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浇筑用模板及其浇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9426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19
本申请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用模板及其浇筑方法,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包括板体,所述板体朝向钢筋笼的一侧设有用于供水穿过的滤网,所述板体内滑动连接有校平板,所述校平板与滤网贴合,所述板体上设有用于驱动校平板朝向远离滤网方向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板体上设有用于驱动板体夹紧钢筋笼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将板体夹紧于钢筋笼,提高板体与钢筋笼之间的贴合度,进而减少板体与钢筋笼之间存在缝隙导致浇筑效果下降的可能;驱动机构驱动校平板朝向远离滤网方向滑动,进而使得混凝土里多余的水分通过滤网排入板体内,提高混凝土的凝固强度,进而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浇筑用模板及其浇筑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用模板及其浇筑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传统的堆砌式建筑工程,其施工的时间长,耗费的精力大,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为了提高施工效率,提高建筑房屋的稳定性,人们通常使用浇筑法来完成建筑房屋的建造。浇筑法建筑建造周期短,耗费人工少,并且使用的泡沫混凝土比传统的墙体材料重量轻,保温性能好。
[0003]进行浇筑法浇筑墙体施工时,施工人员首先将钢筋编织成钢筋笼,然后将浇筑模板固定于钢筋笼的四周,形成浇筑腔,施工人员将混凝土倒入浇筑腔内,最后,待混凝土凝固后,施工人员将浇筑模板拆除,即可得到混凝土墙体。
[0004]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混凝土浇筑后,浇筑模板与混凝土表面接触处会存在一些多余的水,进而导致混凝土凝固强度降低,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浇筑模板与混凝土表面之间会存在多余的水,导致混凝土的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浇筑用模板及其浇筑方法。
[0006]第一部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浇筑用模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浇筑用模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朝向钢筋笼的一侧设有用于供水穿过的滤网,所述板体内滑动连接有校平板,所述校平板与滤网贴合,所述板体上设有用于驱动校平板朝向远离滤网方向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板体上设有用于驱动板体夹紧钢筋笼的固定机构。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机构将板体夹紧于钢筋笼,提高板体与钢筋笼之间的贴合度,进而减少板体与钢筋笼之间存在缝隙导致浇筑效果下降的可能;驱动机构驱动校平板朝向远离滤网方向滑动,进而使得混凝土里多余的水分通过滤网排入板体内,提高混凝土的凝固强度,进而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0008]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螺杆以及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螺杆与校平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杆远离校平板的一端穿出板体,所述第一转盘与板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盘与第一螺杆螺纹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转盘转动带动第一螺杆朝向远离滤网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校平板朝向远离滤网方向滑动,提高滑动的平稳性,增大校平板与滤网之间的间隙,进而便于混凝土中多余的水分通过滤网进入板体内,减少水分外溢的可能。
[0010]优选的,所述板体上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沿板体的厚度方向延伸。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孔沿板体的厚度方向延伸,进而使得进入板体内部的水分通过排水孔排出板体外,减少水分残留于板体内部的可能。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棒以及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与固定棒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棒穿设于钢筋笼内,所述第二螺杆穿出板体,所述第二螺杆穿出板体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与板体抵接,所述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通过连接件实现可拆卸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转盘转动,第二转盘与第二螺杆螺纹连接,进而推动板体朝向钢筋笼方向滑动,提高板体与钢筋笼的贴合度,减小板体与钢筋笼之间的间隙,操作方便;第二转盘通过连接件带动第一转盘转动,进而使得校平板滑动过程中,混凝土水分减少,板体继续对混凝土进行试压,进而提高混凝土的结合强度。
[0014]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带轮以及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第二螺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带轮上设有用于与第二转盘插接的插销,所述第二带轮与第一转盘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通过皮带本体实现传动。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销将第一带轮与第二转盘插接,第一带轮一方面带动第二转盘转动,另一方面,第一带轮通过皮带本体带动第二带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盘转动,从而实现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的联动;当需要第一转盘或者第二转盘其中一个转动时,只需将插销从第二转盘和第一带轮上拔即可,操作方便,提高施工效率。
