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树木抗风性能的修剪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9143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树木抗风性能的修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修剪机上的激光扫描器,对树进行激光扫描,在电脑端显示树木的3D模型;S2:测量出相邻树木之间的栽种距离,测定树木承受的风向和风速,S3:根据S2中分析的数据,结合该区域的风力风场模型,计算树木可承受的风力大小,并根据实际需求计算树木树冠所需的修剪量。S4:在电脑端对树木的3D模型进行模拟修剪,最后综合树木抗风性、景观性等整理出最佳修剪方案;S5:将最佳修剪方案传输至修剪机上,利用修剪机,对树按照最佳方案进行自动修剪。能够实现自动扫描自动修剪一体化,既能够有效的提高了修剪效率,同时修剪后的树木能够提高抗风性能。木能够提高抗风性能。木能够提高抗风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树木抗风性能的修剪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树木修剪
,具体为一种提高树木抗风性能的修剪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修剪是行道树不可缺少的养护课题,适当适时地修剪不仅能矫正、修复树体缺陷,形成良好的树体力学结构,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还能极大程度地提高树木的抗风能力,提升公共安全,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
[0003]台风来临前树木修剪还应有以下技术要点:
[0004]树木修剪应该优先处理以下问题的枝叶:不良枝(如小叶榕等长势旺盛,任由不良枝生长,会容易造成根冠比失调,头重脚轻,台风天气易倒伏,且美观效果大打折扣)、非主干结构枝(比如干头枝、萌生枝)。少出现或不出现不良枝的树木,疏删短截处理合理;主干或主枝明显的树木,树形修剪为比例协调,长势健壮。
[0005]枝下高修剪:垂直方向清理主干下位侧枝的修剪,为了交通与行人安全,人行道树木下位侧枝净空高为2.5~3m,车行道下位枝净高为3.3~4.5m(标准值),目前深圳市行驶公交车高度一般为3.2m,大型客车3.5m,混泥土搅拌车3.9m,建议树冠下缘线为3.6m,如条件允许可提升至4m,无公交通行道路可降低至3~3.5m。
[0006]增加树冠空洞的修剪要点:疏剪法,是把枝条从枝条基部剪去的修剪方法,修剪以降低枝条密度,枝条呈现均匀分布的状态,提高树木的通风透光能力树,重点在于平均有层次,使得修剪后空洞分布均匀。
[0007]修剪伤口位置合理,伤口愈合正常;修剪时尽可能不对树干截切,因为这会损害树干防御层(主要是树木分泌树脂和胶状物等填充堵塞导管形成的,堵塞的导管沉积木质素、木栓质、多酚等物质,使腐朽菌无法入侵。腐朽菌会使树木出现腐朽或空洞)。若修剪的枝条比较大或者修剪后伤口比较大,应涂腐朽药剂等,做好防菌措施。
[0008]除该树木存在严重的风险外,不得对树木进行“光头剪”,因为树木完全摘除枝叶后,生长恢复较难,甚至可能使得树木枯死。
[0009]然而,现有的树木修剪,都是人工,根据经验进行修剪,不能够结合不同地区的不同环境,对树木实现最优化的修剪,这样,导致修剪后的树木,整体的抗风性,并不能有效的提高,不能抵抗大风天气,而且现有的树木修剪,大都采用切割盘或者切割锯条,将树木枝叶切割成整齐划一的形状,这样的修剪虽然效率快,但是对整体的抗风性,不能明显的提高,而且现有的机械修剪,大都是将外部的枝叶取出,不能对内部的枝叶进行修剪,形成空洞,提高抗风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树木抗风性能的修剪方法。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树木抗风性能的修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S1:将修剪机上的激光扫描器,对树进行激光扫描,在电脑端显示树木的3D模型;
[0013]S2:测量出相邻树木之间的栽种距离,测定树木承受的风向和风速,确定树木在没有风的情况下的状态;
[0014]S3:根据S2中分析的数据,结合该区域的风力风场模型,计算树木可承受的风力大小,并根据实际需求计算树木树冠所需的修剪量。
[0015]S4:在电脑端对树木的3D模型进行模拟修剪,并计算出在不同的修剪方式下树木承受的风力大小;最后综合树木抗风性、景观性等整理出最佳修剪方案;
[0016]S5:将最佳修剪方案传输至修剪机上,利用修剪机,对树按照最佳方案进行自动修剪。
[0017]优选的,修剪机包括行走机构、修剪锯条、激光扫描器和支撑板,支撑板为两个半圆形环板组成,且两个支撑板可开合转动的设置在行走机构一侧,支撑板上设有多个滑动连接且在支撑板上来回转动的修剪板,修剪板同一侧设有可上下运动且用于树枝切割的切割锯条,切割锯条采用具有一定柔性可弯曲的锯条,切割锯条一侧设有多个与切割锯条滑动连接的调节框,修剪板上设有多个固定连接且用于带动调节框伸缩运动的第一液压杆,位于切割锯条同一侧的修剪板上设有可转动且呈环形的切割绳锯,修剪板从上到下设有多组用于带动切割绳锯向外凸出且用于树枝内部切割的顶出机构,修剪板上的激光扫描器为多个均匀分布,用于对树木形状的扫描。
[0018]进一步的,支撑板与行走机构之间设有相连接的连接板,两个支撑板端部均与连接板之间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连接板上设有对称分布且用于带动两个支撑杆旋转开合的第二液压杆。
[0019]更进一步的,每个支撑板均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弧形板,其中一个弧形板端部设有固定连接的底板,另一个弧形板端部与底板之间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底板上设有用于带动另一个弧形板旋转开合的第三液压杆。
