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板料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1224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板料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涉及板料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折弯机,所述折弯机的顶部后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折弯冲头,所述折弯机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的前端活动连接有箱门,所述折弯机的顶端设置有循环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料仓、第一电机、齿轮组一、第一螺杆、推块、顶料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由顶料机构对料仓中的板料进行顶紧,并由第一电机通过齿轮组一带动第一螺杆转动,从而通过推块将板料进行推出至折弯模上,解决了现有的板料折弯装置使用时人工上料相对复杂并且安全性低的问题,实现了板料折弯的自动上料,保证了工人的操作安全。保证了工人的操作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板料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板料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板料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板料折弯机是对板料进行折弯加工的一种设备,是钣金行业工件折弯成形的重要设备,其作用是将钢板根据工艺需要轧制成各种形状的零件。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现有的板料折弯装置都是通过人工对板料进行上料,人工上料不仅费时费力,并且会对板料折弯的效率造成影响,不利于板料的折弯加工,还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0005]2、现有的板料折弯装置,对于板料的折弯效率较慢,都是对板料进行依次的放置折弯拿取之后,才能够对下一块板料进行加工,不利于板料折弯机的使用,降低了板料的加工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板料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对板料的折弯机进行自动上料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板料折弯装置使用时人工上料相对复杂并且安全性低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板料折弯装置对于板料的折弯加工速度相对较慢的问题,以达到对折弯机的折弯速度进行提升的效果。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板料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包括折弯机,所述折弯机的顶部后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折弯冲头,所述折弯机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的前端活动连接有箱门,所述折弯机的顶端设置有循环机构。
[0009]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箱,所述送料箱固定连接在折弯机的侧面,所述送料箱的内部开设有料仓,所述箱门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齿轮组一,所述齿轮组一的底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侧面螺纹连接有推块,所述料仓的底端设置有顶料机构。
[0010]所述循环机构包括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固定连接在折弯机的内部,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侧面啮合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折弯模,所述折弯模的顶部设置有定距机构。
[00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顶料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送料箱的内部底端,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齿轮组二,所述齿轮组二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侧面螺纹连接有顶块,所述顶块的顶部固
定连接有橡胶垫。
[00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距机构包括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固定连接在转动盘的内部,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所述锥齿轮一的侧面啮合连接有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二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的侧面螺纹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距板。
[001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板料折弯机的上料方法:该应用于板料折弯机的上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步骤一:打开箱门,将板料放入送料机构中;
[0015]步骤二:通过送料机构将板料放置在循环机构上;
[0016]步骤三:通过定距机构对板料需要折弯的尺寸进行确定;
[0017]步骤四:转动循环机构通过折弯冲头对板料进行折弯加工;
[0018]步骤五:再次转动循环机构,并将板料取出。
[001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还包括以下步骤:
[0020]A1:启动第一电机并带动齿轮组一进行转动;
[0021]A2:通过齿轮组一的转动带动第一螺杆进行转动;
[0022]A3:通过第一螺杆带动推块进行移动,并将料仓中的板料推出;
[0023]A4:使板料落在折弯模上。
[002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三还包括以下步骤:
[0025]B1:启动第四电机并带动锥齿轮一进行转动;
[0026]B2:通过锥齿轮一的转动带动锥齿轮二的转动,并使得第三螺杆转动;
[0027]B3:通过第三螺杆带动滑动块进行移动,从而带动定距板对折弯的距离进行确定。
[002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四还包括以下步骤:
[0029]C1:启动第三电机,通过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进行转动;
[0030]C2:使得转动盘转动,并将放置有板料的折弯模转动至折弯冲头的底端;
[0031]C3:通过折弯冲头对折弯模上的板料进行折弯加工。
[003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五还包括以下步骤:
[0033]D1:再次转动转动盘,使得折弯模移出折弯冲头的底部,并使得另一个折弯模移至折弯冲头的底部;
[0034]D2:将移出的折弯模上的折弯后的板料进行取出。
[003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36]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板料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通过料仓、第一电机、齿轮组一、第一螺杆、推块、顶料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由顶料机构对料仓中的板料进行顶紧,并由第一电机通过齿轮组一带动第一螺杆转动,从而通过推块将板料进行推出至折弯模上,解决了现有的板料折弯装置使用时人工上料相对复杂并且安全性低的问题,实现了板料折弯的自动上料,保证了工人的操作安全。
[0037]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板料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通过第三电机、主动轮、从动轮、转动盘、折弯模、定距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第三电机通过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从而带动转动盘进行转动,并使得四个折弯模依次处于折弯冲头的下方,解决了现有的板料折弯装置对于板料的折弯加工速度相对较慢的问题,从而能够实现折弯机连续折弯
工作,提高了板料折弯的效率。
[0038]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板料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打开箱门,将板料放入送料机构中,通过送料机构将板料放置在循环机构上,通过定距机构对板料需要折弯的尺寸进行确定,转动循环机构通过折弯冲头对板料进行折弯加工,再次转动循环机构,并将板料取出,实现了板料的自动上料和自动循环加工,方便了板料的折弯工作。
附图说明
[003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送料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顶料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循环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3]图5为本专利技术主动轮和从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定距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5]图7为本专利技术板料上料的流程示意图。
[0046]图中:1、折弯机;11、支撑架;2、折弯冲头;3、送料机构;31、箱门;32、送料箱;33、料仓;34、第一电机;35、齿轮组一;36、第一螺杆;37、推块;38、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板料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包括折弯机(1),所述折弯机(1)的顶部后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的顶部设置有折弯冲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机(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送料机构(3),所述送料机构(3)的前端活动连接有箱门(31),所述折弯机(1)的顶端设置有循环机构(4);所述送料机构(3)包括送料箱(32),所述送料箱(32)固定连接在折弯机(1)的侧面,所述送料箱(32)的内部开设有料仓(33),所述箱门(31)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4),所述第一电机(3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齿轮组一(35),所述齿轮组一(35)的底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36),所述第一螺杆(36)的侧面螺纹连接有推块(37),所述料仓(33)的底端设置有顶料机构(38);所述循环机构(4)包括第三电机(41),所述第三电机(41)固定连接在折弯机(1)的内部,所述第三电机(4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42),所述主动轮(42)的侧面啮合连接有从动轮(43),所述从动轮(4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44),所述转动盘(4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折弯模(45),所述折弯模(45)的顶部设置有定距机构(4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板料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机构(38)包括第二电机(381),所述第二电机(381)固定连接在送料箱(32)的内部底端,所述第二电机(38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齿轮组二(382),所述齿轮组二(38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383),所述第二螺杆(383)的侧面螺纹连接有顶块(384),所述顶块(38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38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板料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距机构(46)包括第四电机(461),所述第四电机(461)固定连接在转动盘(44)的内部,所述第四电机(46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462),所述锥齿轮一(462)的侧面啮合连接有锥齿轮二(463),所述锥齿轮二(46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螺杆(46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高山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