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1311 阅读:4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下机器人作业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贮存足够长度电缆且能够实现施放与回收水下机器人的电缆缠绕装置,包括卷筒、滑环、卷筒轴套、布缆器、减速机及马达,卷筒轴套同轴地安装在卷筒的一端,马达通过减速机安装在卷筒的另一端;在卷筒外的卷筒轴套上套设有支座,支座的外端面固接有连接板,布缆器设于连接板的另一端;滑环置于卷筒轴套内,一端与卷筒轴套固接,另一端由卷筒轴套穿出,滑环通过链轮传动机构与布缆器相连接,滑环的转动副通过链轮传动机构构成布缆器沿卷筒轴向的移动副;与卷筒轴套同侧的卷筒上设有接线盒,滑环的尾线及电缆与接线盒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布缆,电缆排列整齐,操作简便等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下机器人作业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贮存 足够长度电缆且能够实现施放与回收水下机器人的电缆缠绕装置
技术介绍
水下机器人是一种在水下环境中作业的机器人,水下机器人要进 行水下作业时须将其施放到水下一定的深度,当水下机器人完成水下作业后须将其回收至甲板;施放及回收作业是实现水下机器人载体完 成水下作业的前提和保障。目前,对于水下机器人的收放来说,普遍是通过船吊或甲板上绞 车来实现的。对于船吊的实现方式来说,水下机器人载体的作业深度 受到限制,仅适用于小型水下机器人的作业,进行收放作业时需要多 个人完成收放电缆的任务,容易损伤电缆,且劳动强度大。对于通过 甲板上绞车的实现方式来说,现有绞车贮存电缆的长度有限,电缆排 列不均匀,绞车的布缆方式是通过手动的方式来实现的,依靠马达的 正反转来实现布缆轮的水平往复运动,操作复杂,需要多人协同配合 才能进行作业,且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容易出现操作失误而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缠绕装置,适用于缠绕多层 电缆进而通过电缆实现收放水下机器人载体。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技术包括卷简、滑环、卷简轴套、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筒(1)、滑环(5)、卷筒轴套(6)、布缆器(8)、减速机(9)及马达(10),卷筒轴套(6)同轴地安装在卷筒(1)的一端,马达(10)通过减速机(9)安装在卷筒(1)的另一端;在卷筒(1)外的卷筒轴套(6)上套设有支座(2),支座(2)的外端面固接有连接板(13),布缆器(8)设于连接板(13)的另一端;滑环(5)置于卷筒轴套(6)内,一端与卷筒轴套(6)固接,另一端由卷筒轴套(6)穿出,滑环(5)通过链轮传动机构与布缆器(8)相连接,滑环(5)的转动副通过链轮传动机构构成布缆器(8)沿卷筒(1)轴向的移动副;与卷筒轴套(6)同侧的卷筒(1)上设有接线盒(...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缆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筒(1)、滑环(5)、卷筒轴套(6)、布缆器(8)、减速机(9)及马达(10),卷筒轴套(6)同轴地安装在卷筒(1)的一端,马达(10)通过减速机(9)安装在卷筒(1)的另一端;在卷筒(1)外的卷筒轴套(6)上套设有支座(2),支座(2)的外端面固接有连接板(13),布缆器(8)设于连接板(13)的另一端;滑环(5)置于卷筒轴套(6)内,一端与卷筒轴套(6)固接,另一端由卷筒轴套(6)穿出,滑环(5)通过链轮传动机构与布缆器(8)相连接,滑环(5)的转动副通过链轮传动机构构成布缆器(8)沿卷筒(1)轴向的移动副;与卷筒轴套(6)同侧的卷筒(1)上设有接线盒(3),滑环(5)的尾线及电缆与接线盒(3)电连接。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缆 器(8)包括布缆轮(26)、双向凸轮丝杠(21)、光杠(22)、滑块(23)、 压板(24)、布缆轮支架(25)及连接侧板,其中光杠(22)为两根、 上下设置,夹持在连接侧板之间;双向凸轮丝杠(21)位于两根光杠(22) 之间、通过轴承箱(20)夹持在连接恻板之间,双向凸轮丝杠 (21)的其中一端通过轴承箱(20)由该端的连接侧板穿出,穿出端上分别套设有第一、二离合器U8、 19);布缆轮支架(25)套设在 光杠(22 )及双向凸轮丝杠(21 )上,在布缆轮支架(25 )上设有布 缆轮(26),双向凸轮丝杠(21)上设有左旋及右旋双向螺紋,滑块(23) 容置于双向凸轮丝杠(21)的螺旋槽内并通过压板(24)与布 缆轮支架(25 )相连接;在第一离合器(18 )上连接有布缆马达(17 ), 第二离合器U9)与链轮传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竺英任福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