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A设备的低温充电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856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DA设备的低温充电结构及方法,该结构包括CPU模块、充电接口、加热控制电路、充电芯片、电池电芯、电热膜和NTC温度传感器,CPU模块与加热控制电路、充电芯片分别电性连接;电热膜与加热控制电路电性连接,电热膜内置加热丝;NTC温度传感器与CPU模块、充电芯片电性连接,NTC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池电芯的实时温度并反馈给CPU模块、充电芯片。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加热控制电路和电热膜,当PDA设备应用于低温环境中,连接电源适配器时,NTC温度传感器对电池电芯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并反馈给CPU模块和充电芯片,当电池电芯温度低于零度时,电热膜能够对电池电芯进行加热,使其温度上升,达到可充电温度范围,保证PDA设备在低温环境中可充电。境中可充电。境中可充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DA设备的低温充电结构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PDA设备的低温充电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常见的PDA设备用的电池,不管是否为可拆卸电池,一般都是零度以上才能充电,零度以下禁止充电。而且在温度相对较低的环境中,电池的充电表现为电流低,充电截止电压低。目前PDA设备的常规充电制式为:(1)当电池温度为0~15℃时,以≤0.2C恒流恒压充电至4.35V;(2)当电池温度为15~45℃时,以≤0.7C恒流恒压充电至4.35V;(3)当电池温度为45~60℃时,以≤0.5C恒流恒压充电至4.10V。上述充电制式在室内环境或者常温环境使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冷库中,或者冬天在北方室外或没有取暖设施的仓库来说,电池的温度一般都低于零度,PDA设备是无法正常使用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PDA设备的低温充电结构及方法,设置加热丝及温度检测结构,当电池温度低于零度时对电池进行加热,直至电池温度增加到零上再开始充电,保证PDA设备能够在低温环境中正常使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DA设备的低温充电结构,包括CPU模块、充电接口、加热控制电路、充电芯片、电池电芯、电热膜和NTC温度传感器,所述CPU模块与所述加热控制电路、所述充电芯片分别电性连接,所述CPU模块用于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所述加热控制电路、所述充电芯片的工作状态;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加热控制电路、所述充电芯片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接口用于连接电源适配器来为所述加热控制电路、所述充电芯片供电;所述电池电芯与所述充电芯片电性连接,所述充电芯片用于给所述电池电芯充电;所述电热膜与所述加热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热膜内置加热丝,所述电热膜用于根据所述加热控制电路的控制通电发热以对所述电池电芯进行加热;所述NTC温度传感器与所述CPU模块、所述充电芯片电性连接,所述NTC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电芯的实时温度并反馈给所述CPU模块、所述充电芯片。
[0005]优选地,所述PDA设备包括PDA壳体、PDA主板和电池模组,所述PDA主板、所述电池模组设于所述PDA壳体内,所述CPU模块、充电接口、加热控制电路、充电芯片设于所述PDA主板上,所述电热膜设于所述壳体的后壳内壁,所述电热膜通过引线与所述加热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池电芯、所述NTC温度传感器封装于所述电池模组内,所述电热膜与所述电池电芯相对应。
[0006]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模组具有电池接口板,所述电池接口板上设有充电引脚和NTC引脚,所述充电引脚与所述电池电芯、所述充电芯片分别连接,所述NTC引脚与所述NTC温度传感器、所述CPU模块、所述充电芯片分别连接。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设置方式,所述PDA设备包括PDA壳体、PDA主板和电池模组,
所述PDA主板、所述电池模组设于所述PDA壳体内,所述CPU模块、充电接口、加热控制电路、充电芯片设于所述PDA主板上,所述电池电芯、NTC温度传感器和电热膜封装于所述电池模组中,所述电热膜贴于所述电池电芯的背面。
[0008]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模组具有电池接口板,所述电池接口板上设有充电引脚、NTC引脚和加热引脚,所述充电引脚与所述电池电芯、所述充电芯片分别连接,所述NTC引脚与所述NTC温度传感器、所述CPU模块、所述充电芯片分别连接,所述加热引脚与所述电热膜、所述加热控制电路分别连接。
[0009]优选地,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CPU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CPU的控制进行超温报警。
[0010]优选地,所述NTC温度传感器为蝌蚪型NTC热敏电阻。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PDA设备的低温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电源适配器连接PDA设备的充电接口,NTC温度传感器检测电池电芯的实时温度并反馈给CPU模块和充电芯片;步骤S2:若电池电芯的温度≥0℃,则电源适配器的充电电源为充电芯片供电,充电芯片给电池电芯充电,直至电池电芯电量充满或拔下电源适配器;若电池电芯的温度低于零度,则电源适配器的充电电源先为加热控制电路、电热膜供电,电热膜中的加热丝通电发热,对电池电芯加热,充电芯片不向电池电芯充电;加热过程中,NTC温度传感器持续检测电池电芯的温度;若电池电芯的温度增加到零度以上,则CPU模块控制充电芯片给电池电芯充电;当NTC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电池电芯温度达到5℃后,CPU模块控制加热控制电路关断,加热丝停止发热,充电芯片继续给电池电芯充电,直至电池电芯电量充满或拔下电源适配器。
[0012]进一步地,当电池电芯温度超过60℃,所述CPU模块控制报警模块发出报警提示。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电源适配器提供5V充电电源。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在PDA设备中设置加热控制电路和电热膜,当PDA设备应用于低温环境并连接电源适配器时,NTC温度传感器对电池电芯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并反馈给CPU模块和充电芯片,当电池电芯温度低于零度时,电热膜能够对电池电芯进行加热,使其温度上升,达到可充电温度范围,保证PDA设备在低温环境中可充电。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PDA设备的低温充电结构的模块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PDA设备的低温充电结构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PDA设备的低温充电结构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PDA设备的低温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0016]图中,10

