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莓茶活性粉及其固体饮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929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15
一种莓茶活性粉及其固体饮料,涉及食品生产技术领域,所述莓茶活性粉的制备工艺为通过对莓茶中的冠突散囊菌湿法发酵工艺将莓茶中的二氢杨梅素提高,从莓茶中提取获得的二氢杨梅素与大豆磷脂形成磷脂复合物后,使用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莓茶活性粉及其固体饮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生产
,具体涉及到一种莓茶活性粉及其固体饮料。

技术介绍

[0002]莓茶,俗称藤茶、甘露茶,又称土家神茶、神仙草,药学名称为“显齿蛇葡萄”是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可药、饮两用。在《救茺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等药典中有明确的记载,莓茶色绿起白霜,饮用效果具有明显的保健治疗作用,莓茶富含单宁素、总黄酮、二氢杨梅素及17种氨基酸及钙、铜、钾、钠等14种微量元素,其中总黄酮含量7.5%

8.3%,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血栓、抗肿瘤、消炎等功效。
[0003]二氢杨梅素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黄酮类化合物,从葡萄属植物藤茶中提取,是藤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根据现有研究表明,二氢杨梅素具有护肝、抗菌、调节血糖血脂、抗氧化和抗肿瘤等多种功效,其护肝功效尤其显著,二氢杨梅素可加速乙醇代谢产物乙醛的分解,使乙醛分解为无毒物质排出体外,降低对肝细胞的损害,起到解酒护肝的作用。
[0004]二氢杨梅素具有氧化性,极易被还原成杨梅素。二氢杨梅素作为活性成分具有入口苦涩的特点,不被广大消费人群所亲睐。
[0005]二氢杨梅素由于口服吸收难,脂溶性差,因此,改善二氢杨梅素的脂溶性及体内吸收与生物利用度等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莓茶活性粉,通过冠突散囊菌对莓茶的湿法发酵提高其中二氢杨梅素的含量,提取获得的二氢杨梅素与大豆磷脂形成磷脂复合物后,使用β<br/>‑
葡聚糖进行包埋处理获得活性粉,活性粉复配获得相应的固体饮料,能够有效解酒,起到保肝、护肝的作用,具体方案如下:
[0007]一种莓茶活性粉,所述莓茶活性粉的制备工艺为通过对莓茶中的冠突散囊菌湿法发酵工艺将莓茶中的二氢杨梅素提高,从莓茶中提取获得的二氢杨梅素与大豆磷脂形成磷脂复合物后,使用β

葡聚糖进行包埋处理获得莓茶活性粉。
[0008]进一步的,所述制备工艺的流程为:菌种获得

湿法发酵

二氢杨梅素提取

磷脂复合物及包埋

获得莓茶活性粉。
[0009]进一步的,所述菌种获得的步骤具体为:从茯砖茶中获得冠突散囊菌,菌种在富含绿原酸的环境下驯化,得到耐受绿原酸的冠突散囊菌菌种,将其接种到PDW培养液中,置于恒温培养摇床进行培养,温度设置为36℃
±
1℃,转速为180r/min,培养3天得到富集冠突散囊菌菌丝球的菌液。
[0010]进一步的,所述湿法发酵的步骤具体为:将莓茶茶叶置于灭菌后的容器中,滴加浓度为20%的冠突散囊菌菌液进行发酵,滴加量为莓茶茶叶总重量的4%,搅拌混合均匀,使莓茶茶叶充分吸收菌液,过滤出茶叶底部多余的菌液,放至温度为36℃,湿度为45%的环境下进行自然发酵;
[0011]当自然发酵进行至第三天时,将莓茶叶放入烘茶机杀菌,条件设置为50℃,一小时,结束后放回容器中继续自然发酵,环境条件不变;
[0012]当自然发酵进行至第六天时,放至烘茶机烘干,先设置温度为70℃,时间为半小时,结束后升温至100℃,时间为半小时,结束后装袋密封储存。
[0013]进一步的,所述二氢杨梅素提取的步骤采用乙醇对莓茶中的二氢杨梅素进行提取,经膜过滤结晶的步骤得到纯度为95%及以上的二氢杨梅素。
[0014]进一步的,所述二氢杨梅素提取的步骤具体为:
[0015]按料量莓茶100kg,乙醇1000

1100L,活性碳10kg,纯净水300

400kg顺序投入1000L的反应釜中,升温到回流,保温3小时后关闭蒸汽阀门,搅拌30分钟,放料抽滤,抽滤完成后,用20L乙醇洗涤滤渣,抽干后,先常压回收乙醇至乙醇流量变小后,改为减压回收至无馏分后,开4L冷却水进行降温,然后改为用冷冻盐水降温至10℃以下,抽滤,抽干后用30L纯水洗涤一次,再次抽干,进烘箱85℃条件下烘干,10小时后,得到二氢杨梅素粗品;
[0016]将1000L反应釜清洗干净后,按照料量二氢杨梅素粗品30kg,纯净水600kg,乙醇300

330L顺序投入反应釜中升温至50℃

53℃,搅拌30分钟,待物质全部溶解后,将溶液投入膜滤机进行加压回流,压力设定为0.25MPa,将过滤得到的小分子料液,吸入回收锅中,回收乙醇及纯水,回收量为体积的1/3,当有白色物料出现在锅壁时,开始降温,当回收锅的温度降至90℃,改用冷冻盐水降温至10℃以下,抽滤并用纯水洗涤后,得到二氢杨梅素精品;
[0017]二氢杨梅素精品在80℃
±
2℃的条件下烘干12小时,得到二氢杨梅素的含量≥95%。
[0018]进一步的,所述磷脂复合物及包埋

