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适用于轴承和阀座环的耐磨高导热烧结合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0267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粉末冶金法生产的、耐磨的、高导热的、以铜为基体的烧结合金,该烧结合金为铜基粉末、总份额为8重量%至40重量%的硬质相、总份额为0.4重量%至3.8重量%的固体润滑剂、总份额为0.3重量%至1.5重量%的压制添加剂和生产相关杂质的粉末混合物,其特征在于粉末混合物包括至少55重量%的铜基粉末。于粉末混合物包括至少55重量%的铜基粉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尤其适用于轴承和阀座环的耐磨高导热烧结合金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粉末冶金生产的、耐磨的、高导热的、以铜作为基体的烧结合金,特别是用于轴承和阀座环应用,其中烧结合金是铜基粉末、硬质相、固体润滑剂和压制添加剂的粉末混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耐磨的、高导热的、以铜作为基体的烧结合金的生产和用途。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各种各样的材料,即所谓的轴承金属,用于烧结合金,以生产轴承,例如滑动轴承,也用于阀座环。轴承金属应具有高强度和高抗性,并且应具有尽可能小的摩擦阻力,以便它们减少发热和磨损。合金金属及其比例应根据在各自应用中优先考虑的性能而变化。
[0003]在现有技术中,用于上述应用的钢粉烧结合金是已知的,其烧结孔隙用油浸渍和/或含有固体润滑剂。这些烧结合金用于生产轴承或阀座环的缺点是,可能存在的反向转子通常需要涂层。通用合金还越来越多地达到其极限,特别是由于新型内燃机的温度升高,因为这些合金的强度随温度急剧下降。
[0004]阀座环,即设置在气缸盖的入口和出口通道的开口处的环,不仅受到阀门的锤击作用,而且还受到热爆炸气体的影响。这意味着通常需要同时具有高导热性和高耐磨性。
[0005]因此,黄铜或青铜合金特别适用于阀座环,因为纯铜强度低,延展性高,不适合用作轴承金属。具有所需硬度和强度以及导热性的其他铜合金例如是铜

铍合金。然而,铍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这种金属毒性很大,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守很高的安全标准。
[0006]为了增加阀座环的导热性,已知它们作为烧结成型零件提供。因此,阀座环在烧结过程中经常被铜渗透,从而达到更高的热导率。
[0007]也可以使用多层烧结阀座环。为此目的,将在阀门接触区域具有耐磨材料的阀座环和在剩余区域中具有高热导率材料的阀座环结合。然而,由此导致的所需的阀门温度的降低效果不明显。在模拟中计算仅有大约3K的降低,因此与传统的阀座环相比,无法确定在发动机测试期间阀门处部件温度的降低。
[0008]根据EP1975260A1已知一种铜基多层烧结滑动元件,其包含0.5重量%至20重量%的锡,0.1重量%至35重量%的锰,2重量%至25重量%的固体润滑剂,其余为铜。这种类型的烧结滑动元件具有与铜基含铅烧结滑动元件相似或更高的滑动性能。
[0009]根据DE102016109539A1已知一种粉末冶金生产的阀座环,在这种情况下,支撑层由凝固铜基体组成,其含有0.25重量%至20重量%的凝固成分,而功能层同样由凝固铜基体组成,其还含有5重量%至20重量%的硬质相。
[0010]上述滑动元件或阀座环的缺点分别是,第一层,即所谓支撑层的生产必须首先进行,而第二层,即功能层的生产必须随后进行,这本质上导致了额外的方法步骤。
[0011]最后,从US10344636B4中得知一种用于高效发动机的具有强阀门冷却功能和耐磨性的烧结式阀座环。生产中需要使用平均粒径在45μm或小于45μm、纯度为99.5%或高于99.5%的铜粉,这自然对生产成本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和高导热的烧结合金,特别是用于阀座环和轴承应用,其满足对密封性、尺寸稳定性和耐磨性的通常要求。
[0013]这一目的通过粉末冶金生产的、耐磨的、高导热的、以铜作为基体的烧结合金解决,其中烧结合金是铜基粉末、总份额为8重量%至40重量%的硬质相、总份额为0.4重量%至3.8重量%的固体润滑剂、总份额为0.3重量%至1.5重量%的压制添加剂和生产相关杂质的粉末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混合物包括至少55重量%的铜基粉末,优选至少65重量%的铜基粉末,特别优选至少70重量%的铜基粉末。
[0014]优选使用酰胺蜡或硬脂酸盐作为压制添加剂,其份额总重为0.3重量%至1.5重量%。
[0015]本专利技术获得的优点尤其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粉末混合物结合了铜基材料在导热性能方面的特性与由粉末冶金生产的烧结合金制成的已知阀座环材料在高耐磨性方面的特性。另外,可以有利地添加增加强度、耐热性或耐磨性的粉末成分。
[0016]出人意料的是,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烧结合金制造的阀座环表现出从阀门到气缸盖的散热的改善以及部件内的热分布的改善。为了进一步增加散热,可以另外使用充钠的中空阀和/或具有更高耐热性的材料。
[0017]烧结合金的生产通过将粉末混合物单轴压制成生坯来进行,随后在850℃至1050℃的温度下在氢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和/或吸热型气体的烧结气氛下烧结。吸热型气体(Endogas)是一氧化碳(CO,约20体积%),氢气(H2,约40体积%),二氧化碳(CO2,约0.3体积%)和氮气的混合物。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利实施方案如在权利要求2中所示。根据权利要求2的进一步改进使得可以提高耐磨性。为此,硬质相优选地包括一种或多于一种选自Fe

