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罩板翻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120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泡罩板翻板机构,包括支撑台架、输入机构、翻转机构、输出机构和相机,支撑台架的顶端一侧固定设置有输入机构,输入机构和输出机构之间设置有翻转机构,输出机构的顶部设置有相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支撑台架上设置有输入机构、翻转机构和输出机构,通过伺服控制的轮盘式翻转机将泡罩板翻转1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泡罩板翻板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翻板机构,特别涉及一种泡罩板翻板机构,属于泡罩板加工


技术介绍

[0002]片剂、胶囊、药丸或其他产品的泡罩包装形式是通过泡罩包装机将待包装产品装入泡罩板,然后用背膜将泡穴封装,再裁切成型,由于泡罩包装机的结构限制,成品泡罩板从泡罩包装机输出时通常是背膜面朝上,经过输送装置传送到下一道工序。
[0003]由于泡罩包装过程中不同泡罩包装机品质有所不同,以及包材质量也有偏差,会导致成品泡罩板在包装过程中出现不同缺陷,因此在成品泡罩板进入下一道包装工序前需要对待包装成品泡罩板进行缺陷检测,并剔除不良泡罩板,为了能对泡罩板进行视觉检测,通常做法是通过负压吸附的方式从泡罩板背膜上表面吸附输送,紧贴传输带,视觉检测系统只能安装在泡罩板产品面下方由下往上进行检测,但是这种检测方式有以下缺点:1.泡罩板进入检测设备后,需要检测设备的相机、镜头及光源朝上;泡罩板本身由于前段设备在裁切过程中会产生碎屑和粉尘,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朝上安装的相机、镜头和光源等会受到碎屑和粉尘的影响,导致检测效果和检测准确率降低,造成缺陷产品的漏检和无缺陷产品的误检。
[0004]2.负压传输速度受到限制,泡罩板传送稳定性差,也会导致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率降低,甚至无法满足前段设备的速度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泡罩板翻板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泡罩板翻板机构,包括支撑台架、输入机构、翻转机构、输出机构和相机,所述支撑台架的顶端一侧固定设置有输入机构,所述支撑台架的顶端另一侧固定设置有输出机构,且所述输入机构和输出机构之间设置有翻转机构,所述输出机构的顶部设置有相机,所述输入机构包括第一导轨、手轮、传输带支撑架、输入传输带、第一牵引杆、传输带支架、第一皮带轮、加速皮带和输入挡板和第一皮带轴杆,所述第一导轨的底端与支撑台架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轨的两端均滑动安装有传输带支撑架,所述传输带支撑架的顶部内侧固定设置有传输带支板,所述传输带支板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输入传输带,所述输入传输带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加速皮带,且所述加速皮带至于翻转机构的一侧,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轮盘、轮盘外卡板、电机架、第一伺服电机、推出电机、推出凸轮、泡罩板托板、输出传感器、轮盘挡板和左右联动挡板调节机构,所述支撑台架的中部开设有轮盘槽,所述轮盘槽的内部设置有翻转轮盘,所述翻转轮盘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多组轮盘外卡板,且相邻的两组所述轮盘外卡板之间形成轮盘卡槽,所述翻转轮盘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电机架,所述电机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且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输出杆与翻转轮盘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所述翻转轮盘的底部
两侧均设置有轮盘挡板,且所述轮盘挡板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左右联动挡板调节机构,所述输出机构包括输出挡板、输出支架、减速机、第二伺服电机、驱动轮、输出传输带、花键轴、主动牵引轮、牵引轴杆、从动牵引轮和传动轮轴,所述输出挡板的内部通过导向杆活动安装有两组输出支架,两组所述输出支架的两侧均活动设置有驱动轮,且两组所述驱动轮之间传动连接有输出传输带,所述输出支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且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花键轴,且所述花键轴分别与两组驱动轮固定套接。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输带支撑架的顶部一侧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输入挡板,且所述输入挡板置于输入传输带的顶部,所述加速皮带和翻转轮盘之间固定设置有输入传感器。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处于同一侧的两组所述传输带支撑架的底部一侧通过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牵引座,且所述第一牵引座的内部螺纹套接有第一牵引杆,且所述第一牵引杆与输入组件侧面的手轮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牵引杆的中部固定套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的外部通过第一牵引带与设置在传输带支板底部的第二皮带轮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内部固定套接有第一皮带轴杆。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推出电机,所述推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出凸轮,所述轮盘挡板的外壁面固定设置有输出传感器,其所述输出传感器设置在靠近输出机构的一侧,所述翻转轮盘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泡罩板托板。