[0020]进一步的,调节框呈U形,且调节框内设有对称分布且可转动的限位轮,修剪锯条设置在限位轮之间,修剪锯条两侧设有对称分布且用于修剪锯条保持竖直上下运动的导流板,限位轮外侧设有用于导流板限位的限位环槽。
[0021]进一步的,修剪板两侧设有固定连接且用于切割绳锯支撑的第一输送轮,顶出机构包括第二输送轮、第三输送轮、第二输送杆和第三输送杆,顶出机构设置在位于第一输送轮外侧的切割绳锯上,第二输送轮为两个,且第二输送轮可前后伸缩运动的设置在切割绳锯内侧,用于切割绳锯的顶出,第三输送轮为两个,第三输送轮分布在两个第二输送轮两侧,且第三输送可前后伸缩运动的设置在切割绳锯的外侧,用于切割绳锯顶出后的调节。
[0022]进一步的,支撑板上设有呈环形的滑槽,修剪板与滑槽滑动连接,修剪板上设有用于带动修剪锯条和修剪绳锯运动的修剪电机。
[0023]更进一步的,支撑板设置在修剪板底部,滑槽设置在支撑板正上方,滑槽内设有滑动连接的滑板,修剪板底部与滑板一侧固定连接,修剪电机设置在底板上。
[0024]更进一步的,支撑板设置在修剪板的中部,滑槽设置在支撑板的内侧,滑槽内设有滑动连接的滑板,滑板与修剪板中部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修剪电机设置在滑板外侧的修剪板上。
[0025]更进一步的,滑槽内壁设有均匀分布的齿条,滑板上均设有贯穿式的齿轮槽,齿轮
槽内设有多个相啮合且用于减少转速的齿轮,位于最底部的齿轮与齿条相啮合,位于最外的齿轮与修剪电机输出端相啮合。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7]1、利用激光扫描器能够将树木的形状,实现自动扫描,利用电脑内的软件系统,能够将扫描的数据,进行处理形成3D模型,通过软件结合风速风向等参数,模拟对树木的修剪,从而形成最佳的修剪方案,通过形成的最佳修剪方案,利用系统,控制修剪机,对树木实现自动化修剪,自动化设计,能够有效的提高整体的修剪效率,同时,由于系统生成的最佳修剪方案,使树木在修剪后,能够能有效的提高抗风性。
[0028]2、利用行走机构,能够将修剪机自动运动至需要修剪的树木处,可开合的支撑板,能够带动将树木圈在闭合后圆形支撑板内,这样,支撑板上的多个修剪板能够均匀分布在树木的外侧,同时修剪板的可转动,修剪板上的激光扫描器能够更全面的将树木进行扫描,使树木在软件内的模型,更加的形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树木抗风性能的修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修剪机上的激光扫描器,对树进行激光扫描,在电脑端显示树木的3D模型;S2:测量出相邻树木之间的栽种距离,测定树木承受的风向和风速,确定树木在没有风的情况下的状态;S3:根据S2中分析的数据,结合该区域的风力风场模型,计算树木可承受的风力大小,并根据实际需求计算树木树冠所需的修剪量;S4:在电脑端对树木的3D模型进行模拟修剪,并计算出在不同的修剪方式下树木承受的风力大小;最后综合树木抗风性、景观性等整理出最佳修剪方案;S5:将最佳修剪方案传输至修剪机上,利用修剪机,对树按照最佳方案进行自动修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树木抗风性能的修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剪机包括行走机构、修剪锯条(21)、激光扫描器和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为两个半圆形环板组成,且两个支撑板(12)可开合转动的设置在行走机构一侧,所述支撑板(12)上设有多个滑动连接且在支撑板(12)上来回转动的修剪板(2),所述修剪板(2)同一侧设有可上下运动且用于树枝切割的切割锯条,所述切割锯条采用具有一定柔性可弯曲的锯条,所述切割锯条一侧设有多个与切割锯条滑动连接的调节框(211),所述修剪板(2)上设有多个固定连接且用于带动调节框(211)伸缩运动的第一液压杆,位于切割锯条同一侧的所述修剪板(2)上设有可转动且呈环形的切割绳锯,所述修剪板(2)从上到下设有多组用于带动切割绳锯向外凸出且用于树枝内部切割的顶出机构,所述修剪板(2)上的激光扫描器为多个均匀分布,用于对树木形状的扫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树木抗风性能的修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2)与行走机构之间设有相连接的连接板(1),两个所述支撑板(12)端部均与连接板(1)之间通过第一转轴(14)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1)上设有对称分布且用于带动两个支撑杆旋转开合的第二液压杆(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树木抗风性能的修剪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板(12)均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弧形板(122),其中一个所述弧形板(122)端部设有固定连接的底板(123),另一个所述弧形板(122)端部与底板(123)之间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124),所述底板(123)上设有用于带动另一个弧形板(122)旋转开合的第三液压杆(125)。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树木抗风性能的修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框(2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延军陈晓熹伍佳李晓泳赖奕超杨慧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坤元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