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储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93734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18
本申请公开一种液冷储能装置,包括缸体和防爆机构,所述缸体内设置有用于储能的电池组;所述防爆机构包括防爆阀和气液分离器,所述防爆阀安装于所述缸体顶部,且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气口与所述防爆阀连接。当缸体内压力过大时可冲破防爆机构中的防爆阀进行泄压,同时防爆阀连接有气液分离器,从防爆阀喷出的气体中所携带的冷却液可以由气液分离器分离出,待系统稳定后,冷却液可自动回流到缸体内,从而避免冷却液的流失。避免冷却液的流失。避免冷却液的流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冷储能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储能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液冷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化学储能系统是诸多储能方式中发展最迅猛的方式之一,随着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大规模运用,其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由于电池内部含有大量的有机电解液,当电池之间温度均一性较差或电池发生过充过放时,电池的局部地方就可能发生冒烟或着火的危险,如果处置不当甚至可能导致整个储能电站爆炸,所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难以估量。
[0003]目前采用液冷已成为主流的电池储能防护方式,电池浸没在冷却液中,冷却液带热能力强,容易实现对电池温度的稳定控制,同时可隔绝氧气,限制电池的燃烧条件,电池即便出现热失控,也可以保护电池不爆炸燃烧。然而,为确保电池工作环境的稳定,电池一般设置于密闭的缸体内,而当电池出现热失控时,电芯会释放出大量气体,当缸体内压力过高时甚至会引发缸体爆开,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及时泄压的储能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储能装置,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液冷储能装置,包括:
[0007]缸体,所述缸体内设置有用于储能的电池组;
[0008]防爆机构,所述防爆机构包括防爆阀和气液分离器,所述防爆阀安装于所述缸体顶部,且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气口与所述防爆阀连接。
[0009]可选的,还包括呼吸器,所述呼吸器安装于所述缸体顶部。
[0010]可选的,还包括排气机构,所述排气机构包括装有惰性气体的气瓶,所述缸体的底部设有进气口,所述气瓶与所述进气口连接。
[0011]可选的,还包括供液机构,所述供液机构包括调温机组和供液管路,所述供液管路包括进液管和回液管,所述进液管的输入端与所述调温机组连接,且输出端延伸至所述缸体内;所述回液管的输入端位于所述缸体内,且输出端延伸至所述缸体外并与所述调温机组连接,从而通过所述调温机组持续为所述缸体提供低温的冷却液。
[0012]可选的,所述回液管中设有冷却液泵。
[0013]可选的,所述进液管中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冷却液泵联动控制连接。
[0014]可选的,所述调温机组包括依次连接形成制冷回路的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膨胀阀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为液冷换热器,且所述第二换热器同时外接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回液管。
[0015]可选的,所述调温机组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用于为所述进液管中的冷却液加热。
[0016]可选的,所述进液管中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调温机组联动控制连接。
[0017]可选的,包括多个所述缸体和一个所述气液分离器,每一所述缸体上设有一所述防爆阀,多个所述防爆阀同时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
[0018]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液冷储能装置,在缸体上设置有防爆机构,当缸体内压力过大时可冲破防爆机构中的防爆阀进行泄压,同时防爆阀连接有气液分离器,从防爆阀喷出的气体中所携带的冷却液可以由气液分离器分离出,待系统稳定后,冷却液可自动回流到缸体内,从而避免冷却液的流失。
附图说明
[0019]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液冷储能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原理图;
[0021]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液冷储能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原理图;
[0022]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液冷储能装置的缸体及安装于缸体上的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3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图3的结构的BMS控制盒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图3的结构的BMS控制盒分解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检修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液冷储能装置的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液冷储能装置的缸体内部构件的结构的示意图;
[0029]图10为图9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2为图11所示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0032]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液冷储能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冷却原理示意图;
[0033]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液冷储能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冷却原理示意图。
[0034]图中:
[0035]1、缸体;11、安装口;111、第二密封圈;12、电池安装架;13、隔液板;2、防爆机构;21、防爆阀;22、气液分离器;23、呼吸器;3、排气机构;31、气瓶;4、调温机组;41、压缩机;42、第一换热器;43、膨胀阀;44、第二换热器;45、加热器;5、供液管路;51、进液管;511、过滤器;512、压力传感器;513、温度传感器;514、进液主管;515、进液分管;52、回液管;521、冷却液泵;522、回液主管;523、回液分管;53、加液管;6、浮球式液位计;71、高压电接线端子;72、排线槽;8、BMS控制盒;81、底板;811、检修窗口;82、盒体;821、边框;822、门板;83、检修盖板;831、BMS接线端子;84、BMS;85、第一密封圈;9、电池组;91、电芯;92、电池框架;921、电池面板;922、把手;93、均液板;931、出液孔;932、进液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7]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38]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冷储能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所述缸体(1)内设置有用于储能的电池组(9);防爆机构(2),所述防爆机构(2)包括防爆阀(21)和气液分离器(22),所述防爆阀(21)安装于所述缸体(1)顶部,且所述气液分离器(22)的进气口与所述防爆阀(2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呼吸器(23),所述呼吸器(23)安装于所述缸体(1)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机构(3),所述排气机构(3)包括装有惰性气体的气瓶(31),所述缸体(1)的底部设有进气口,所述气瓶(31)与所述进气口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液机构,所述供液机构包括调温机组(4)和供液管路(5),所述供液管路(5)包括进液管(51)和回液管(52),所述进液管(51)的输入端与所述调温机组(4)连接,且输出端延伸至所述缸体(1)内;所述回液管(52)的输入端位于所述缸体(1)内,且输出端延伸至所述缸体(1)外并与所述调温机组(4)连接,从而通过所述调温机组(4)持续为所述缸体(1)提供低温的冷却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贵立肖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合一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