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9807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试治具,用于检测待测试指纹模组,所述测试治具包括:架体;第一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架体上,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以固定待测试手;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架体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下方;第二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上,所述待测试指纹模组通过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固定在所述升降装置上;其中,所述待测试指纹模组通过所述升降装置上下往复运动以接触或分开所述待测试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活体指纹测试治具实现了有效对活体指纹模组的真实应用场景进行检测。对活体指纹模组的真实应用场景进行检测。对活体指纹模组的真实应用场景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试治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治具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测试治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智能门锁逐步走进千万家门户,智能门锁这个大蛋糕被许多人盯着,催生出参差不齐的“智能锁品牌”。由于品牌的增多,智能门锁行业的竞争愈加激烈,不良商家更是为了降低价格,不惜降低产品质量,给用户带来不便,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各种权威媒体多次报道并强调,智能锁必以安全第一。
[0003]作为智能门锁的最高频应用场景,指纹识别是安全的重中之中,其中,活体指纹识别又是解决假指纹开门的一个解决方案。因此,对活体指纹模组的测试成为产品质量测试的重点问题,然而,现有活体指纹模组的测试方法基本是采用指模或其它模拟方案代替活体指纹进行测试,无法检测人体指纹信息,因而无法有效的检测活体指纹模组的真实应用场景。
[000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治具,以解决现有活体指纹模组的测试方法无法有效检测活体指纹模组的真实应用场景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测试治具,用于检测待测试指纹模组,所述测试治具包括:
[0008]架体;
[0009]第一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架体上,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以固定待测试手;
[0010]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架体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下方;
[0011]第二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上,所述待测试指纹模组通过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固定在所述升降装置上;
[0012]其中,所述待测试指纹模组通过所述升降装置上下往复运动以接触或分开所述待测试手。
[00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
[0014]第一转盘,所述第二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转盘上,所述待测试指纹模组通过所述第一转盘转动;
[0015]第一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架体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转盘下方;
[0016]第二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之间,且与所述第一转盘转动连接。
[001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
[0018]第一底座,设置在所述架体上;
[0019]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
[0020]第一安装座,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并位于所述驱动电机一侧;
[0021]凸轮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并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
[0022]若干个支撑组件,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
[0023]第一底盘,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并位于所述凸轮轴上方,且与所述支撑组件滑动连接。
[002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0025]支撑座,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底座上;
[0026]滑动杆,设置在所述支撑座顶部,所述第一底盘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动杆滑动连接的滑移部,所述第一底盘通过所述滑移部与所述滑动杆滑动连接。
[002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
[0028]滑轨,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底盘上;
[0029]滑块,间隔设置在所述滑轨上;
[0030]第一连接座,间隔设置在所述滑轨之间,所述第一连接座两端分别连接间隔设置的所述滑轨上的所述滑块;
[0031]升降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滑轨上;
[0032]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座上;
[0033]第二底盘,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上,并与所述第一转盘转动连接。
[003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升降组件包括:
[0035]第二安装座,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底盘上,并与所述滑块相对设置;
[0036]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座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铰接;
[0037]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座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铰接,且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交叉设置并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
[003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
[0039]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底盘之间,并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底盘。
[004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0041]第三安装座,设置在所述滑轨之间;
[0042]第一轴承,穿设于所述第三安装座内;
[0043]螺杆,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并与所述第一轴承连接,且所述螺杆与所述第一连接座螺纹连接。
[004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还包括:
[0045]若干凸起,所述凸起沿所述第二底盘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转盘对应所述凸起的位置设有适配的通孔,所述转盘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底盘上的所述凸起卡接。
[004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
[0047]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第一转盘上,并与所述第二底盘转动连接。
[004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
[0049]第二底座,设置在所述架体上;
[0050]第一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上;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护掌护腕、护
指与万向蛇管,所述护掌护腕、护指与万向蛇管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
[0051]第一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
[0052]其中,所述第二底座上设置有开口。
[005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测试治具还包括:
[0054]激光定位件,设置在所述架体上,并正对于所述开口。
[005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
[0056]第二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转盘上;
[0057]夹持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上。
[0058]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测试治具,用于检测待测试指纹模组,所述测试治具包括:架体;第一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架体上,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以固定待测试手;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架体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下方;第二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上,所述待测试指纹模组通过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固定在所述升降装置上;其中,所述待测试指纹模组通过所述升降装置上下往复运动以接触或分开所述待测试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测试治具实现了有效对活体指纹模组的真实应用场景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0059]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6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测试治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61]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治具,用于检测待测试指纹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治具包括:架体;第一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架体上,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以固定待测试手;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架体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下方;第二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上,所述待测试指纹模组通过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固定在所述升降装置上;其中,所述待测试指纹模组通过所述升降装置上下往复运动以接触或分开所述待测试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转盘,所述第二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转盘上,所述待测试指纹模组通过所述第一转盘转动;第一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架体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转盘下方;第二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之间,且与所述第一转盘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底座,设置在所述架体上;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第一安装座,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并位于所述驱动电机一侧;凸轮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并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若干个支撑组件,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第一底盘,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并位于所述凸轮轴上方,且与所述支撑组件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底座上;滑动杆,设置在所述支撑座顶部,所述第一底盘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动杆滑动连接的滑移部,所述第一底盘通过所述滑移部与所述滑动杆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滑轨,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底盘上;滑块,间隔设置在所述滑轨上;第一连接座,间隔设置在所述滑轨之间,所述第一连接座两端分别连接间隔设置的所述滑轨上的所述滑块;升降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滑轨上;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座上;第二底盘,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上,并与所述第一转盘转动连接。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文光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