[0016]优选的,所述固定棒上转动连接有扰动棒,所述扰动棒上设有若干扰动片,所述固定棒上开设有用于供扰动片转动的扰动槽,所述第二螺杆上设有用于驱动扰动棒转动的调节件。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件驱动扰动棒转动,进而带动扰动扰动片在扰动槽中转动,一方面可以增强混凝土的搅拌性,减少混凝土出现混合不均的可能;另一方面,可以打散混凝土中的气泡,提高混凝土的浇筑密度,进而提高混凝土的浇筑强度。
[0018]优选的,所述调节件包括转动杆、第一磁块以及第二磁块,所述第一磁块与扰动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磁块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磁性相吸,所述转动杆与第二螺杆转动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磁性相吸,进而使得转动杆与扰动棒固定连接,转动杆转动带动扰动棒转动,传动平稳,操作方便,便于安装和拆卸,提高施工效率。
[0020]第二部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浇筑用模板及其浇筑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浇筑方法,包括如混凝土浇筑用模板,还包括如下步骤:模具搭建步骤:将所述板体放置于钢筋笼的相对两侧,所述滤网位于板体与钢筋笼之间;模具固定步骤:将所述固定棒插入钢筋笼,所述第二螺杆远离固定棒的一端穿出板体,所述第二转盘与第二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转盘与板体远离钢筋笼的一侧抵紧,形成浇筑腔;浇筑步骤:使用浇筑设备对浇筑腔进行浇筑,形成混凝土层;排水步骤:转动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带动第一螺杆朝向远离滤网方向滑动,将
所述校平板与滤网分离,混凝土层中多余的水分通过滤网进入板体内并通过排水孔排出;模具夹紧步骤:继续转动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推动板体发生形变,所述板体将混凝土层再次夹紧;模具拆除步骤:待混凝土层干燥凝固后,拆除模具。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浇筑模具固定于钢筋笼上,形成浇筑腔,浇筑设备将混凝土浇筑于浇筑腔内,形成混凝土层,减少混凝土外溢的可能。第一转盘带动第一螺杆朝向远离滤网的方向滑动,进而将校平板与率网分离,混凝土层中多余的水分通过滤网进入板体内,最终通过排水孔排出,减少混凝土中多余的水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固定机构将板体夹紧于钢筋笼,提高板体与钢筋笼之间的贴合度,进而减少板体与钢筋笼之间存在缝隙导致浇筑效果下降的可能;驱动机构驱动校平板朝向远离滤网方向滑动,进而使得混凝土里多余的水分通过滤网排入板体内,提高混凝土的凝固强度,进而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第二转盘转动,第二转盘与第二螺杆螺纹连接,进而推动板体朝向钢筋笼方向滑动,提高板体与钢筋笼的贴合度,减小板体与钢筋笼之间的间隙,操作方便;第二转盘通过连接件带动第一转盘转动,进而使得校平板滑动过程中,混凝土水分减少,板体继续对混凝土进行试压,进而提高混凝土的结合强度;插销将第一带轮与第二转盘插接,第一带轮一方面带动第二转盘转动,另一方面,第一带轮通过皮带本体带动第二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浇筑用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朝向钢筋笼(2)的一侧设有用于供水穿过的滤网(11),所述板体(1)内滑动连接有校平板(3),所述校平板(3)与滤网(11)贴合,所述板体(1)上设有用于驱动校平板(3)朝向远离滤网(11)方向滑动的驱动机构(4),所述板体(1)上设有用于驱动板体(1)夹紧钢筋笼(2)的固定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浇筑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第一螺杆(41)以及第一转盘(42),所述第一螺杆(41)与校平板(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杆(41)远离校平板(3)的一端穿出板体(1),所述第一转盘(42)与板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盘(42)与第一螺杆(41)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浇筑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上设有排水孔(12),所述排水孔(12)沿板体(1)的厚度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浇筑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固定棒(51)以及第二螺杆(52),所述第二螺杆(52)与固定棒(51)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棒(51)穿设于钢筋笼(2)内,所述第二螺杆(52)穿出板体(1),所述第二螺杆(52)穿出板体(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转盘(53),所述第二转盘(53)与板体(1)抵接,所述第一转盘(42)与第二转盘(53)通过连接件(54)实现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浇筑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4)包括第一带轮(541)以及第二带轮(542),所述第一带轮(541)与第二螺杆(5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带轮(541)上设有用于与第二转盘(53)插接的插销(544),所述第二带轮(542)与第一转盘(42)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带轮(541)与第二带轮(542)通过皮带本体(543)实现传动。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维明莫钦宇虞晓平杨江姚南萍姚海锋施玉容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戴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