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厨垃圾和菌糠高温共发酵产甲烷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9592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餐厨垃圾和菌糠高温共发酵产甲烷的方法,属于固废资源化技术领域。该方法将不同比例的餐厨垃圾和菌糠混合作为发酵底物,接种驯化后的消化污泥并添加活性炭或沼渣水热炭,搅拌使反应体系混合均匀,控制发酵温度在50~55℃,进行高温发酵直至消化反应周期结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餐厨垃圾高温厌氧发酵产甲烷的过程中,通过添加菌糠的方法可缓解体系的酸化现象;添加活性炭或沼渣水热炭也可以缓解高温厌氧消化中易发生的氨抑制问题;进一步外加弱电场刺激微生物代谢活动,通过直接或间接电化学氧化去除氨氮,强化厌氧产甲烷途径中的直接电子传递过程,从而提高产甲烷速率和产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厨垃圾和菌糠高温共发酵产甲烷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固废资源化
,特别是指一种餐厨垃圾和菌糠高温共发酵产甲烷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餐厨垃圾是指餐馆、饭店、单位食堂等的饮食剩余物以及后厨的果蔬、肉食、油脂、面点等的加工过程废弃物。餐厨垃圾的有机物含量及含水率都较高,如果不经妥善处理,餐厨垃圾会腐烂变质,从而污染土壤、水体和大气。菌糠是以农业废弃物为主要原料栽培并采收食用菌后剩余的培养基或培养料,我国生产菌糠总量约900万吨,其主要基质是锯木屑、稻草、玉米芯、甘蔗渣、棉籽壳等多种农业秸秆及酒糟、醋糟等,这些基质经过多种微生物的发酵作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等均已被不同程度的降解,粗蛋白、粗脂肪均比不经过发酵前显著提高,粗纤维素明显降低,并且含有较丰富氨基酸、菌类多糖及Fe、Ca、Zn、Mg等微量元素。由于生产食用菌后的菌糠,纤维素及木质素等难溶性物质被降解,沼气细菌可以直接利用。同时,秸秆物质的表面腊层被脱掉,因而可以充分地利用和分解。另外,菌糠易于粉碎的特点不仅可以缩短投料前的准备时间还能缩短发酵时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厨垃圾和菌糠高温共发酵产甲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餐厨垃圾和菌糠混合作为发酵底物,接种消化污泥并添加活性炭或沼渣水热炭中的一种,同时通入氮气置换出所有反应器中的空气,搅拌使反应体系混合均匀,控制发酵温度为50~55℃,进行高温厌氧发酵直至消化反应周期结束,制得甲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和菌糠高温共发酵产甲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餐厨垃圾是指饮食剩余物经过分拣除杂粉碎之后得到的垃圾;所述菌糠为采收食用菌后剩余的培养料;餐厨垃圾和菌糠粒径均<1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和菌糠高温共发酵产甲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餐厨垃圾和菌糠的VS混合比为10:0~0:10;所述接种的消化污泥和发酵底物的VS比为1:1~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和菌糠高温共发酵产甲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化污泥接种前在高温条件下进行驯化处理:将消化污泥从30~39℃中温开始,按3℃/2~3d的升温速率,逐级升温直至50~55℃高温进行厌氧发酵驯化,消化污泥在高温条件下甲烷含量超过60%,则驯化成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和菌糠高温共发酵产甲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为电发酵反应器,反应器内阴极、阳极材料为碳基导电材料,两电极间施加恒定电流1~5mA,两电极间断施加恒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群慧关伟杰高明孙晓红赵盼吴川福王晓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