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轴箱的动力输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180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主轴箱的动力输入装置,包括主轴箱箱体,主轴箱箱体上设置有动力输入轴,位于主轴箱箱体外部的动力输入轴上至少套设有第一、二两个动力输入带轮,所述的动力输入轴与第一、二两个动力输入带轮之间设置有离合机构,离合机构选择动力输入轴与第一、二两个动力输入带轮中的一个周向同步转动连接,动力输入轴与第一、二两个动力输入带轮中的另一个构成空套转动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动力输入轴的转速,是通过两个以上动力输入带轮以及电机调速,再通过齿轮变速等方式传动到主轴,实现主轴多级转速的目的。实现主轴多级转速的目的。实现主轴多级转速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轴箱的动力输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床的动力输入技术。

技术介绍

[0002]作为机加工的常规设备的机床,以车床为例,其动力源通常为电机,电机将转动扭矩首先输送到主轴箱的动力输入轴上,再经过后序或下游的若干级变速传动机构后输送到动力输出轴即可视为车床为主轴上。为保证结构的简单和设备的紧凑,通常只提供一个电机向主轴箱的动力输入轴上输送动力,为确保动力输出轴获得多级合适的转速,主轴箱内除动力输入轴、动力输出轴外,在两者之间一般至少还设置有一根中间过渡轴,这样方能使动力输出轴获得合适的转速级,以满足车削加工的需要。
[0003]主轴箱内传动轴越多,成本增加以外,主轴箱体积大、零部件布置与装配困难,变速箱油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尤其是,主轴箱内传动轴越多噪音也随之变大,操作者必须长期面对这样的噪音环境,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0004]上述多轴结构的主轴箱之所以无法优化,其根本原因在于选定的电机与动力输入轴之间只有一种固定传动比的动力传递方式,也就是说设置在电机轴和动力输入轴上的皮带轮之间的传动比是唯一的,所以说只有在主轴箱内设置相应根数的中间轴的方式来实现动力输出轴的转速级的需求。
[0005]随着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调速类电机得到了广泛使用,重要的是调速类电机可以满足转速变化的同时难以满足输出扭矩的要求,这对机床类设备来讲无疑是无法回避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轴箱的动力输入装置,解决动力电机与主轴箱的动力输入轴之间的多级转速的传递,在确保切削扭矩的前提下实现多级转速传递。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主轴箱的动力输入装置,包括主轴箱箱体,主轴箱箱体上设置有动力输入轴,其特征在于:位于主轴箱箱体外部的动力输入轴上至少套设有第一、二两个动力输入带轮,所述的动力输入轴与第一、二两个动力输入带轮之间设置有离合机构,离合机构选择动力输入轴与第一、二两个动力输入带轮中的一个周向同步转动连接,动力输入轴与第一、二两个动力输入带轮中的另一个构成空套转动配合。
[0008]上述方案中,动力输入轴上述设置两个带轮即第一、二两个动力输入带轮,通过离合器的选择性连接动力输入轴第一、二两个动力输入带轮之一处在同轴转动的结合状态,依据不同带轮的转速,动力输入轴就可以获得相应的转速,这与现有技术中通过更换皮带及带轮的方式来实现动力输入轴转速的改变完全不同,本动力输入装置与调速电机等相结合,得到适合的切削多级速度。
附图说明
[0009]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技术中的动力输入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本技术中的滑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4、5分别是本技术中的第一、二动力输入带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所示,一种主轴箱的动力输入装置,包括主轴箱箱体10,主轴箱箱体10上设置有动力输入轴20,位于主轴箱箱体10外部的动力输入轴20的轴身段上至少套设有第一、二两个动力输入带轮30、40,所述的动力输入轴20与第一、二两个动力输入带轮30、40之间设置有离合机构,离合机构选择动力输入轴20与第一、二两个动力输入带轮30、 40中的一个周向同步转动连接,动力输入轴20与第一、二两个动力输入带轮30、40中的另一个构成空套转动配合。
[0014]上述方案中的第一、二两个动力输入带轮30、40由两组皮带连接到同一个电机的轴上的带轮上且电机以同一转速输出扭矩,电机轴上的带轮可以是同规格的,也可以是不同规格的,这样第一、二两个动力输入带轮30、40就可以获得不同的转速,而转动扭矩却不会降低或衰减,当离合机构选择动力输入轴20与第一动力输入带轮30结合时,动力输入轴20与第二动力输入带轮40之间为空转配合,所以转动扭矩就由电机经由第一动力输入带轮30传递到动力输入轴20上,然后再由动力输入轴20向下游传动机构机构传递;反之亦然,即转动扭矩由电机经由第二动力输入带轮40传递到动力输入轴20上,此时第一动力输入带轮30空套在动力输入轴20上且并不传递扭矩。
[0015]作为优选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以下离合机构:动力输入轴20 为空芯轴,离合机构包括置于动力输入轴20的内孔腔21中的滑键50,滑键50上有径向延伸的凸块51,显露于动力输入轴20轴身外部的凸块 51的外端与第一、二两个动力输入带轮30、40的内孔壁之间构成键配合传递转动扭矩。
[0016]上述方案中,动力输入轴20设计为空芯轴,这样可以减轻动力输入轴20重量的同时提高其抗弯强度,又利用了其内部的内孔腔21的空间又利用于布置滑键50,滑键50即轴向滑动位移的键,当其轴向位移时可以抵达第一、二动力输入带轮30、40的管腔的轴向相应位置处并与其构成键配合的形式实现周向同步转动以传递扭矩。