PDA主板,11

CPU模块,12

充电接口,13

加热控制电路,14

充电芯片,15

报警模块,20

电池模组,21

电池电芯,22

电热膜,23

NTC温度传感器,24

电池接口板,241

充电引脚,242

NTC引脚,243

加热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0018]请结合参见图1至图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PDA设备的低温充电结构的模块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PDA设备的低温充电结构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PDA设备的低温充电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PDA设备的低温充电结构,包括CPU模块11、充电接口12、加热控制电路13、充电芯片14、电池电芯21、电热膜22和NTC温度传感器23,CPU模块11与加热控制电路13、充电芯片14分别电性连接,CPU模块11用于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加热控制电路13、充电芯片14的工作状态;充电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DA设备的低温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CPU模块、充电接口、加热控制电路、充电芯片、电池电芯、电热膜和NTC温度传感器,所述CPU模块与所述加热控制电路、所述充电芯片分别电性连接,所述CPU模块用于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所述加热控制电路、所述充电芯片的工作状态;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加热控制电路、所述充电芯片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接口用于连接电源适配器来为所述加热控制电路、所述充电芯片供电;所述电池电芯与所述充电芯片电性连接,所述充电芯片用于给所述电池电芯充电;所述电热膜与所述加热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热膜内置加热丝,所述电热膜用于根据所述加热控制电路的控制通电发热以对所述电池电芯进行加热;所述NTC温度传感器与所述CPU模块、所述充电芯片电性连接,所述NTC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电芯的实时温度并反馈给所述CPU模块、所述充电芯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DA设备的低温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DA设备包括PDA壳体、PDA主板和电池模组,所述PDA主板、所述电池模组设于所述PDA壳体内,所述CPU模块、充电接口、加热控制电路、充电芯片设于所述PDA主板上,所述电热膜设于所述壳体的后壳内壁,所述电热膜通过引线与所述加热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池电芯、所述NTC温度传感器封装于所述电池模组内,所述电热膜与所述电池电芯相对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PDA设备的低温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具有电池接口板,所述电池接口板上设有充电引脚和NTC引脚,所述充电引脚与所述电池电芯、所述充电芯片分别连接,所述NTC引脚与所述NTC温度传感器、所述CPU模块、所述充电芯片分别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DA设备的低温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DA设备包括PDA壳体、PDA主板和电池模组,所述PDA主板、所述电池模组设于所述PDA壳体内,所述CPU模块、充电接口、加热控制电路、充电芯片设于所述PDA主板上,所述电池电芯、NTC温度传感器和电热膜封装于所述电池模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刘洋殷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摩比信通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