获得莓茶活性粉的步骤具体为:二氢杨梅素与磷脂1:1混合,加入5倍量的乙醇,搅拌4小时,温度设置为40℃

50℃,然后置于旋转蒸发器上旋蒸,温度设置为40℃,蒸干后得到磷脂复合物,磷脂复合物加入已混合均匀的β

葡聚糖和水,其中β

葡聚糖20g,水100mL,再蒸干,进行包埋,得到莓茶活性粉。
[0019]一种固体饮料,所述固体饮料包含所述的莓茶活性粉,所述固体饮料包括三种配方,
[0020]其中,第一种配方为麦芽糊精8kg、茯苓多糖2kg、β

葡聚糖2kg、二氢杨梅素2kg、绿原酸1kg、罗汉果甜苷50g、维生素C20g;
[0021]第二种配方为聚葡萄糖10kg、柠檬酸钾1kg、二氢杨梅素2kg、25%绿原酸2kg、茯苓粉5kg;
[0022]第三种配方为柠檬酸钾1.5kg、柠檬酸800g、二氢杨梅素2kg、甜菊糖苷433.3g、麦芽糖醇3kg、大豆多糖2kg、茯苓粉200g、γ

氨基丁酸200g、维生素C100g。
[0023]进一步的,第一种配方对应的固体饮料的制粒方式为沸腾制粒,由麦芽糊精8kg、茯苓多糖2kg、β

葡聚糖2kg和二氢杨梅素2kg组成底粉,由20%的绿原酸1kg、罗汉果甜苷50g、维生素C20g与纯水4kg混合加热制得喷液;
[0024]底粉和喷液分别加入沸腾制粒机中,沸腾制粒机参数设置为物料温度50℃,喷液速率0.5L/min,喷液密度1.2,风机流量80

90m3/h,雾化压力0.1

0.12mpa,干燥温度65℃,干燥时间60min,出风温度40℃,抖袋间隔1min,抖袋时间10s;
[0025]沸腾制粒后的颗粒使用整粒机进行整粒,整粒后的物料装入消毒后的不锈钢容器内待用,防止污染。
[0026]进一步的,第二种配方、第三种配方对应的固体饮料的制粒方式均为湿法制粒,将复核无误后的物料依次投入造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莓茶活性粉,其特征在于,所述莓茶活性粉的制备工艺为通过对莓茶中的冠突散囊菌湿法发酵工艺将莓茶中的二氢杨梅素提高,从莓茶中提取获得的二氢杨梅素与大豆磷脂形成磷脂复合物后,使用β

葡聚糖进行包埋处理获得莓茶活性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莓茶活性粉,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的流程为:菌种获得

湿法发酵

二氢杨梅素提取

磷脂复合物及包埋

获得莓茶活性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莓茶活性粉,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获得的步骤具体为:从茯砖茶中获得冠突散囊菌,菌种在富含绿原酸的环境下驯化,得到耐受绿原酸的冠突散囊菌菌种,将其接种到PDW培养液中,置于恒温培养摇床进行培养,温度设置为36℃
±
1℃,转速为180r/min,培养3天得到富集冠突散囊菌菌丝球的菌液。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莓茶活性粉,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法发酵的步骤具体为:将莓茶茶叶置于灭菌后的容器中,滴加浓度为20%的冠突散囊菌菌液进行发酵,滴加量为莓茶茶叶总重量的4%,搅拌混合均匀,使莓茶茶叶充分吸收菌液,过滤出茶叶底部多余的菌液,放至温度为36℃,湿度为45%的环境下进行自然发酵;当自然发酵进行至第三天时,将莓茶叶放入烘茶机杀菌,条件设置为50℃,一小时,结束后放回容器中继续自然发酵,环境条件不变;当自然发酵进行至第六天时,放至烘茶机烘干,先设置温度为70℃,时间为半小时,结束后升温至100℃,时间为半小时,结束后装袋密封储存。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莓茶活性粉,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氢杨梅素提取的步骤采用乙醇对莓茶中的二氢杨梅素进行提取,经膜过滤结晶的步骤得到纯度为95%及以上的二氢杨梅素。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莓茶活性粉,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氢杨梅素提取的步骤具体为:按料量莓茶100kg,乙醇1000

1100L,活性碳10kg,纯净水300

400kg顺序投入1000L的反应釜中,升温到回流,保温3小时后关闭蒸汽阀门,搅拌30分钟,放料抽滤,抽滤完成后,用20L乙醇洗涤滤渣,抽干后,先常压回收乙醇至乙醇流量变小后,改为减压回收至无馏分后,开4L冷却水进行降温,然后改为用冷冻盐水降温至10℃以下,抽滤,抽干后用30L纯水洗涤一次,再次抽干,进烘箱85℃条件下烘干,10小时后,得到二氢杨梅素粗品;将1000L反应釜清洗干净后,按照料量二氢杨梅素粗品30kg,纯净水600kg,乙醇300

330L顺序投入反应釜中升温至50℃

53℃,搅拌30分钟,待物质全部溶解后,将溶液投入膜滤机进行加压回流,压力设定为0.25MPa,将过滤得到的小分子料液,吸入回收锅中,回收乙醇及纯水,回收量为体积的1/3,当有白色物料出现在锅壁时,开始降温,当回收锅的温度降至90℃,改用冷冻盐水降温至10℃以下,抽滤并用纯水洗涤后,得到二氢杨梅素精品;二氢杨梅素精品在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欣诺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