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类球体多向冲击强化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1114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23
本申请属于金属材料表面强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类球体多向冲击强化方法和装置。该装置在冲击方向上冲击金属材料表面的同时还会产生切平面内的多个方向的外推力。在多个类球体装置的连续撞击下,金属材料表面会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区,比单纯的球体冲击工件产生更大的残余压应力,此应力场能有效阻止裂纹的萌生或扩展,提高材料的疲劳寿命。类球体多向冲击强化装置包括内弹、上球壳、下球壳、弹性体、施力体、斜销、内六角螺钉和弹簧垫圈。冲击力造成施力体侧向移动,弹性体为施力体的杆部提供侧向移动的空间和回复力,施力体产生外推力。通过施力体和被强化材料的力的作用,在工件表面垂直方向的冲击力和外推力的同时作用下实现上述强化方法。现上述强化方法。现上述强化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类球体多向冲击强化方法和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金属材料表面强化
,具体涉及一种类球体多向冲击强化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运行在高速、高载荷和交变载荷等工况下的零件,经常遭受负载环境下带来的疲劳破坏,成为工业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对这些零件的高效优质的表面强化处理,提升疲劳强度,已成为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
[0003]目前,喷丸工艺是工程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种表面形变强化方法。喷丸强化是通过将大量的球状金属材料喷射冲击到工件的材料表面,使材料表面塑性形变,产生残余压应力层,从而在工作状态下抵消或减少拉应力的有害作用,降低疲劳裂纹的扩展倾向,进而提高疲劳强度的一种传统强化方法。
[0004]虽然喷丸因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在工程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同时存在以下的不足:
[0005]1)喷丸过程中对被强化材料的施力方向是单一的。钢丸对工件的撞击产生冲击力,其对工件的施力方向是单一的,方向近似的垂直于工件表面。在这一单一方向的冲击力作用下,材料在工件表面深度方向上自然地产生一个近球形的塑性形变区,在材料的表面区域塑性变形量较小。
[0006]2)喷丸强化处理后,材料表面的残余压应力值较小,强化效果受到局限。由于表层塑性变形量不足,导致喷丸力卸载后,材料表面的残余压应力值小,使残余压应力抑制疲劳裂纹的功效受限。材料裂纹的开始、产生和扩展大多发生在材料的表面或亚表面,因此较小的材料表面残余压应力会造成材料在工作载荷下疲劳寿命短,强化效果不理想。
专利技术内容
[0007]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类球体多向冲击强化方法和装置。应用该方法和装置除了能够在金属材料表面施加垂直方向上的力,而且还会与金属表面产生不同方向上的切向外推力,促使在材料的表面和亚表面形成近圆锥台形的塑性形变区。在本申请的类球体多向冲击装置的连续撞击下,金属材料表面产生的圆锥台形的塑性变形区,比单纯的球体冲击工件产生的近球形塑性形变区产生更大的残余压应力层,此应力层能有效阻止裂纹的萌生或扩展,提高材料的疲劳寿命和抗应力腐蚀能力。使用本申请的类球体多向冲击装置时,只需对它施加一定的初速度,不需要额外的工装设备即可作业,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
[0008]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对工件加工过程中施加垂直冲击力和若干外推力的多个方向的力的作用,从而提高材料的疲劳寿命,具体方案如下:
[0009]本申请提供一种类球体多向冲击强化方法,通过类球体多向冲击装置对金属材料施加垂直于材料表面的锤击力的同时提供材料表面上力作用点切平面内若干方向的外推
力,在这些力的综合作用下,使材料表层产生塑性变形,变形后在材料表面形成残余压应力层,该压应力层的存在将延缓疲劳裂纹的产生和扩展,从而提高零部件的疲劳寿命。
[0010]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类球体多向冲击强化装置,本装置主要由内弹、上球壳、下球壳、弹性体、内六角螺母、斜销、施力体、螺栓和弹簧垫圈组成。内弹设计有半球形凹槽,通过它与施力体紧固连接,由四十八个形状尺寸和材料都相同的施力体组成对金属材料的强化装置,内弹、上球壳、下球壳和斜销间由弹性体填充,内六角螺母连接上球壳和下球壳。
[0011]本申请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2]本申请的金属材料表面强化方法克服了喷丸强化对材料表面的施力只是单方向的缺点,对材料能够同时提供垂直于材料表面的锤击力和切平面内若干方向的外推力,在冲击力相同时产生比喷丸强化更大的材料表层残余压应力。
附图说明
[0013]图1:一种类球体多向冲击强化装置的剖视图,
[0014]其中:
[0015]1‑
内弹;2

