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电源金属外壳制作用的冲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1721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源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微电源金属外壳制作用的冲压机,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顶部固定有模具,所述模具的顶部开设有模腔,所述加工台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结构,所述模腔内壁的底部开设有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动伸缩杆和推板的设置,使得该装置能够自动将工件推动至冲压装置的下方,避免了工作人员在上料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通过驱动结构、通槽和顶出板的设置,能够自动将冲压完成的工件顶出,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下料操作,给工作人员提供便利,不仅解决了现有的冲压机在上料时工作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还解决了现有的冲压机在冲压完成后不方便将工件取出的问题。机在冲压完成后不方便将工件取出的问题。机在冲压完成后不方便将工件取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电源金属外壳制作用的冲压机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设备
,具体为一种微电源金属外壳制作用的冲压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行业中传统的室外电源方案是将嵌入式电源安装在室外站点的综合柜内,这种电源受日晒、雨淋、高温、灰尘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普遍存在故障率高、建设成本高、管理难度大、维护工作量大、安装需求高等问题,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网络建设的需求。而微能源电源,是一种面向微尺寸供电器件,实现电能的整流、开关和稳压,并根据负载和外界环境的变化智能化和最优化管理电能的储存与释放的微系统,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室外电源故障率高、建设成本高、管理难度大的问题。
[0003]现有的微电源金属外壳在生产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冲压机,但是现有的冲压机在上料时常常需要工作人员将工件手动推至冲压机的下方,安全性较低,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而且现有的冲压机在冲压完成后不方便将工件从模具中取出,降低了加工效率,给后续的加工工作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电源金属外壳制作用的冲压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电源金属外壳制作用的冲压机,包括加工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的顶部固定有模具(2),所述模具(2)的顶部开设有模腔(3),所述加工台(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4),所述空腔(4)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结构(5),所述模腔(3)内壁的底部开设有通槽(6),且通槽(6)与空腔(4)相连通,所述通槽(6)内壁的上方滑动连接有顶出板(7),所述模具(2)内部的左侧开设有安装槽(8),所述安装槽(8)的内部固定有电动伸缩杆(9),且电动伸缩杆(9)的输出轴贯穿至模具(2)的外部,所述加工台(1)左侧的前后方且位于模具(2)的左侧均固定有放置台(10),所述放置台(10)的左侧设置有连接板(11),且连接板(11)与放置台(10)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9)输出轴的左端与连接板(11)栓接,所述连接板(11)的顶部栓接有推板(12),且推板(12)与放置台(10)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加工台(1)顶部的前后两侧均栓接有竖板(13),所述竖板(13)相向一侧的表面均设置有固定结构(14),所述竖板(13)相向一侧表面的上方均滑动连接有压板(15),所述加工台(1)顶部的右侧栓接有安装架(16),所述安装架(16)顶部的左侧固定有液压杆(17),所述液压杆(17)输出轴的底端贯穿安装架(16)并栓接有升降板(18),所述升降板(18)的底部固定有冲压设备(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电源金属外壳制作用的冲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5)包括电机(51)、第一螺纹杆(52)和套管(53),所述电机(51)固定在空腔(4)内壁的底部,所述第一螺纹杆(52)栓接在电机(51)输出轴的顶部,且第一螺纹杆(52)的顶端延伸至通槽(6)的内部,所述套管(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光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星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