[0017]更为优选的方案是,凸块51的周向端面上布置有齿511,齿511的齿峰或齿谷的方向与动力输入轴20的轴向一致,所述的动力输入轴20 上有径向贯通的条形孔22,凸块51位于条形孔22内且两者构成周向限位、轴向滑动配合,齿511显露于条形孔22外部,滑键50轴向位移时齿511选择与第一、二两个动力输入带轮30、40的齿形内孔的齿形部啮合或分离配合。
[0018]参见图1、2、3,设置条形孔22供凸块51径向伸出并对其施予约束,实现了两者之间的周向同步转动的限位配合及轴向滑动移位配合,周向转动扭矩正是借助于第一、二动力输入带轮30、40的齿形内孔与滑键50的键配合以及动力输入轴20与滑键50之间的周向同步限位实现依次传递的。如图3所示,齿511设置在凸块51的两端的周面上且呈对称布置,这样可以提高凸块51传递力矩的能力,也改善了第一、二动力输入带轮30、40的齿形内孔受力分
布。如图3所示,齿511的两端由斜置倒角514,以便引导其快速与第一、二动力输入带轮30、40的齿形内孔实现啮合。
[0019]作为优选方案,凸块51与轴向拉杆60相连,轴向拉杆60选择位移至滑键50与第一、二两个动力输入带轮30、40之一构成键连接配合位。由于凸块51所处的位置及其位移的区域的限制,为了方便驱动凸块51 的位移,本技术为其提供了轴向拉杆60,借助于轴向拉杆60的设置,可以将轴向拉杆60的另一端延伸到方便控制的位置处,一则是沿引至动力输入轴20的外端,以方便对其操控,以下结合图1、2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的优选方案。
[0020]凸块51里端有外螺纹杆头512,外螺纹杆头512与轴向拉杆60的一端螺接,轴向拉杆60的另一端连接有径向布置的销柱61,销柱61从动力输入轴20中段的位于主轴箱箱体10内的轴身上开设的径向贯通内孔腔21 设置的槽形孔23中伸出后与拨动机构相连,槽形孔23的槽长方向与动力输入轴20的轴向方向一致,销柱61与槽形孔23构成周向限位、轴向相对滑动配合。
[0021]如图3所示,轴向拉杆60的杆端有螺纹孔用于连接在凸块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轴箱的动力输入装置,包括主轴箱箱体(10),主轴箱箱体(10)上设置有动力输入轴(20),其特征在于:位于主轴箱箱体(10)外部的动力输入轴(20)的轴身段上至少套设有第一、二两个动力输入带轮(30、40),所述的动力输入轴(20)与第一、二两个动力输入带轮(30、40)之间设置有离合机构,离合机构选择动力输入轴(20)与第一、二两个动力输入带轮(30、40)中的一个周向同步转动连接时,动力输入轴(20)与第一、二两个动力输入带轮(30、40)中的另一个构成空套转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箱的动力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输入轴(20)为空芯轴,离合机构包括置于动力输入轴(20)的内孔腔(21)中的滑键(50),滑键(50)上有径向延伸的凸块(51),显露于动力输入轴(20)轴身外部的凸块(51)的外端与第一、二两个动力输入带轮(30、40)的内孔壁之间构成键配合传递转动扭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轴箱的动力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凸块(51)的周向端面上布置有齿(511),齿(511)的齿峰或齿谷的方向与动力输入轴(20)的轴向一致,所述的动力输入轴(20)上有径向贯通的条形孔(22),凸块(51)位于条形孔(22)内且两者构成周向限位、轴向滑动配合,齿(511)显露于条形孔(22)外部,滑键(50)轴向位移时齿(511)选择与第一、二两个动力输入带轮(30、40)的齿形内孔的齿形部啮合或分离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主轴箱的动力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滑键(50)与轴向拉杆(60)相连,轴向拉杆(60)选择位移至滑键(50)与第一、二两个动力输入带轮(30、40)之一构成键连接配合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轴箱的动力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凸块(51)里端有外螺纹杆头(512),外螺纹杆头(512)与轴向拉杆(60)的一端螺接,轴向拉杆(60)的另一端连接有径向布置的销柱(61),销柱(61)从动力输入轴(20)中段的位于主轴箱箱体(10)内的轴身上开设的径向贯通内孔腔(21)设置的槽形孔(23)中伸出后与拨动机构相连,槽形孔(23)的槽长方向与动力输入轴(20)的轴向方向一致,销柱(61)与槽形孔(23)构成周向限位、轴向相对滑动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轴箱的动力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轴向拉杆(60)的外径与动力输入轴(20)的内孔腔(21)的直径吻合且两者构成滑动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轴箱的动力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轴向拉杆(60)靠近外螺纹杆头(512)的局部杆身外径与动力输入轴(20)的内孔腔(21)的直径吻合。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轴箱的动力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块(51)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乃杰杜可庆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市永丰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