上球壳;3

下球壳;4

内六角螺钉;5

斜销;6

施力体;7

弹性体;8

弹簧垫圈。
[0016]图2是喷丸强化塑性形变区示意图。用于说明喷丸强化形成的塑性形变区(剖面线部分),呈近球形的塑性形变区中,A区域材料的塑性形变量受限,喷丸力卸载后材料表面的残余压应力不足。
[0017]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类球体多向冲击强化方法和装置形成的塑性形变区示意图。图中,剖面线区域为用本申请的强化方法形成的塑性形变区,呈近圆锥台形。近圆锥台形的塑性形变区相比图2的近球形的塑性形变区,表面材料的水平面内的塑性变形量增加,多向力卸载后材料表面的残余压应力比单向施力的喷丸方法更大。
[0018]图4:一种类球体多向冲击强化装置的整体三维轴测图。
[0019]图5:一种类球体多向冲击强化装置的施力体部分的三维轴测图
[0020]图6:一种类球体多向冲击强化装置的斜销部分的三维轴测图
[0021]图7:一种类球体多向冲击强化装置的施力体、弹簧垫圈和斜销的组合体的三维轴测图
[0022]图8:一种类球体多向冲击强化装置的上球壳部分的三维轴测图
[0023]图9:一种类球体多向冲击强化装置的下球壳部分的三维轴测图
[0024]图10:一种类球体多向冲击强化装置的内弹部分的三维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0026]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强化装置包括内弹1、上球壳2、下球壳3、内六角螺钉4、斜销5、施力体6、弹性体7、弹簧垫圈8等。
[0027]如图1和图7所示,本申请的强化装置的斜销5和施力体6通过螺纹连接紧固在一起,每个斜销5和施力体6之间放置一个弹簧垫圈8,斜销5、施力体6和弹簧垫圈8形成一个组
合体。弹簧垫圈8起到本申请的装置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防止斜销5和施力体6之间的螺纹连接由于振动而出现松动的作用。
[0028]如图1和图10所示,斜销5、施力体6和弹簧垫圈8形成的组合体贯穿上球壳2或下球壳3并与内弹1连接,内弹1需预先加工出半球形凹坑以便与斜销5的半球状前端突出紧密连接。
[0029]如图1所示,施力体6与上球壳2或下球壳3的圆锥形通孔壁之间预留有3

7mm的间隙。
[0030]内六角螺钉4连接紧固上球壳2和下球壳3,本申请装置共设置有四个内六角螺钉4和对应的螺钉孔,其中,在上球壳2的螺钉孔中一个是通孔(如图1左侧螺钉孔),其余三个为盲孔。
[0031]弹性体3通常由硬橡胶制成,为便于装配和提高弹性体3的成型加工精度,本申请装置在装配时,将除了弹性体3和一个拧到螺纹通孔的内六角螺钉4之外的其它零件预先装配在一起,然后通过预留的螺纹通孔将熔融的橡胶注射到本申请装置的腔体中一次成型,待橡胶冷却凝固后,再拧紧与螺纹通孔紧固连接的那个内六角螺钉4。
[00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向和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和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类球体多向冲击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由内弹(1)、上球壳(2)、下球壳(3)、内六角螺钉(4)、斜销(5)、施力体(6)、弹性体(7)、弹簧垫圈(8)组成;斜销(5)与施力体(6)之间螺纹连接,弹簧垫圈(8)安装在斜销(5)和施力体(6)之间;内弹(1)、上球壳(2)、下球壳(3)和斜销(5)间由弹性体(7)填充;内六角螺钉(4)连接上球壳(2)和下球壳(3);整个装置经过装配后形成单个类球体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球体多向冲击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使用大量形状、尺寸和材料相同的类球体装置,大量的类球体装置按一定的速度冲击金属工件表面,使工件表面产生较大的预压应力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球体多向冲击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的表面带有若干个相对于球壳(2和3)可弹性侧偏移的施力体(6);在类球丸装置冲击工件时,受力的施力体(6)在弹性体(7)的作用下产生侧偏移,并在施力载荷卸除后使施力体(6)回复到初始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球体多向冲击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内弹(1)、上球壳(2)、下球壳(3)、斜销(5)之间的几何空间浇注橡胶形成弹性体(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球体多向冲击强化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庆光邢晗琪李金良沈燕刘润函田宇琪千承辉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