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坝基库底防渗铺盖结构及其修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1239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坝基库底防渗铺盖结构及其修筑方法,坝基库底防渗铺盖结构包括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及其与大坝垫座之间的连接缝结构,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为利用河床开挖天然石渣料掺配适量水泥和水后碾压而成,连接缝结构可实现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与大坝的可靠连接。修筑方法包括:胶凝砂砾石配制与拌和;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随地形摊铺和碾压施工;胶凝砂砾石铺盖施工搭接段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河床开挖天然石渣料作为骨料,在坝基库底铺设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既解决了坝基防渗问题,还满足了每年汛后清淤对库底硬化的要求,而且施工便利、快速,充分利用了河床开挖弃料,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坝基库底防渗铺盖结构及其修筑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坝基库底防渗铺盖结构及其修筑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尾矿库截洪坝和拦泥坝一般修建在尾矿库上游溪沟里,常采用重力坝或土石坝坝型,其功能是拦截沟谷里汛期产生的洪水以及洪水带来的泥沙,从而保证尾矿库汛期的防洪安全。截洪坝和拦泥坝坝址地质条件常常为深厚覆盖层坝基,这就需要解决坝基防渗的问题;另外,拦截在库里的泥沙需要每年清除,为保证清淤机械正常工作,则要求库底进行硬化处理。
[0003]目前对坝基防渗处理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坝基实施帷幕灌浆,而库底硬化处理则通常在库底浇筑混凝土硬化层。由于覆盖层地基上截洪坝和拦泥坝受水压力作用,在建基面产生较大的剪切变形,坝基灌浆帷幕存在被剪断失效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库底面积较大,修建混凝土库底硬化层往往造价较高,而且大面积薄层混凝土受温度应力和地基不均匀沉降影响容易发生开裂。此外,覆盖层地基上修建截洪坝和拦泥坝,坝基开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弃渣料,这些开挖石渣料丢弃废料场,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破坏周围生态环境。
[0004]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坝基库底防渗铺盖结构及其修筑方法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坝基库底防渗铺盖结构及其修筑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坝基防渗实施帷幕灌浆方法会产生较大的剪切变形而被剪断失效,库底硬化实施浇筑混凝土硬化层方法的造价较高、容易发生开裂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坝基库底防渗铺盖结构,包括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以及连接缝结构,所述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包括含砂率为20%

30%的河床开挖天然石渣料、水泥和水,其中,所述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的厚度大于H为坝前水深;所述连接缝结构为在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与大坝垫座之间设置的连接缝,所述连接缝的内部填充沥青麻絮,所述连接缝的上部铺设有防渗膜进行防渗处理。
[0007]优选地,所述连接缝的缝宽为1

2厘米,所述连接缝两侧的所述防渗膜的延伸长度大于100厘米,所述防渗膜嵌入所述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的深度大于15厘米。
[0008]优选地,所述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的厚度大于60厘米。
[0009]优选地,所述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的设置范围为库底以及正常蓄水位以下的岸坡。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坝基库底防渗铺盖结构的修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S1,胶凝砂砾石备料,其中,所述胶凝砂砾石的材料配合比为:含砂率为20%

30%
的河床开挖天然石渣料、110

150kg/m3的水泥和90

110kg/m3的水;
[0012]S2,胶凝砂砾石配制拌和,将所述胶凝砂砾石的材料在拌和坑内进行拌和,选用挖机进行配料,拌和完成验收合格,装车运送上坝;
[0013]S3,对所述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的铺设地表进行清理,将所述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的铺设范围随原始地形变化修整为连续缓坡,并对地基进行压实,采用吨位不低于16t振动碾至少碾压6

8遍;
[0014]S4,所述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施工,平仓过程中的铺料厚度为30

