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惰轮传动的轮边减速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8729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领域,公开了一种采用惰轮传动的轮边减速驱动系统,盘式制动器(1)、驱动电机(2)、轮毂轴承(4)、惰轮减速器(5)、轮辋(6)和轮毂(7),惰轮减速器(5)安装于驱动电机(2)与轮毂(7)之间,动力从驱动电机(2)传递到惰轮减速器(5),经减速增扭后输出至轮毂(7)上,驱动车轮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盘式制动器的制动卡钳体积过大占用轮辋内部空间的问题。惰轮减速器将两个惰轮安装在小齿轮和齿圈之间,解决小齿轮过于靠近内齿轮,容易造成电机与内齿轮结构干涉的问题,同时也便于通过双惰轮传动结构,提高承载能力。提高承载能力。提高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惰轮传动的轮边减速驱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领域,涉及一种采用惰轮传动的轮边减速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动力驱动系统是电动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电动车驱动方式主要有集中式驱动和分布式驱动,其中分布式驱动方式包含轮边驱动和轮毂驱动。目前量产的车型中,驱动方式仍然是以集中式驱动为主。集中式驱动目前还有以下缺点:动力传递路径长,传动效率较低,零部件多,结构复杂等。分布式驱动省去了传统的差速器和传动轴,有效节省了空间,降低了地板高度。同时电机直接安装在轮边或安装在轮辋内部,大大减少了动力传动路径,简化了结构,提高了传动效率。车辆可实现四个车轮的独立转向和独立驱动控制,实现更好的控制性能。
[0003]现有的轮边驱动设计方案大多数是采用行星齿轮减速驱动结构。行星齿轮减速器结构复杂,制造和安装的精度要求较高,造价和维修成本高。并且由于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动力一般从齿圈或行星架输出,限制了与其相适应的电机的安装位置,电机的轴心需与行星减速器太阳轮的轴心一致。由于电机的安装位置不能灵活调节,故当轮边减速机构与车辆集成时,易与车辆上的悬架系统和转向系统发生运动学干涉。
[0004]目前小轿车上常用的制动方式是采用盘式制动器制动,盘式制动器刹车性能好,结构相对简单,散热性能好,并且制动效能稳定。盘式制动器常安装在轮辋内靠近轮胎外侧的位置,由于其制动卡钳轴向尺寸较大,且形状不规则,占用了较多轮辋内部的空间,压缩了轮边减速器的安装空间,增大了减速器的设计难度,不利于减速器和电机在车辆上的集成和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采用惰轮传动的轮边减速驱动系统。本方案直接将高速内转子电机安装于车轮的轮边,通过惰轮减速器驱动车轮,有效缩短了驱动链的长度,提高了电动车驱动效率。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如下的解决方案:一种采用惰轮传动的轮边减速驱动系统,包括盘式制动器(1)、驱动电机(2)、轮毂轴承(4)、惰轮减速器(5)、轮辋(6)和轮毂(7),惰轮减速器(5)安装于驱动电机(2)与轮毂(7)之间,动力从驱动电机(2)传递到惰轮减速器(5),经减速增扭后输出至轮毂(7)上,驱动车轮转动。
[0006]驱动电机(2)为高速内转子电机,电机轴在驱动电机(2)左右两端均有动力输出;盘式制动器安装在驱动电机(2)靠近悬架端伸出的电机轴上;所述盘式制动器的制动卡钳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驱动电机(2)外壳上。
[0007]进一步地,轮毂轴承(4)与轮毂(7)之间设置有端盖(52)。
[0008]进一步地,所述惰轮减速器(5)包括第二锁紧螺母(51)、端盖(52)、小齿轮轴(53)、齿圈支架(54)、外壳体(55)、输入轴轴承(56)、内壳体(57)、惰轮(58)、惰轮支架(59)、小齿
轮(515)和齿圈(514);两个对称布置的惰轮(58)和齿圈(514)啮合后,再与所述小齿轮(515)啮合。
[0009]进一步地,惰轮减速器(5)的齿圈(514)通过齿圈支架(54)固定在轮毂轴承(4)上;所述齿圈支架(54)和端盖(52)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轮毂(7)上。
[0010]进一步地,内壳体(57)和外壳体(55)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内壳体(57)与半轴成一体,通过法兰盘(3)与悬架连接。
[0011]进一步地,惰轮(58)通过惰轮支架(59)支撑在内壳体(57)上。
[0012]驱动电机(2)为高速内转子电机,输出轴加工成外花键并且从驱动电机(2)前后两端各伸出一部分。
[0013]惰轮减速器(5)通过悬架固定连接在车身上。
