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纹路与薄膜的复合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1076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纹路与薄膜的复合加工装置,包括箱体、用于向箱体输送基膜及覆膜的传送辊、设置于箱体内且用于对基膜及覆膜加热的加热装置、设置于箱体内且朝向基膜及覆膜设置的电晕器、将箱体内气流向外排放的排风风机及设置在加热装置后端的压辊组,加热装置包括热风室、设置于热风室内的电热丝、向热风室内鼓风的风机、与热风室通过软管连通的分流管、沿分流管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的出气口以及驱动分流管沿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出气口朝向基膜或覆膜设置,分流管两端通过伸缩杆连接于箱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纹路与薄膜的复合加工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巧妙,对薄膜的加热高效且均匀,有利于提高薄膜的复合效果。有利于提高薄膜的复合效果。有利于提高薄膜的复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纹路与薄膜的复合加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薄膜复合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纹路与薄膜的复合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复合膜是产品生产中的常见材料,如纹路膜经常用于头盔中起到保护和美观的作用,中国技术CN209666301U公开了一种新型PET隔热保温薄膜复合机,包括支撑座、箱体、加热板、电晕器和排风风机,所述支撑座的顶端固定有箱体,箱体底部的两侧皆设有排风通道,所述排风通道顶端的中心位置处皆安装有排风风机,排风风机的底部皆与排风通道的顶部相连通,所述箱体中部的两内侧壁上皆固定有等间距的加热板,所述箱体中部的一侧铰接有从动辊轴,箱体中部的另一侧铰接有驱动辊轴,所述驱动辊轴位置处的箱体外侧壁上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所述箱体顶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电晕器。可见,现有薄膜复合机通过加热板对薄膜进行加热和保温,但这种方式缺少气流流动,加热效率较慢,而使用传统的电热风装置由于出风口只能对薄膜的局部进行加热,会导致薄膜受热不均匀,影响薄膜的复合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纹路与薄膜的复合加工装置,至少解决现有薄膜复合机通过加热板对薄膜加热的方式热传递效率低的问题,及传统电热风装置加热不均匀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纹路与薄膜的复合加工装置,包括箱体、用于向所述箱体输送基膜及覆膜的传送辊、设置于箱体内且用于对基膜及覆膜加热的加热装置、设置于箱体内且朝向基膜及覆膜设置的电晕器、将箱体内气流向外排放的排风风机及设置在加热装置后端的压辊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热风室、设置于热风室内的电热丝、向热风室内鼓风的风机、与热风室通过软管连通的分流管、沿分流管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的出气口以及驱动分流管沿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出气口朝向基膜或覆膜设置,所述分流管两端通过伸缩杆连接于箱体,所述分流管一端与箱体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轮面与分流管端部接触的凸轮以及驱动凸轮转动的传动组件,其中,所述凸轮转动推动分流管沿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0008]进一步设置,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凸轮通过转轴连接的从动斜齿轮、与从动斜齿轮配合连接的主动斜齿轮、与主动斜齿轮通过转轴连接的皮带轮,皮带轮与压辊组的传动齿轮通过皮带连接。
[0009]如此设置,压辊组运动过程中通过传动齿轮同步带动皮带轮转动,皮带轮转动带动主动斜齿轮和从动斜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凸轮转动,如此避免了额外电机的使用,且与压辊组同步运动,协调性好。
[0010]进一步设置,所述箱体内设有连接转轴的筋板。
[0011]如此设置,通过筋板安装转轴,进而实现主动斜齿轮和从动斜齿轮的安装,方便协调安装位置。
[0012]进一步设置,所述出气口为扩口式出气口。
[0013]如此设置,扩口式出气口有利于将热风向外均匀扩散,提高受热均匀性。
[0014]进一步设置,所述软管连接于分流管中部。
[0015]如此设置,软管能够将热风从分流管中部向两端扩散,提高各个气孔出气量的均匀度。
[0016]进一步设置,所述伸缩杆横截面呈方形的杆件,箱体的箱壁设有与伸缩杆横截面形状相同且横截面尺寸略大于伸缩杆的安装孔,伸缩杆穿设于安装孔内。
[0017]如此设置,方形的伸缩杆有利于对分流管进行导向,限制分流管的转动,使得出气口的朝向不会变化,加热更加稳定。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纹路与薄膜的复合加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1)该纹路与薄膜的复合加工装置通过传送辊输送薄膜,通过电晕器进行电晕处理,通过加热装置对薄膜进行加热,最后通过压辊组对薄膜进行复合,其中,加热装置通过风机与电热丝在热风室形成热风,并通过软管将热风输送到分流管,再经过各个出气口对薄膜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凸轮转动推动分流管沿长度方向往复运动,进而使各个出气口的出风路径能够能够覆盖薄膜的宽度并对薄膜均匀输送热风,使得薄膜能够均匀且高效的受热;
[0021](2)该纹路与薄膜的复合加工装置对薄膜的加热高效且均匀,有利于提高薄膜的复合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加热装置的主视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加热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所示,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加热装置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加热装置的俯视图。
[002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纹路与薄膜的复合加工装置,包括箱体1、传送辊2、加热装
置3、电晕器4、排风风机5和压辊组6。与现有薄膜复合机相同的,传送辊2用于向箱体1输送基膜及覆膜;电晕器4设置于箱体1内且朝向基膜及覆膜设置;排风风机5与箱体1连通;压辊组6设置在加热装置3后端;加热装置3设置于箱体1内且用于对基膜及覆膜加热。
[0029]为了提高薄膜受热效率和均匀性,加热装置3包括热风室31、电热丝32、风机33、分流管34、出气口35和驱动机构,热风室31固定于箱体1内,设有与风机33和软管36连接的两个开口,电热丝32固定于热风室31内,用于加热热风室31内部,风机33用于向热风室31内鼓风,风机33与电热丝22配合得到热风,分流管34与热风室31通过软管36连通,软管36能够在移动过程中形变或伸缩,不会干涉分流管34的移动,出气口35沿分流管34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并朝向基膜或覆膜设置,热风依次经过热风室31、软管36、分流管34和出气口35吹向基膜或覆膜,驱动机构驱动分流管34沿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具体的,分流管34两端连接伸缩杆38,伸缩杆38与分流管34优选为固定连接并同中心线设置,箱体1的箱壁上设有供伸缩杆38活动穿设的安装孔,伸缩杆38分别穿设于安装孔内,使得分流管34能够在长度方向相对箱体1移动,分流管34一端与箱体1之间设有复位弹簧37,复位弹簧37套设于伸缩杆38外,驱动机构包括轮面与分流管34背离复位弹簧37一端的端部接触的凸轮39以及驱动凸轮39转动的传动组件30,其中,凸轮39转动通过轮面推动分流管34沿长度方向运动,并在复位弹簧37的作用下作往复运动。
[0030]在传动组件30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传动组件30包括与凸轮39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纹路与薄膜的复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用于向所述箱体输送基膜及覆膜的传送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用于对所述基膜及覆膜加热的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朝向所述基膜及覆膜设置的电晕器、将所述箱体内气流向外排放的排风风机及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后端的压辊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热风室、设置于所述热风室内的电热丝、向所述热风室内鼓风的风机、与所述热风室通过软管连通的分流管、沿所述分流管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的出气口以及驱动所述分流管沿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出气口朝向所述基膜或覆膜设置,所述分流管两端通过伸缩杆连接于所述箱体,所述分流管一端与箱体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接在所述伸缩杆外,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轮面与所述分流管端部接触的凸轮以及驱动所述凸轮转动的传动组件,其中,所述凸轮转动推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胜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博锐安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