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乌色度高的中速型乌骨鸡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9260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乌色度高的中速型乌骨鸡的培育方法,该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以丝羽乌骨鸡为作为第一父本,即S1系;(2)以丝羽乌骨鸡为作为母本,即S2系;(3)以丝羽乌骨鸡为育种素材,导入隐性白羽鸡血统作为终端父本,即B系;(4)以S1系和S2系生产父母代S1S2系;(5)B系和父母代S1S2系生产商品鸡BS1S2。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系用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乌色度高的中速型乌骨鸡的培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禽培育
,具体地,涉及一种乌色度高的中速型乌骨鸡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乌骨鸡作为优质肉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而深受消费者青睐。乌骨鸡的滋补作用主要基于其黑色素含量。黑色素的经济与药用价值与乌骨鸡的“乌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在消费中惯于以其乌度的深浅来评判品质的优劣,而乌骨鸡乌色度高低取决于机体黑色素含量的高低,并直接影响乌骨鸡的品质与功效,乌色度越高,黑色素含量越高。
[0003]乌骨鸡的价格高,养殖效益要比普通的品种高很多,并且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养生保健的关注,其市场前景越来越好。目前我国乌骨鸡品种有丝羽乌骨鸡、竹丝鸡、金湖乌凤鸡、余干乌骨鸡等乌骨鸡品种,主要以活鸡上市。但近年来受禽流感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农业部提出了“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配送、冰鲜上市”的16字方针,各地活鸡市场将逐渐关闭,日后乌骨鸡将会以屠宰上市为主。
[0004]乌骨鸡皮肤、肌肉乌色度随着周龄增加而逐渐变浅。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地方乌骨鸡品种生长速度较慢,上市时间(120天左右)较迟,皮肤乌色度较浅且不均匀,屠体不够美观,不适合屠宰后上市。中速优质鸡通常在70~95天上市。为了提高地方乌骨鸡品种的生长速度和乌色度,同时保持地方鸡乌骨鸡品种的肉品质,需要充分融合地方乌骨鸡种质资源及国外优良鸡种所具备的生长速度,培育出生长速度适中、皮肤乌色度高、屠体美观、肉质好,适合屠宰和活鸡上市的优质中速型乌骨鸡新品种,能够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是产业转型的基础,也是优质肉鸡企业的迫切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乌色度高的中速型乌骨鸡的培育方法和通过该培育方法培育出乌色度高的中速型乌骨鸡,该培育方法通过三系配套模式育成遗传稳定,培育出具有“桑葚冠、五爪、乌皮、乌肉、乌骨”屠体包装性状和具有“十全”(桑葚冠、缨头、绿耳、胡须、丝羽、毛脚、五爪、乌皮、乌肉、乌骨)特征的活鸡包装性状、能直接用于生产的乌色度较高、适合屠宰上市的乌骨鸡新品种。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乌色度高的中速型乌骨鸡的培育方法,该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1)以丝羽乌骨鸡为育种素材,选留具有“十全”特征的公鸡和母鸡自繁,重点选择体重、产肉性能、皮肤乌色度,形成具有“十全”特征、生长速度快的乌骨鸡专门化新品系,作为第一父本,即S1系;
[0008](2)以丝羽乌骨鸡为育种素材,选留具有“十全”特征的公、母鸡,重点选择繁殖性能和皮肤乌色度,形成繁殖性能好的具有“十全”特征的专门化新品系,作为母本,即S2系;
[0009](3)以丝羽乌骨鸡为育种素材,导入隐性白羽鸡血统,后代选留具有“十全”特征的乌骨鸡公、母鸡自繁,重点选择生长速度、皮肤乌色度、胸腿肌发育情况及屠宰性能,形成生长速度快、皮肤乌色度好,具有“十全”特征的乌骨鸡专门化新品系,作为终端父本,即B系;
[0010](4)以步骤(1)培育的S1系为第一父本,以步骤(2)培育的S2系为母本,生产父母代S1S2系;
[0011](5)以步骤(3)培育的B系作为终端父本,以步骤(4)中选留所述父母代S1S2系的母鸡作为终端母本,生产商品鸡BS1S2。
[0012]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S1系选留鸡种平均开产日龄160天,66周入舍母鸡产蛋数160个,300日龄公鸡体重为2.40~2.60千克、母鸡体重为2.00~2.10千克。
