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型管头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9487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浪型管头固定装置,其主要是可将常用的浪型管端缘由一特殊型式的固定装置而获得快速又便利的联结效用,其特点为所述的固定装置具有一端为套接部、另一端为螺合部的中空本体,其中在套接部端缘朝内形成有复数爪型的卡勾,使得具有牢固卡掣效用,朝外形成有复数止挡部相间隔及相对应的凸缘,并于该复数卡勾与止挡部外缘复设有一可滑移且内为厚、薄阶层的迫紧环,由迫紧环与上述的止档部或凸缘相互定位,达到压迫或放松卡勾达到卡掣固定浪型管或轻松脱离的功效,而螺合部则是搭配一螺帽使用,以提供固定装置的定位作用;又该固定装置可为具有双套接部的形式,以提供联结延伸浪型管之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浪型管头固定装置,尤指一种使用于浪型管的配接上能获得施工快速、节省工时的效益,且除了在运用上可作为浪型管的启头或收尾用外,更可作为联结两浪型管间的媒介,并达到延长使用功效的浪型管头固定装置。但是,此类常用的浪型管固定装置,通常在使用上存在有如下的缺失而亟待改进,兹分述如下1、该浪型管与固定装置在搭接时,通常因该固定装置的枢接部的套接部与勾片间所预留的间隙太小,且因复数勾片构成为斜锥型态,因此,该浪型管头在嵌入上显得非常不容易,可谓极为麻烦不易,导致组装上的不便,又其在嵌入后必须再以固定套螺合压迫,方能达到确实的卡掣定位效果,故在组装上稍嫌繁琐不便。2、传统浪型管在实际使用上,通常是配合固定装置作为电气箱等封闭结构的启始端或收尾用,但若遭遇浪型管的长度不足时,普遍的作法是将其对接再施以黏着或胶带捆绕以获得结合;但此却容易造成该浪型管于外观上的不美观,且长时间下来,亦容易脱落或损坏、破裂,况且以人工方式搭接,不仅密合度不佳、且往往因缝隙太大造成无法确实达到保护的功效,而间接失去其安全防护的意义。3、此外,传统的浪型管头的固定装置,不仅构成的零、配件多,且均需要二次加工方能形成,对大量生产而言,不仅成本提高,过程复杂,且不合经济效益。本新型内容本技术的目的是鉴于传统惯用浪型管头的固定装置在设计上的不当,致导其实施上遭遇不同型式搭接情况下所存在的缺失与不便,而提供了一种新式浪型管头固定装置,其在运用上,除可作为浪型管的启头或收尾用,以能获得施工快速、节省工时的效益外,更可进一步作为联结两浪型管间的媒介,并达到延长使用的功效。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浪型管头固定装置,藉以一体成型的固定装置本体,而能达到大量生产、降低成本的功效,并减少二次加工得简化加工过程,并于组装时能迅速一气呵成地完成装配,而获得防虫、鼠咬及防潮效果。依据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浪型管头固定装置主要是具有一端为套接部、另一端为螺合部的中空本体,在该套接部的端缘形成有朝内的复数爪型卡勾,其具有牢固的卡掣效用,以及朝外的复数止挡部相间隔,并于该复数卡勾及止挡部外缘则复设有一可滑移且内形成阶层的迫紧环,由此得对该卡勾进行压迫或放松,以达到顺利对浪型管形成卡掣或脱离的功效,止挡部则可防止迫紧环的脱离;而螺合部则是搭配一螺帽使用,藉以提供固定装置的定位作用;又该固定装置可为具有双套接部的型式,使所提供复数浪型管的联结延长使用。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组合图;图5A、5B是分别表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实际实施状态(定位环的放松与迫紧示意)图;图6A、6B分别表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结合动作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型态图。图中符号说明固定装置(1)套接部(10)卡勾(101)止挡部(102)螺合部(11)螺帽(111)迫紧环(12)阶层(121)缺口(13)凸缘(131)浪型管(2)固定装置(3)枢接端(30)套接部(301)勾片(302)固定套(31)螺合端(32)螺帽(33)。以上即为本技术的特征概述,而得以藉此组构成一完整的浪型管头固定装置,如图4所示。关于其在实际地实施上,则请配合参阅图5和图6;其中图5A所示为浪型管(2)刚嵌入固定装置(1)的套接部(10)内,且迫紧环(12)未滑移至止档部(102)且尚未迫紧复数卡勾(101)的方式;而图5 B则为迫紧环(12)已滑移至止档部(102)并有效压迫复数卡勾(101),令固定装置(1)得以确实卡掣浪型管(2),且与复数卡勾(101)相间隔设置的复数止挡部(102)则可防止迫紧环(12)在外推位移时的脱落现象发生。又如图6A所示,当浪型管(2)欲迫入固定装置(1)的套接部(10)时,由于迫紧环(12)并未对复数个卡勾(101)进行压迫,因此,使用者仅须稍用些许力量,便能轻易将其迫入,而于套接部(10)上近螺合部(11)接合处周面形成的对应缺口(13),则可适时地检视浪型管(2)迫入套接部(10)内的深入程度,以求最稳固又确实的结合效益;再图6B所示,待浪型管(2)头全部迫入后,将迫紧环(12)朝套接部(10)的端缘止档部(102)处滑移,而对该复数之卡勾(101)进行压迫,促使卡勾(101)能与浪型管(2)的波浪状外观的凹陷处形成确实卡掣,此时迫紧环(12)内阶层(121)的厚料部份,适时的被套接部(10)的凸缘(131)抵住,故不致轻易发生该迫紧环(12)下滑或位移,而获致所需的夹固定位效果。而在图7中另揭示了本技术固定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即该固定装置(1)可为设有双套接部(10)型式,提供两截浪型管(2)的联结延长使用,如此而能使浪型管(2)兼具多样化结合使用效益。本技术的改进结构,不仅对于两浪型管在搭接上提供更坚固耐用的结合结构,同时在现场施工作业上将更为快速省力,且此一浪型管头固定装置接头结构尤其适合大量生产,而能有效降低成本、符合经济效益。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浪型管头固定装置可能达成预期目的及功效,诚为一极具有产业上利用价值的物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浪型管头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主要具有一端为套接部、另一端为螺合部的中空本体,其特征在于:在套接部端缘形成内、外间隔错位的复数爪型的卡勾及止挡部,并于其外周面复套设有一可滑移且内缘形成有厚、薄的阶层设计的迫紧环,在套接部周面适位形成有相对凸缘,而螺合部则搭配设有一螺帽;为此在浪型管与固定装置的结合上,其使具有厚、薄分明阶层设计的迫紧环与上述的止档部或凸缘相互定位,达到对卡勾进行压迫或放松,以顺利对浪型管达卡掣或脱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浪型管头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主要具有一端为套接部、另一端为螺合部的中空本体,其特征在于在套接部端缘形成内、外间隔错位的复数爪型的卡勾及止挡部,并于其外周面复套设有一可滑移且内缘形成有厚、薄的阶层设计的迫紧环,在套接部周而适位形成有相对凸缘,而螺合部则搭配设有一螺帽;为此在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俊雄
申请(专利权)人:凯士士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