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铝模板用轻质高强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6354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铝模板结构领域,具体涉及建筑铝模板用轻质高强墙板,包括模板主体、通孔、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第三加强板和第三加强肋;模板主体为底部敞口的箱体结构,模板主体的顶部为顶板,模板主体的侧边为侧边框;在侧边框上均匀设置多个通孔;在顶板位于模板主体内侧上均匀设置第三加强肋,第三加强肋呈“蜂窝状”,且与侧边框连接;在所述模板主体内设置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交错设置;在模板主体内的四角处设置第三加强板,第三加强板的顶部与顶板底部固定连接,第三加强板的两侧边分别与侧边框相邻的两侧边固定连接。设置加强肋和加强板,可以提升刚性;设置蜂窝状加强肋结构,提升顶板整体刚性。顶板整体刚性。顶板整体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铝模板用轻质高强墙板


[0001]本实用建筑铝模板领域,具体涉及建筑铝模板用轻质高强墙板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铝模板是指以铝合金型材为主要材料,适用于混凝土工程的模板,相较于钢模板和其他模板体系,其重量较低、可重复利用,尤其是可加工成本较低,可适用于复杂的施工场景。
[0003]墙板是用于对房屋周侧墙体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模板组件,是使用时,墙板靠近混凝土一侧为光滑面,墙板的四周用于进行拼接连接;随着铝模板使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减轻其重量,提升其强度,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建筑铝模板用轻质高强墙板,自重小,刚性强,便于进行拆装施工作业。
[0005]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建筑铝模板用轻质高强墙板,包括模板主体、通孔、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第三加强板和第三加强肋;模板主体为底部敞口的箱体结构,模板主体的顶部为顶板,模板主体的侧边为侧边框;在侧边框上均匀设置多个通孔;在顶板位于模板主体内侧上均匀设置第三加强肋,第三加强肋呈“蜂窝状”,且与侧边框连接;在所述模板主体内设置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交错设置;在模板主体内的四角处设置第三加强板,第三加强板的顶部与顶板底部固定连接,第三加强板的两侧边分别与侧边框相邻的两侧边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加强板上设置第二凹槽。
[0008]进一步地,在所述侧边框上设置第一加强肋
[0009]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加强板上、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加强肋。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板的顶部与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加强板的侧边与侧边框或第二加强板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垂直设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通孔设置在第一加强肋上。
[0013]进一步地,在所述侧边框的外侧面上设置凹槽部,凹槽部与其中一个通孔的位置相对应。
[0014]进一步地,所述侧边框的底部为凹凸部,第一加强板或第二加强板与侧边框连接处为凹凸部的凸起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能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0016]1、设置蜂窝状加强肋和加强板,减少自重的同时,可以提升刚性。
[0017]2、设置凹凸起结构的侧边框,减少模板自重。
[0018]3、设置加强肋和通孔配合结构,提升刚能力,减少形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的再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

模板主体;11

顶板;12

侧边框;121

第一加强肋;122

凹凸部;123

凹槽部;2

通孔;31

第一加强板;32

第二加强板;321

第二加强肋;322

第二凹槽;33

第三加强板;4

第三加强肋。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

图3所示,建筑铝模板用轻质高强墙板,包括模板主体1、通孔2、第一加强板31、第二加强板32、第三加强板33和第三加强肋4;模板主体1为底部敞口的箱体结构,模板主体1的顶部为顶板11,模板主体1的侧边为侧边框12;在侧边框12上均匀设置多个通孔2;在顶板11位于模板主体1内侧上均匀设置第三加强肋4,第三加强肋4呈“蜂窝状”,且与侧边框12连接;在所述模板主体1内设置第一加强板31和第二加强板32,第一加强板31与第二加强板32交错设置;在模板主体1内的四角处设置第三加强板33,第三加强板33的顶部与顶板11底部固定连接,第三加强板33的两侧边分别与侧边框12相邻的两侧边固定连接。
[0026]工作时,蜂窝状的第三加强肋4固定设置在顶板11的底部,可以提升顶板11在支撑上部混凝土过程中的整体刚性,减小形变,提升混凝土成型精度;设置交错式的第一加强板31和第二加强板32,再配合侧边框12,在设计较大尺寸的顶板模板时,可以提升顶板11的整体刚性,同时,尽可能地减轻其自身重量;在侧边框11上设置通孔2,便于通过销钉销片将多个顶板进行拼接连接。
[0027]考虑到,墙板组件在进行作业时,需要承受到较大的竖直方向的受力,因此,在墙板组件的四角内设置第三加强板33,提升四角处的刚性程度,减少形变,提升本模板组件的使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0028]优选的,第三加强板33的高度,小于侧边框12的高度,可以尽可能地减轻本模板组件的自重。
[0029]实施例2:
[0030]如图1

图3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搬运结构。
[0031]本建筑铝模板用轻质高强墙板中在所述第二加强板32上设置第二凹槽322。设置第二凹槽322,便于在此处用工业胶粘合把手,便于后期对顶板模板进行搬运操作,提升了作业的便捷性。
[0032]优选的,将把手卡在第二凹槽322内后,把手的外侧不凸出于侧边框的高度,不影响模板组件的堆叠码放和输送。
[0033]实施例3:
[0034]如图1

图3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刚性结构。
[0035]本建筑铝模板用轻质高强墙板中在所述侧边框12上设置第一加强肋121。设置第一加强肋121,在减少侧边框厚度/自重的情况下,尽可能提供更高的刚性。
[0036]优选的,第一加强肋121沿竖直方向设置,与顶板11成垂直设置,可以提升顶板11的整体刚性。
[0037]实施例4:
[0038]如图1

图3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刚性结构。
[0039]本建筑铝模板用轻质高强墙板中在所述第二加强板32上、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加强肋321。提升第二加强板32的刚性。
[0040]优选的,第二加强板32的高度小于侧边框12的高度,可以减少本模板组件的自重。
[0041]实施例5:
[0042]如图1

图3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刚性结构。
[0043]本建筑铝模板用轻质高强墙板中第一加强板31的顶部与顶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加强板31的侧边与侧边框12或第二加强板32固定连接,提升顶板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铝模板用轻质高强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主体(1)、通孔(2)、第一加强板(31)、第二加强板(32)、第三加强板(33)和第三加强肋(4);模板主体(1)为底部敞口的箱体结构,模板主体(1)的顶部为顶板(11),模板主体(1)的侧边为侧边框(12);在侧边框(12)上均匀设置多个通孔(2);在顶板(11)位于模板主体(1)内侧上均匀设置第三加强肋(4),第三加强肋(4)呈“蜂窝状”,且与侧边框(12)连接;在所述模板主体(1)内设置第一加强板(31)和第二加强板(32),第一加强板(31)与第二加强板(32)交错设置;在模板主体(1)内的四角处设置第三加强板(33),第三加强板(33)的顶部与顶板(11)底部固定连接,第三加强板(33)的两侧边分别与侧边框(12)相邻的两侧边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铝模板用轻质高强墙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加强板(32)上设置第二凹槽(3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铝模板用轻质高强墙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边框(12)上设置第一加强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继东符文涛杜燕军张庆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帅翼驰建筑模板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