[0014]惰轮减速器(5)在小齿轮(515)和齿圈(514)的啮合中加入对称布置的两个惰轮(58)辅助传动。惰轮减速器(5)的输入轴为空心齿轮轴,内圈加工成花键,与驱动电机(2)前端的输出轴通过花键进行连接。动力可由所述驱动电机(2)输入至小齿轮(515)处。所述惰轮减速器(5)的小齿轮轴(53),其支撑方式为悬臂支撑,通过输入轴轴承(56)支撑在内壳体(57)上。所述输入轴轴承(56)通过内壳体(57)、第一锁紧螺母(516)和孔用弹性挡圈进行轴向固定。
[0015]惰轮减速器(5)的齿圈(514)和齿圈支架(54)通过过盈配合方式连接。
[0016]齿圈支架(54)形状为圆形的薄板,中心处有一圆形凸台,凸台上有一圆形的通孔。
[0017]内壳体(57),形状为圆形,在中心处有有一圆形阶梯凸台;内壳体(57)外缘有8个螺栓孔,通过螺栓与外壳体(55)连接。外壳体(55)形状为圆筒状,在端面处有一圆形的通孔。外壳体(55)中心圆孔与齿圈支架(54)间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
[0018]轮毂轴承(4)的内圈安装于内壳体(57)中心凸台外侧,外圈安装于齿圈支架(54)中心圆孔内侧,均为配合连接。车辆行驶时,齿圈(514)和齿圈支架(54)带动轮毂轴承(4)外圈转动,轮毂轴承(4)内圈固定不动。所述轮毂轴承(4)通过轴肩、齿圈支架(54)端面、端盖(52)和第二锁紧螺母(51)进行轴向定位。所述端盖(52)安装在齿圈支架(54)外端面和轮毂轴承(4)外端面处,通过螺栓和齿圈支架(54)及轮毂(7)连接在一起。
[0019]惰轮减速器(5)的惰轮(58)通过惰轮支架(59)支撑在内壳体(57)上。所述惰轮支架(59)与内壳体(57)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惰轮支架(59)包括惰轮轴(512)、挡板(511)和支架轴(510)。单个惰轮(58)通过两个并列的惰轮轴轴承(513)支撑在所述惰轮支架(59)的惰轮轴(512)上。惰轮(58)的两侧各有一个挡板(511)通过销连接固定在惰轮轴(512)上,为惰轮(58)提供轴向定位,防止惰轮(58)在转动时出现轴向窜动。惰轮轴轴承(513)的两侧通过惰轮(58)端面、挡板(511)以及孔用弹性挡圈进行轴向定位。所述挡板(511),左右两个圆孔与中间圆孔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受的径向力的夹角相等。
[0020]相比于一般的行星齿轮减速器的结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惰轮减速器(5)结构更简单,轴向尺寸更短,能显著降低簧下质量,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同时能节省成本,并且驱动电机(2)的安装位置可通过调节惰轮(58)的齿数和惰轮减速器(5)绕车轮中心转动的角度进行灵活调整,有效解决了轮边减速器易与悬架系统和转向系统发生运动学干涉的问题。
[0021]本专利技术增设惰轮(58)解决了小齿轮(515)过于靠近齿圈(514),易使驱动电机(2)和齿圈(514)发生结构干涉的问题,并且也便于通过双惰轮传动结构,提高承载能力。
[0022]本专利技术重新设计了盘式制动器(1)的安装位置,将盘式制动器(1)安装在电机输出轴(21)上,有效减少了制动力矩,减小了制动器的轴向尺寸和簧下质量。由于制动器未安装在轮辋(6)内部,故轮辋(6)内部有充足的空间进行惰轮减速器(5)和驱动电机(2)的安装。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惰轮传动的轮边减速驱动系统,包括盘式制动器(1)、驱动电机(2)、轮毂轴承(4)、惰轮减速器(5)、轮辋(6)和轮毂(7),其特征在于:惰轮减速器(5)安装于驱动电机(2)与轮毂(7)之间,动力从驱动电机(2)传递到惰轮减速器(5),经减速增扭后输出至轮毂(7)上,驱动车轮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惰轮传动的轮边减速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轴承(4)与轮毂(7)之间设置有端盖(5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惰轮传动的轮边减速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惰轮减速器(5)包括第二锁紧螺母(51)、端盖(52)、小齿轮轴(53)、齿圈支架(54)、外壳体(55)、输入轴轴承(56)、内壳体(57)、惰轮(58)、惰轮支架(59)、小齿轮(515)和齿圈(514);两个对称布置的惰轮(58)和齿圈(514)啮合后,再与所述小齿轮(515)啮合。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辛波孔爱静王世林林忠彦张剑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智能新能源汽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