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右联动挡板调节机构由第二牵引座、拉杆、第二导轨、第二牵引杆和第三皮带轮组成,所述第一皮带轴杆的两端均固定套接有第四皮带轮,且所述第四皮带轮通过第二牵引带与第三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三皮带轮的内部固定套接有第二牵引杆,所述第二牵引杆的一端螺纹套接有第二牵引座,且所述第二牵引座的底部两侧通过拉杆与轮盘挡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牵引座的顶部两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导轨,且所述第二导轨的顶端与支撑台架的底端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出挡板的两端均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牵引轴杆,且所述牵引轴杆的一端与设置在输出支架外侧的第三牵引座螺纹套接,所述输出挡板的底部设置有传动轮轴,所述传动轮轴的一端固定调节有支撑牵引轮,且所述支撑牵引轮通过第三牵引带与设置在牵引轴杆一端的从动牵引轮传动连接,且所述传动轮轴的另一端固定套机有主动牵引轮,且所述主动牵引轮通过第四牵引带第三皮带轮传动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泡罩板翻板机构,支撑台架上设置有输入机构、翻转机构和输出机构,通过伺服控制的轮盘式翻转机将泡罩板翻转180
°
,使本来朝下的待检测产品透明面翻转向上,在泡罩板进入下一道检测工序时,被检测的产品透明面朝上,相应相机、镜头和光源可以从上往下安装拍摄,彻底解决相机、镜头和光源被碎屑和粉尘污染的问题,同时采用这种平面输送的方式更加稳定可靠,同时输送速度更快,因此检测速度和效率以及检测准确度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输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翻转机构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推出电机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输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输出支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支撑台架;2、输入机构;3、翻转机构;4、输出机构;5、相机;201、第一导轨;202、手轮;203、传输带支撑架;204、输入传输带;205、第一牵引杆;206、传输带支板;207、第一皮带轮;208、加速皮带;209、输入挡板;210、第一皮带轴杆;301、翻转轮盘;302、轮盘外卡板;303、电机架;304、第一伺服电机;305、推出电机;306、推出凸轮;307、泡罩板托板;308、输出传感器;309、轮盘挡板;310、左右联动挡板调节机构;401、输出挡板;402、输出支架;403、减速机;404、第二伺服电机;405、驱动轮;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罩板翻板机构,包括支撑台架(1)、输入机构(2)、翻转机构(3)、输出机构(4)和相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架(1)的顶端一侧固定设置有输入机构(2),所述支撑台架(1)的顶端另一侧固定设置有输出机构(4),且所述输入机构(2)和输出机构(4)之间设置有翻转机构(3),所述输出机构(4)的顶部设置有相机(5),所述输入机构(2)包括第一导轨(201)、手轮(202)、传输带支撑架(203)、输入传输带(204)、第一牵引杆(205)、传输带支架(206)、第一皮带轮(207)、加速皮带(208)和输入挡板(209)和第一皮带轴杆(210),所述第一导轨(201)的底端与支撑台架(1)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轨(201)的两端均滑动安装有传输带支撑架(203),所述传输带支撑架(203)的顶部内侧固定设置有传输带支板(206),所述传输带支板(206)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输入传输带(204),所述输入传输带(20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加速皮带(208),且所述加速皮带(208)至于翻转机构(3)的一侧,所述翻转机构(3)包括翻转轮盘(301)、轮盘外卡板(302)、电机架(303)、第一伺服电机(304)、推出电机(305)、推出凸轮(306)、泡罩板托板(307)、输出传感器(308)、轮盘挡板(309)和左右联动挡板调节机构(310),所述支撑台架(1)的中部开设有轮盘槽,所述轮盘槽的内部设置有翻转轮盘(301),所述翻转轮盘(301)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多组轮盘外卡板(302),且相邻的两组所述轮盘外卡板(302)之间形成轮盘卡槽,所述翻转轮盘(30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电机架(303),所述电机架(30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304),且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04)的输出端通过输出杆与翻转轮盘(301)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所述翻转轮盘(301)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轮盘挡板(309),且所述轮盘挡板(309)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左右联动挡板调节机构(310),所述输出机构(4)包括输出挡板(401)、输出支架(402)、减速机(403)、第二伺服电机(404)、驱动轮(405)、输出传输带(406)、花键轴(407)、主动牵引轮(408)、牵引轴杆(409)、从动牵引轮(410)和传动轮轴(411),所述输出挡板(401)的内部通过导向杆活动安装有两组输出支架(402),两组所述输出支架(402)的两侧均活动设置有驱动轮(405),且两组所述驱动轮(405)之间传动连接有输出传输带(406),所述输出支架(40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404),且所述第二伺服电机(40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减速机(403),所述减速机(403)的输出端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晖盛杰徐耀忠缪江平
申请(专利权)人:西瓦智能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