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爬索机器人的图像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1871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爬索机器人的图像采集装置,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长度方向一端铰接第一调节滑杆,另一端铰接第二调节滑杆,第二固定杆长度方向一端铰接第三调节滑杆,另一端铰接第四调节滑杆,第一调节滑杆、第二调节滑杆、第三调节滑杆、第四调节滑杆结构相同,第一调节滑杆与第一固定杆铰接处的铰接轴与第一固定杆宽度方向平行,每个调节滑杆一端连接图像采集相机,每个调节滑杆一端均连接与爬索平行的收纳杆,多个收纳杆之间设置遮光布,通过遮光布可以灵活的调节相机的遮光位置,确保图像采集的可靠性和检测的准确性。的可靠性和检测的准确性。的可靠性和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爬索机器人的图像采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爬索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爬索机器人的图像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桥梁建设的不断发展,新的大型斜拉索、悬索桥得到广泛的应用。而缆索作为该种桥梁的主要受力机构,其好坏直接决定着桥梁的使用寿命。缆索表面的聚乙烯(PE)保护层长期暴露在江、海面的空气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硬化等破坏。同时由于江海面上风大、雨急,缆索会在风雨作用下产生风雨震,因此现在在缆索表面PE层制作螺旋线或压花凹坑,或者二者结合使用来减少风雨震对缆索及桥梁的损害,并得到普遍的应用,这同时也给缆索检测带来新的问题。常见的爬索检测机器人,是沿着爬索进行滑动并通过自带的相机对爬索进行拍照检测,但是由于不同的爬索安装位置不同,在拍照的时候会受到光线影响,现有的爬索检测机器人没有遮光装置,会严重影响图像采集的可靠性,不利于后续对缆索的情况进行判别,会增加工作量,降低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爬索机器人的图像采集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可以根据需要了灵活调节遮光范围和遮光位置,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可靠性的优点。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用于爬索机器人的图像采集装置,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长度方向一端铰接第一调节滑杆,另一端铰接第二调节滑杆,所述第二固定杆长度方向一端铰接第三调节滑杆,另一端铰接第四调节滑杆,所述第一调节滑杆、第二调节滑杆、第三调节滑杆、第四调节滑杆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调节滑杆与第一固定杆铰接处的铰接轴与第一固定杆宽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调节滑杆与第一固定杆铰接处的铰接轴与第一固定杆宽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三调节滑杆与第二固定杆铰接处的铰接轴与第二固定杆宽度方向平行,所述第四调节滑杆与第二固定杆铰接处的铰接轴与第二固定杆宽度方向平行;
[0006]所述第一调节滑杆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第一调节座,所述第一调节座固定连接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与第一调节滑杆垂直,所述第一定位杆远离第一调节座的一端连接第一图像采集相机,所述第一定位杆固定连接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与第一调节滑杆平行,所述第一滑动杆远离第一定位杆的一端连接第一收纳杆,所述第一收纳杆与第一定位杆平行;
[0007]所述第二调节滑杆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第二调节座,所述第二调节座固定连接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杆与第二调节滑杆垂直,所述第二定位杆远离第二调节座的一端连接第二图像采集相机,所述第二定位杆固定连接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二滑动杆与第二
调节滑杆平行,所述第二滑动杆远离第二定位杆的一端连接第二收纳杆,所述第二收纳杆与第二定位杆平行;
[0008]所述第三调节滑杆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第三调节座,所述第三调节座固定连接第三定位杆,所述第三定位杆与第三调节滑杆垂直,所述第三定位杆远离第三调节座的一端连接第三图像采集相机,所述第三定位杆固定连接第三滑动杆,所述第三滑动杆与第三调节滑杆平行,所述第三滑动杆远离第三定位杆的一端连接第三收纳杆,所述第三收纳杆与第三定位杆平行;
[0009]所述第四调节滑杆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第四调节座,所述第四调节座固定连接第四定位杆,所述第四定位杆与第四调节滑杆垂直,所述第四定位杆远离第四调节座的一端连接第四图像采集相机,所述第四定位杆固定连接第四滑动杆,所述第四滑动杆与第四调节滑杆平行,所述第四滑动杆远离第四定位杆的一端连接第四收纳杆,所述第四收纳杆与第四定位杆平行;
[0010]所述第一收纳杆、第二收纳杆、第三收纳杆、第四收纳杆之间连接遮光布。
[0011]所述第一调节座、第二调节座、第三调节座、第四调节座设置限位固定旋钮。
[0012]所述第一滑动杆、第二滑动杆、第三滑动杆、第四滑动杆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滑动槽,所述第一收纳杆与第一滑动杆通过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收纳杆与第二滑动杆通过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收纳杆与第三滑动杆通过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收纳杆与第四滑动杆通过滑动槽滑动连接。
