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类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光电材料
,具体涉及一类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有机/聚合物发光二极管(O/PLED)之间走进人们的视野,OLED主要应用于显示和照明两大领域。在显示领域,OLED显示器与液晶显示器相比,其具有主动发光、不需背板、对比度高、视角宽以及响应速度快、驱动电压低、工作温度范围大等优点。在照明领域,OLED光源不含紫外线辐射,不会造成眩光现象,并且在器件结构中不含汞等,是一种绿色健康光源。在显示和照明领域的诸多优点使得OLED成为科学研究的焦点。
[0003]OLED器件发光过程主要包含:载流子注入、载流子传输、载流子复合形成激子、激子辐射跃迁发光四部分。在上述过程中,激子复合后受到自旋统计限制,常常使得器件的内量子理论最高效率偏低。
[0004]热激活延迟荧光的激子分别通过单重态(S1)和三重态(T1)的反向系间窜越发光。由于受到自旋统计限制,电致激活的电子产生S1态和T1态激子的比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类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结构式如式(I)所示:式中,R1、R2、和R3相同或不相同;R1、R2、和R3均选自: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直链烷基,3~20个碳原子的支化或者环状的烷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直链烷氧基,3~20个碳原子的支化或者环状的烷氧基,具有2~20个碳原子的直链烯基,3~20个碳原子的支化或者环状的烯基,具有2~20个碳原子的直链炔基,3~20个碳原子的支化或者环状的炔基,具有2~20个碳原子的直链烷基羰基,3~20个支化或者环状的烷基羰基,具有6~20个环原子的芳基,具有6~20个环原子的杂芳基,具有6~20个环原子的芳烷基,具有6~20个环原子的杂芳基烷基,具有6~20个环原子的芳氧基,具有6~20个环原子的杂芳氧基,具有6~20个环原子的芳基烷氧基,或者是具有6~20个环原子的杂芳基烷氧基;其中,Z在每次出现时相同或不同地是CH或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的结构具体如以下结构所示:其中,R1、R2、和R3相同或不相同;R1、R2、和R3均选自: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直链烷基,3~20个碳原子的支化或者环状的烷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直链烷氧基,3~20个碳原子的支化或者环状的烷氧基,具有2~20个碳原子的直链烯基,3~20个碳原子的支化或者环状的烯基,具有2~20个碳原子的直链炔基,3~20个碳原子的支化或者环状的炔基,具有2~20个碳原子的直链烷基羰基,3~20个支化或者环状的烷基羰基,具有6~20个环原子的芳基,具有6~20个环原子的杂芳基,具有6~20个环原子的芳烷基,具有6~20个环原子的杂芳基烷基,具有6~20个环原子的芳氧基,具有6~20个环原子的杂芳氧基,具有6~20个
环原子的芳基烷氧基,或者是具有6~20个环原子的杂芳基烷氧基。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2
‑
溴
‑
1,1'
‑
联苯溶解在四氢呋喃中,在
‑
78℃下与正丁基锂反应2小时,随后加入化合物9
‑
噻吨酮并在常温下反应24小时,随后除去四氢呋喃,加入冰醋酸及浓盐酸,并在回流条件下反应12小时;反应完成后通过柱层析法进行纯化,得到化合物螺[芴
‑
9,9'
‑
噻吨];(2)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化合物螺[芴
‑
9,9'
‑
噻吨]和化合物N
‑
溴代丁二酰亚胺溶于二氯甲烷和三氟乙酸中,随后在冰浴条件下反应24小时;反应完成后通过柱层析法进行纯化,得到化合物2'
‑
溴螺[芴
‑
9,9'
‑
噻吨];(3)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化合物2'
‑
溴螺[芴
‑
9,9'
‑
噻吨]、联硼酸频哪醇酯、醋酸钾溶于1,4
‑
二氧六环中,在二氯[1,1'
‑
二(二苯基膦)二茂铁]钯催化下,90℃反应6小时;反应完成后通过柱层析法进行纯化,得到化合物4,4,5,5
‑
四甲基
‑2‑
(螺[芴
‑
9,9'
‑
噻吨]
‑
2'
‑
基)
‑
1,3,2
‑
二氧杂硼烷;(4)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化合物4,4,5,5
‑
四甲基
‑2‑
(螺[芴
‑
9,9'
‑
噻吨]
‑
2'
‑
基)
‑
1,3,2
‑
二氧杂硼烷、1
‑
溴
‑4‑
R1取代
‑5‑
R2取代
‑2‑
硝基苯或3
‑
溴
‑5‑
R2取代
‑6‑
R1取代
‑2‑
硝基吡啶、碳酸钾水溶液和四丁基溴化铵混合于甲苯中,在四三苯基膦钯催化下,110℃反应12小时;反应完成后通过柱层析法进行纯化,得到化合物2'
‑
(4
‑
R1取代
‑5‑
R2取代
‑2‑
硝基苯基)螺[芴
‑
9,9'
‑
噻吨];(5)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化合物2'
‑
(4
‑
R1取代
‑5‑
R2取代
‑2‑
硝基苯基)螺[芴
‑
9,9'
‑
噻吨]、三苯基膦溶于邻二氯苯中,在180℃下反应24小时;反应完成后通过柱层析法进行纯化,得到化合物9'
‑
R1取代
‑
10'
‑
R2取代
‑
7'H
‑
螺[芴
‑
9,13'
‑
硫色基[2,3
‑
b]咔唑];(6)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化合物5
‑
溴
‑
1,3
‑
二氟
‑2‑
碘苯、4
‑
R3取代苯酚或6
‑
(R3取代基)吡啶
‑3‑
醇和无水碳酸钾溶于N
‑
甲基吡咯烷酮中,在160℃下反应24小时;反应完成后通过柱层析法进行纯化,得到化合物4,4'
‑
((5
‑
溴
‑2‑
碘
‑
1,3
‑
苯)双(氧基))双(R3取代苯);(7)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化合物4,4'
‑
((5
‑
溴
‑2‑
碘
‑
1,3
‑
苯)双(氧基))双(R3取代苯)溶于叔丁基苯中,在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