述脱硝塔包括与所述喷淋层连通的循环模块,所述循环模块设置为能够将集聚在所述容腔底部的液体输送到所述喷淋层进行循环喷淋。
[0009]可选的,所述循环模块包括泵送装置和pH检测器,所述泵送装置设置为能够将所
述容腔内的液体输送到所述喷淋层,所述pH检测器设置为能够检测所述泵送装置输送的液体的pH值;和/或
[0010]所述脱硝塔包括设置在所述容腔内并且位于所述喷淋层下方的第一穿孔管。
[0011]可选的,所述脱硝单元包括废气处理塔,所述废气处理塔与所述脱硝塔的第二出口连通并且能够进一步脱除所述二次净化气中残余的所述酸酐。
[0012]可选的,所述废气处理塔包括废气处理罐,并且:
[0013]所述废气处理塔包括设置在所述废气处理罐内的引流组件,所述引流组件设置为能够延长所述二次净化气的流动路径并且引导所述二次净化气沿所述流动路径流动;优选地,所述废气处理罐包括供所述二次净化气流入的进气口和供所述二次净化气排出的排放口,所述引流组件包括沿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放口所在虚拟直线的延伸方向上保持间隔地交替分布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设置为部分重合以能够改变所述二次净化气的流动路径;和/或
[0014]所述废气处理塔包括设置在所述废气处理罐内的喷淋件,所述喷淋件与外部的处理液源连通并且设置为能够将所述处理液源的处理液进行喷淋。
[0015]可选的,所述脱硝塔包括与所述氧化单元的出液口连通的入液口以引入所述酸性液体,所述脱硝塔设置为能够对所述酸性溶液进行酸碱中和处理以得到所述硝酸盐液。
[0016]可选的,所述氧化单元包括喷淋器和具有腔室的氧化罐,所述入气口和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氧化罐的下部,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氧化罐的顶部,所述喷淋器设置在所述腔室的顶部并且与外部的氧化剂源连通,所述喷淋器设置为能够将来自所述氧化剂源的氧化剂喷淋到所述氧化罐内。
[0017]可选的,所述氧化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腔室内并且位于所述喷淋器下方的第二穿孔管。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硝废气的处理系统,该含硝废气的处理系统通过设置除尘单元,使得除尘单元能够脱除含硝废气中的固体颗粒,得到含硝气体;通过氧化单元对含硝气体进行氧化处理,能够将含硝气体中的主要污染物NO
x
(例如,主要为NO和NO2)进行氧化处理以得到酸性溶液和混有酸酐的初步净化气;通过脱硝单元来脱除初步净化气中的酸酐,显著降低了初步净化气中的污染物含量,保证了初步净化气能够符合环保标准进行排放,从而脱除了含硝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使其符合排放标准,安全环保。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含硝废气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除尘单元;11、排气口;2、氧化单元;21、喷淋器;22、氧化罐;23、入气口;24、出液口;25、出气口;26、第二穿孔管;3、脱硝塔;31、入口;32、第一出口;33、第二出口;34、脱硝罐;35、喷淋层;35a、第一喷淋层;35b、第二喷淋层;36、循环模块;36a、泵送装置;36b、pH检测器;37、第一穿孔管;38、入液口;39、pH计;4、废气处理塔;41、废气处理罐;42、引流组件;43、喷淋件;44、进气口;45、排放口;5、输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硝废气的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处理系统包括除尘单元1、氧化单元2和脱硝单元,其中,所述除尘单元1能够对所述含硝废气进行除尘处理以得到含硝气体;所述氧化单元2包括与所述除尘单元1的排气口11连通的入气口23、与所述脱硝单元的入口31连通的出气口25和供酸性液体排出的出液口24,所述氧化单元2设置为能够对所述含硝气体中的氮氧化物进行氧化处理以得到所述酸性溶液和混有酸酐的一次净化气;所述酸酐为硝酸酐和/或亚硝酸酐;所述脱硝单元设置为能够脱除所述一次净化气中的所述酸酐。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提高含硝废气的处理系统的净化效率,加速含硝废气的流动速率,在氧化单元2的出气口25与脱硝单元的入口31连通的管路上,通过输送装置5来促进混有酸酐的一次净化气从氧化单元2的出气口25流入脱硝单元的入口31,其中,输送装置5可以为各种形式,例如,鼓风机、变频风机等。其中,除尘单元1可以为各种形式,例如,可以为旋风分离器等。
[00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硝废气的处理系统,该含硝废气的处理系统通过设置除尘单元1,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硝废气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包括除尘单元(1)、氧化单元(2)和脱硝单元,其中,所述除尘单元(1)能够对所述含硝废气进行除尘处理以得到含硝气体;所述氧化单元(2)包括与所述除尘单元(1)的排气口(11)连通的入气口(23)、与所述脱硝单元的入口(31)连通的出气口(25)和供酸性液体排出的出液口(24),所述氧化单元(2)设置为能够对所述含硝气体中的氮氧化物进行氧化处理以得到所述酸性溶液和混有酸酐的一次净化气;所述酸酐为硝酸酐和/或亚硝酸酐;所述脱硝单元设置为能够脱除所述一次净化气中的所述酸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硝废气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硝单元包括具有所述入口(31)的脱硝塔(3),所述脱硝塔(3)与外部的碱液源连通并且设置为能够通过所述碱液源中的碱液对所述酸酐进行酸碱中和处理以得到硝酸盐液和二次净化气,所述脱硝塔(3)包括供所述硝酸盐液排出的第一出口(32)和供所述二次净化气排出的第二出口(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硝废气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硝塔(3)包括喷淋层(35)和具有容腔的脱硝罐(34),所述入口(31)和所述第一出口(32)设置在所述脱硝罐(34)的下部,所述第二出口(33)设置在所述脱硝罐(34)的顶部,所述喷淋层(35)设置在容腔的顶部并且与所述碱液源连通,所述喷淋层(35)设置为能够将来自所述碱液源的碱液喷淋在所述脱硝罐(34)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硝废气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硝塔(3)包括与所述喷淋层(35)连通的循环模块(36),所述循环模块(36)设置为能够将集聚在所述容腔底部的液体输送到所述喷淋层(35)进行循环喷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硝废气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模块(36)包括泵送装置(36a)和pH检测器(36b),所述泵送装置(36a)设置为能够将所述容腔内的液体输送到所述喷淋层(35),所述pH检测器(36b)设置为能够检测所述泵送装置(36a)输送的液体的pH值;和/或所述脱硝塔(3)包括设置在所述容腔内并且位于所述喷淋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华陆桂东龚世斌孙裕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中石化南京催化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