40厘米;
[0015]S5,对所述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进行养护,在所述胶凝砂砾石终凝后,采用潮湿草帘覆盖养护,养护天数大于21天。
[0016]优选地,所述步骤S5中的养护步骤具体包括:将所述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铺盖表面完全覆盖潮湿草帘,并避免阳光暴晒,定期洒水使草帘保持充分潮湿。
[0017]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的配制拌和步骤具体包括:在所述拌合坑内第一层铺设45

55厘米河床开挖天然石渣料;人工均匀铺洒水泥;第二层铺设45

55厘米河床开挖天然石渣料;人工均匀铺洒水泥;挖掘机干拌两遍;人工均匀加水;挖掘机湿拌四遍;拌和完成,验收合格后装车。
[0018]优选地,所述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的施工为一次性摊铺,所述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的施工采用通仓平层连续铺筑,分2层碾压,每层压实厚度为30厘米,选用16t振动碾,先无振碾压2遍,再有振碾压6遍,其中,振动碾的行走速度为1km/h

l.5km/h。
[0019]优选地,所述步骤S4还包括对所述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进行分区段施工,相邻两个区段的连接部位做搭接段处理,以保证所述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密闭防渗。
[0020]优选地,所述分区段施工的步骤具体包括:所述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的前一区段摊铺完成后,留3

5米不进行碾压,施工时间迟的后一段所述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施工时,将前段留下未碾压的所述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再添加水泥,施工现场采用挖掘机重新拌和,与后一段施工的所述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一起碾压,所述搭接段的施工间歇时间小于所述胶凝砂砾石的终凝时间。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坝基库底防渗铺盖结构及其修筑方法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坝基库底防渗铺盖结构及其修筑方法,坝基库底防渗铺盖结构包括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及其与大坝垫座之间的连接缝结构,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为利用河床开挖天然石渣料掺配适量水泥和水后碾压而成,连接缝结构可实现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与大坝的可靠连接。修筑方法包括:胶凝砂砾石配制与拌和;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随地形摊铺和碾压施工;胶凝砂砾石铺盖施工搭接段处理。本专利技术利用河床开挖天然石渣料作为骨料,在坝基库底铺设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既解决了坝基防渗问题,还满足了每年汛后清淤对库底硬化的要求,而且施工便利、快速,充分利用了河床开挖弃料,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的铺设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与坝的剖面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连接缝结构的位置示意图;
[0027]附图说明:
[0028]1、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2、重力坝;3、覆盖层地基;4、重力坝垫座;5、连接缝;6、防渗膜。
[0029]本专利技术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坝基库底防渗铺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以及连接缝结构,所述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包括含砂率为20%

30%的河床开挖天然石渣料、水泥和水,其中,所述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的厚度大于H为坝前水深;所述连接缝结构为在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与大坝垫座之间设置的连接缝,所述连接缝的内部填充沥青麻絮,所述连接缝的上部铺设有防渗膜进行防渗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坝基库底防渗铺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缝的缝宽为1

2厘米,所述连接缝两侧的所述防渗膜的延伸长度大于100厘米,所述防渗膜嵌入所述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的深度大于15厘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坝基库底防渗铺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厚度大于60厘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坝基库底防渗铺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的设置范围为库底以及正常蓄水位以下的岸坡。5.一种坝基库底防渗铺盖结构的修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胶凝砂砾石备料,其中,所述胶凝砂砾石的材料配合比为:含砂率为20%

30%的河床开挖天然石渣料、110

150kg/m3的水泥和90

110kg/m3的水;S2,胶凝砂砾石配制拌和,将所述胶凝砂砾石的材料在拌和坑内进行拌和,选用挖机进行配料,拌和完成验收合格,装车运送上坝;S3,对所述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的铺设地表进行清理,将所述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的铺设范围随原始地形变化修整为连续缓坡,并对地基进行压实,采用吨位不低于16t振动碾至少碾压6

8遍;S4,所述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施工,平仓过程中的铺料厚度为30

40厘米;S5,对所述胶凝砂砾石防渗铺盖层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平何蕴龙王又武袁曦张曾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