Mo、Fe

Mo

Si

Cr和/或Fe

Mo

Si

Cr

Ni

Mn的现有技术已知的合金(参见Tribology Letters,Springer Verlag 2009),和生产相关杂质。特别地,使用钼可以提高耐磨性,使用铬可以提高耐热性,使用锰可以提高抗拉强度。
[001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有利实施方案如在权利要求3中所述。根据权利要求3的进一步改进使得可以减少摩擦。为此,固体润滑剂包括一种或多于一种选自硫化物固体润滑剂、六方氮化硼、石墨和/或氟化钙的润滑剂。润滑剂的总份额优选是0.4重量%至3.8重量%,特别优选是1.5重量%至2.5重量%。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粉末混合物包括以下其它元素:占比为0.5重量%至15重量%的Zn、0.5重量%至12重量%的Sn、0.5重量%至5重量%的P、0重量%至15重量%的Mn、0.2重量%至5重量%的Si、0重量%至14重量%的Al、0.1重量%至15重量%的Ni、0.5重量%至8重量%的Fe,和生产相关杂质。
[0021]Zn、Sn、P、Mn、Al、Fe和Ni元素增加了合金的强度。元素P和Mn特别地增加了拉伸强度和硬度。元素Si、Ni和Fe增加了合金的耐热性。元素Sn、Al和Mn增加了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
[0022]为了进一步提高合金的强度,合金元素Mn和Al可任选地以高达20重量%的份额或14重量%的份额存在。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粉末混合物包含至少55重量%、优选至
少65重量%、特别优选至少70重量%的铜粉,和下列其它元素和/或合金:占比为1重量%至20重量%的Fe和/或Fe合金,和/或0重量%至8重量%的Co,和/或1重量%至8重量%的Mo,和/或0重量%至5重量%的Ni和/或Ni合金。
[0024]因此,元素Fe、Co、Mo和Ni提高了合金的强度。此外,Mo元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粉末冶金法生产的、耐磨的、高导热的以铜为基体的烧结合金,其中烧结合金为铜基粉末、总份额为8重量%至40重量%的硬质相、总份额为0.4重量%至3.8重量%的固体润滑剂、总份额为0.3重量%至1.5重量%的压制添加剂和生产相关杂质的粉末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混合物包括至少55重量%的铜基粉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合金,其特征在于,硬质相包括选自Fe

Mo、Fe

Mo

Si

Cr和/或Fe

Mo

Si

Cr

Ni

Mn的一种或多于一种合金,以及生产相关杂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烧结合金,其特征在于,固体润滑剂包括选自硫化物固体润滑剂、六方氮化硼、石墨和/或氟化钙的一种或多于一种润滑剂。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烧结合金,其特征在于,粉末混合物包含至少65重量%的铜基粉末。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烧结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混合物包含至少70重量%的铜基粉末。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烧结合金,其特征在于,粉末混合物还包含以下的元素:占比为0.5重量%至15重量%的Zn、0.5重量%至12重量%的Sn、0.5重量%至5重量%的P、0重量%至15重量%的Mn、0.2重量%至5重量%的Si、0重量%至14重量%的Al、0.1重量%至15重量%的Ni和0.5重量%至8重量%的Fe,以及生产相关杂质。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烧结合金,其特征在于,粉末混合物还包含以下的元素和/或合金:占比为1重量%至20重量%的F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德里亚斯
申请(专利权)人: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