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干酪乳杆菌nbk-LC16在改善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制备抗炎护胃产品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8864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副干酪乳杆菌nb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副干酪乳杆菌nbk

LC16在改善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制备抗炎护胃产品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
,具体涉及副干酪乳杆菌nbk

LC16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改善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抗炎护胃产品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黏附于胃粘膜及细胞间隙,唯一能够生活在胃里的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极高,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口口传播、粪口传播等途径实现。对家庭内感染的研究数据显示,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感染HP,家庭中其他成员感染HP的可能性会大幅提高。
[0003]幽门螺杆菌为螺旋形的微需氧型革兰氏阴性菌,长期感染易引发人体出现胃炎、胃萎缩并引发为胃溃疡甚至胃癌。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该菌呈螺旋状,一端带有鞭毛,可以穿过胃腔的黏液层,耐受酸性环境并定植在胃粘膜,同时幽门螺杆菌可以代谢产生尿素酶,进而水解尿素产生氨和二氧化碳中和菌体周围的酸性环境,形成保护层,保护幽门螺杆菌免受酸性环境的破坏。
[0004]幽门螺杆菌分泌多种毒力因子,包括空泡毒素A(VacA)和CagA蛋白,VcaA会阻滞B淋巴细胞抗原递呈,并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从而帮助幽门螺杆菌免受机体免疫系统的清除,在人体内长期存在。CagA蛋白可以与细胞内多种蛋白发生相互作用,并扰乱细胞正常信号转导通路,使胃上皮细胞发生一系列功能紊乱,导致细胞病变。此外幽门螺杆菌产生的脂多糖、热休克蛋白、生长抑制因子等,都会造成胃粘液屏障的破坏。幽门螺杆菌在胃部定植后会激活免疫反应,刺激局部细胞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引起胃粘膜充血、渗出及微循环障碍,导致胃粘膜的炎症反应。
[0005]目前针对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主要采用三联疗法,即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两种抗生素。但是由于抗生素的使用极易导致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菌株耐药性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同时抗生素的使用,也易引起肠道微生态的失衡,导致消化道出现不良症状,比如引发抗生素相关肠炎。
[0006]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活的微生物,通过补充益生菌可以起到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宿主免疫等功能,但是由于菌株特异性,不同益生菌对于胃酸胆盐的耐受力不同,且发挥有益功能效果也不同。目前益生菌针对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多是在于抗生素使用之后出现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方面的改善,而寻找一种既能缓解由于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又可以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并根除幽门螺杆菌,改善炎症、减少抗生素的使用的益生菌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改善幽门螺杆菌感染且抗炎护胃的益生菌制剂。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了一种单用即可达到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且不影响胃肠道中其他微生物生
长的益生菌。并且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一种灭活菌体,可以达到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作用。
[0008]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保藏编号CGMCC NO.19015的副干酪乳杆菌nbk

LC16在制备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降低尿素酶活性、抑制幽门螺杆菌粘附及降低胃粘膜炎症反应的药品、保健品或食品中的应用。
[0009]本专利技术所用副干酪乳杆菌nbk

LC16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015,已在中国专利(CN111560331B)中授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应用中,副干酪乳杆菌nbk

LC16为发酵后的灭活菌体、副干酪乳杆菌活菌或副干酪乳杆菌发酵产物。
[0010]本专利技术发现,副干酪乳杆菌nbk

LC16进行灭活后同样具备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抗炎护胃的作用。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灭活后的副干酪乳杆菌菌体可以与副干酪乳杆菌活菌或副干酪乳杆菌发酵产物,联合使用,具备良好的协同生效作用。
[0011]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益生菌制剂,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015的副干酪乳杆菌nbk

LC16的活菌、发酵产物和/或灭活菌体。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益生菌制剂用于制备改善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抗炎护胃的食品、药品、保健品。
[0013]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益生菌制剂中,所述副干酪乳杆菌的活菌数为1
×
10
10
CFU/g~3
×
10
11
CFU/g。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益生菌制剂可用于粉剂、颗粒剂、胶囊或口服液产品。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益生菌制剂中,所述副干酪乳杆菌活菌、所述副干酪乳杆菌灭活菌体由下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001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上述益生菌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副干酪乳杆菌灭活菌体是,将得到的副干酪乳杆菌nbk

LC16的活菌在温度80~90℃条件下处理18~24h得到的。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副干酪乳杆菌灭活菌体具备抑制幽门螺杆菌粘附、抑制炎症因子产生以及降低胃粘膜炎症反应的功能。
[0016]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中,制备副干酪乳杆菌活菌的方法,包括:
[0017]S1:将副干酪乳杆菌接至种子培养基中活化,得到一级种子液;
[0018]S2:将一级种子液接至种子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二级种子液;
[0019]S3:将二级种子液接至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得到发酵液;
[0020]S4:将发酵液进行离心得到菌体,添加冻干保护剂进行乳化包埋,再经过真空冷冻干燥粉碎后得到副干酪乳杆菌活菌制剂。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益生菌制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冻干保护剂包括5~15%海藻糖、2~8%蔗糖、5~10%脱脂乳粉、0~5%甘油和余量的水;菌体与冻干保护剂的质量比为1:0.5~1.5;乳化包埋的温度为10~25℃,时间为10~50min。
[0022]具体地,在步骤S4中,将发酵液进行离心收集菌体,离心条件为4000

10000rpm离心20

40min,在收集的菌体中添加保护剂得到乳化液,所述保护剂包括5~15%海藻糖、2~8%蔗糖、5~10%脱脂乳粉、0~5%甘油和余量的水;所述菌体与冻干保护剂的质量比为1:(0.5~2.5);乳化包埋的温度为10~25℃,时间为10~30min。
[0023]优选的,所述保护剂为8~15%海藻糖、2~5%蔗糖、6~8%脱脂乳粉、2~5%甘油和余量的水;优选的,所述菌体与冻干保护剂质量比1:1~1.5,乳化包埋温度为10~18℃,时间为10~20min。
[0024]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副干酪乳杆菌益生菌制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真空冷冻干燥的过
程包括:预冻阶段,预冻温度

45~

30℃,预冻时间2~4h;升华干燥阶段,温度

35~0℃,真空度0.1~0.15Mbar,时间12~18h;解析干燥阶段,温度0~28℃,真空度小于0.05Mbar,时间1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保藏编号CGMCC NO.19015的副干酪乳杆菌nbk

LC16在制备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降低尿素酶活性、抑制幽门螺杆菌粘附及降低胃粘膜炎症反应的药品、保健品或食品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干酪乳杆菌为发酵后的灭活菌体、副干酪乳杆菌活菌或副干酪乳杆菌发酵产物。3.一种益生菌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015的副干酪乳杆菌活菌、副干酪乳杆菌发酵产物和/或副干酪乳杆菌灭活菌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益生菌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制剂用于制备改善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抗炎护胃的食品、药品、保健品。5.权利要求3

4任一项所述益生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干酪乳杆菌灭活菌体是,将得到的副干酪乳杆菌活菌在温度80~90℃条件下处理18~24h得到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干酪乳杆菌活菌的制备,包括:S1:将副干酪乳杆菌接至种子培养基中活化,得到一级种子液;S2:将一级种子液接至种子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二级种子液;S3:将二级种子液接至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得到发酵液;S4:将发酵液进行离心得到菌体,添加冻干保护剂进行乳化包埋,再经过真空冷冻干燥粉碎后得到副干酪乳杆菌活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阳杨帆陈绮
申请(专利权)人:诺佰克武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