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端呋喃基超支化聚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29532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端呋喃基超支化聚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端呋喃基超支化聚酯的结构如式(Ⅰ)所示,其因分子骨架中含有大量羟基、仲胺等含活泼氢的基团和酯基而具有非传统发光的荧光响应特性;因末端含有大量刚性呋喃结构而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生物相容性等,并使其能进一步与马来酰亚胺等双烯体反应,形成具有可逆共价DA键的可自修复的功能性聚合物,也因此保持了超支化聚酯的反应活性;适用于在生物荧光成像、医学药物缓释、生物传感、发光二极管等领域,并且制备主要采用生物基原料,成本低,制备方法重现度高,易于工业化量产。产。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呋喃基超支化聚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发光材料领域,涉及一种端呋喃基超支化聚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有机发光材料以其特殊的光物理属性以及在生物监测、细胞成像、药物运输等方面的用途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传统荧光聚合物一般是通过在聚合物基质上掺杂或接枝发光分子,这些发光分子通常具有大Π离域共轭的不饱和基团、苯环或杂环等结构,或者有机

无机发光晶体的直接掺杂,这些物质与聚合物结合后可以产生强烈的荧光效应,在荧光、生物传感以及发光二极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共轭苯环的比重较多,在生物医学的应用上其毒性不能忽略,导致在生物荧光成像以及医学药物缓释等方面的应用受到限制。
[0003]超支化聚合物具有与树枝状大分子相似的结构,两者均含有大量活性端基和内部孔洞。相较于树枝状大分子繁琐的合成过程,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简单,无需反复提纯,有利于规模化生产。另外,超支化聚合物具有比同等分子量的线性聚合物更优异的流变性能和反应活性,以及独特的荧光特性,这些使超支化聚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呋喃基超支化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呋喃基超支化聚酯的结构如式(Ⅰ)所示:其中,R1为所述端呋喃基超支化聚酯的核,含有两个以上的羧基或一个以上的酸酐或同时含有一个以上的羧基和酸酐;R2为所述端呋喃基超支化聚酯的分支,含有一个羟基和两个以上的羧基;n为大于4的自然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呋喃基超支化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带水剂及催化剂存在下将第一多元羧酸、第一多元酸酐中的至少一种与第二单羟基多元羧酸于第一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端羧基超支化聚酯;S2.在保护气气氛下将所述端羧基超支化聚酯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反应结束后除去未反应的环氧氯丙烷,得到中间体;将所述中间体在无机碱存在下于第二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提纯得到端环氧基超支化聚酯;S3.将所述端环氧基超支化聚酯与2

呋喃甲胺进行反应,得到所述端呋喃基超支化聚酯,其中,所述中间体的结构如式(Ⅱ)所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反应先在90~110℃下进行5~7h,再在115~135℃下进行4~6h;所述第一多元羧酸与所述第一多元酸酐总摩尔量与所述第二单羟基多元羧酸的摩尔量的比例为1:3~39。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第一多元羧酸包括乙二酸、己二酸、对苯二甲酸、均苯三甲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多元酸酐包括丁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偏苯三酸酐、均苯四甲酸二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单羟基多元羧酸包括柠檬酸、苹果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带水剂包括甲苯、二甲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所述第一有机溶剂包括二氧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文红黄思琦章明秋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