[0013]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S2系选留鸡种平均开产日龄150天,66周入舍母鸡产蛋数145个,300日龄公鸡体重为2.10~2.25千克、母鸡体重为1.65~1.80千克。
[0014]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B系选留鸡种平均开产日龄150天,66周入舍母鸡产蛋数140个,300日龄公鸡体重为3.00~3.15千克、母鸡体重为2.40~2.55千克。
[0015]优选地,步骤(1)至步骤(3)中的鸡种分别经过5~8个世代的选育。
[0016]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商品鸡70~75日龄屠宰上市,公、母鸡活鸡具有“十全”特征,同时具有“桑葚冠、五爪、乌皮、乌肉、乌骨”屠体包装性状,乌色度均一性90%以上,背皮、胸皮和腿皮亮度L值不高于40、35、35,上市公、母鸡平均体重1.50千克,体重变异系数5%以内,屠宰率超过90%,全净膛率超过67%、胸肌率超过17%、腿肌率超过22%。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以具有“十全”特征、生长速度快、皮肤乌色度高的乌骨鸡专门化品系(S1系)为素材为第一父本,具有“十全”特征、繁殖性能好、皮肤肌肉乌色度高的乌骨鸡专门化新品系(S2系)为母本,以S1系和S2系杂交生产父母代(S1S2系)作为终端母本,以含有隐性白羽鸡血统、生长速度快的具有“十全”特征、乌色度高的乌骨鸡专门化品系(B系)为终端父本,利用系B
♂×
(S1系
♂×
S2系

)

三系配套杂交生产商品代(BS1S2),商品代公母鸡具有“十全”特征,乌色度均一性达90%以上。商品代70~75日龄上市,上市母鸡体重平均1.20~1.35千克,公鸡体重平均1.85~2.0千克,体重变异系数5%以内,公、母鸡产肉性能好,屠宰率超过90%,全净膛率超过67%,胸肌率超过17%,腿肌率超过22%,背皮、胸皮和腿皮亮度L值不高于40、35、35,屠体美观,并具有良好的肉品质,符合中速屠宰型优质鸡上市标准,同时还可以活鸡上市。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三系配套生产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1]皮黑与肉黑呈极显著正相关,借助皮肤乌色度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内脏、骨膜和肌肉中黑色素沉积情况。以下实施例中,通过测定皮肤乌色度(肉色亮度L值),间接选择肌肉等其他内脏器官的乌色度。亮度L值与皮肤乌色度呈负相关(L值越低,皮肤乌色度越高,
黑色素含量越高)。
[0022]实施例
[0023]通过以下方法培育一种乌色度高的中速型乌骨鸡:
[0024](1)以广东地方品种竹丝鸡快长系为育种素材,建立“十全”特征生长速度较快的快长系(S1系),作为第一父本。选择具有“十全”特征、生长速度快的公、母鸡自繁,根据个体体重和产蛋记录,选留高产母鸡后,再选留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好的公鸡,经过6个世代选育。选留300日龄公鸡体重2.40~2.60千克,母鸡体重2.00~2.10千克,平均开产日龄160天,66周入舍母鸡平均产蛋数160个。
[0025](2)以泰和丝羽乌骨鸡为素材(S2系),作为母本。选取具有“十全”特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乌色度高的中速型乌骨鸡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以丝羽乌骨鸡为育种素材,选留具有“十全”特征的公鸡和母鸡自繁,重点选择体重、产肉性能、皮肤乌色度,形成具有“十全”特征、生长速度快的乌骨鸡专门化新品系,作为第一父本,即S1系;(2)以丝羽乌骨鸡为育种素材,选留具有“十全”特征的公、母鸡,重点选择繁殖性能和皮肤乌色度,形成繁殖性能好的具有“十全”特征的专门化新品系,作为母本,即S2系;(3)以丝羽乌骨鸡为育种素材,导入隐性白羽鸡血统,后代选留具有“十全”特征的乌骨鸡公、母鸡自繁,重点选择生长速度、皮肤乌色度、胸腿肌发育情况及屠宰性能,形成生长速度快、皮肤乌色度好,具有“十全”特征的乌骨鸡专门化新品系,作为终端父本,即B系;(4)以步骤(1)培育的S1系为第一父本,以步骤(2)培育的S2系为母本,生产父母代S1S2系;(5)以步骤(3)培育的B系作为终端父本,以步骤(4)中选留所述父母代S1S2系的母鸡作为终端母本,生产商品鸡BS1S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乌色度高的中速型乌骨鸡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S1系选留鸡种平均开产日龄160天,66周入舍母鸡产蛋数160个,300日龄公鸡体重为2.40~2.60千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云洁束婧婷章明巨晓军刘一帆姬改革单艳菊盛中伟邹剑敏李春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