[0013]所述第一收纳杆与第一滑动杆之间设置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收纳杆与第二滑动杆之间设置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三收纳杆与第三滑动杆之间设置第三限位块,所述第四收纳杆与第四滑动杆之间设置第四限位块。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每一组调节滑杆一端连接收纳杆,均布的收纳杆围绕缆索设置,均布的收纳杆之间连接遮光布,遮光布可展开呈方向,也可以根据需要展开三边,通过遮光布可以对图像采集相机的拍摄位置进行遮光处理,提高拍摄图像的可靠性,调节滑杆与调节座滑动连接,可以灵活的调节相机位置,可以提高拍摄的灵活性;
[0016]2、调节座处均设置限位旋钮,可以提高设备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17]3、收纳杆与滑动杆通过滑动槽滑动连接,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的调节遮光布的遮光角度,可以提高遮光的灵活性;
[0018]4、收纳杆与滑动杆之间设置限位块,可以对收纳杆进行固定,可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用于爬索机器人的图像采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为第一固定杆、2为第二固定杆、3为第一调节滑杆、4为第二调节滑杆、5为第三调节滑杆、6为第四调节滑杆、31为第一调节座、32为第一定位杆、33为第一图像采集相机、34为第一滑动杆、35为第一收纳杆、41为第二调节座、42为第二定位杆、43为第二图像采集相
机、44为第二滑动杆、45为第二收纳杆、51为第三调节座、52为第三定位杆、53为第三图像采集相机、54为第三滑动杆、55为第三收纳杆、61为第四调节座、62为第四定位杆、63为第四图像采集相机、64为第四滑动杆、65为第四收纳杆、351为第一限位块、451为第二限位块、551为第三限位块、651为第四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0023]实施例:
[0024]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爬索机器人的图像采集装置,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固定杆1、第二固定杆2,第一固定杆1长度方向一端铰接第一调节滑杆3,另一端铰接第二调节滑杆4,第二固定杆2长度方向一端铰接第三调节滑杆5,另一端铰接第四调节滑杆6,第一调节滑杆3、第二调节滑杆4、第三调节滑杆5、第四调节滑杆6结构相同,第一调节滑杆3与第一固定杆1铰接处的铰接轴与第一固定杆1宽度方向平行,第二调节滑杆4与第一固定杆1铰接处的铰接轴与第一固定杆1宽度方向平行,第三调节滑杆5与第二固定杆2铰接处的铰接轴与第二固定杆2宽度方向平行,第四调节滑杆6与第二固定杆2铰接处的铰接轴与第二固定杆2宽度方向平行;
[0025]第一调节滑杆3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第一调节座31,第一调节座31固定连接第一定位杆32,第一定位杆32与第一调节滑杆3垂直,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爬索机器人的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固定杆(1)、第二固定杆(2),所述第一固定杆(1)长度方向一端铰接第一调节滑杆(3),另一端铰接第二调节滑杆(4),所述第二固定杆(2)长度方向一端铰接第三调节滑杆(5),另一端铰接第四调节滑杆(6),所述第一调节滑杆(3)、第二调节滑杆(4)、第三调节滑杆(5)、第四调节滑杆(6)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调节滑杆(3)与第一固定杆(1)铰接处的铰接轴与第一固定杆(1)宽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调节滑杆(4)与第一固定杆(1)铰接处的铰接轴与第一固定杆(1)宽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三调节滑杆(5)与第二固定杆(2)铰接处的铰接轴与第二固定杆(2)宽度方向平行,所述第四调节滑杆(6)与第二固定杆(2)铰接处的铰接轴与第二固定杆(2)宽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调节滑杆(3)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第一调节座(31),所述第一调节座(31)固定连接第一定位杆(32),所述第一定位杆(32)与第一调节滑杆(3)垂直,所述第一定位杆(32)远离第一调节座(31)的一端连接第一图像采集相机(33),所述第一定位杆(32)固定连接第一滑动杆(34),所述第一滑动杆(34)与第一调节滑杆(3)平行,所述第一滑动杆(34)远离第一定位杆(32)的一端连接第一收纳杆(35),所述第一收纳杆(35)与第一定位杆(32)平行;所述第二调节滑杆(4)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第二调节座(41),所述第二调节座(41)固定连接第二定位杆(42),所述第二定位杆(42)与第二调节滑杆(4)垂直,所述第二定位杆(42)远离第二调节座(41)的一端连接第二图像采集相机(43),所述第二定位杆(42)固定连接第二滑动杆(44),所述第二滑动杆(44)与第二调节滑杆(4)平行,所述第二滑动杆(44)远离第二定位杆(42)的一端连接第二收纳杆(45),所述第二收纳杆(45)与第二定位杆(42)平行;所述第三调节滑杆(5)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第三调节座(51),所述第三调节座(51)固定连接第三定位杆(52),所述第三定位杆(52)与第三调节滑杆(5)垂直,所述第三定位杆(52)远离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焕焕凌正刚胥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圭目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