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加热系统、电池包和用电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加热系统、电池包和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可循环充电、安全环保等优点,动力电池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储能系统等领域中。
[0003]但是低温环境下动力电池的使用会受到一定限制。具体地,动力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放电容量会严重衰退,以及动力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无法充电。因此,为了能够正常使用动力电池,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为动力电池进行加热。
[0004]目前为了给电池进行加热,通常会在电池内部的电芯表面贴敷加热膜,加热膜产生的热量通过彼此接触传递到电芯上,从而实现为电池加热。但该方案本质上是一种外部加热方式,热量传递过程会存在损耗,从而导致加热效率低,加热能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加热系统、电池包和用电装置,可以在不影响电池的原有输出功能的同时,采用双支路电池加热的方案为电池进行加热,从而提升加热效率,减少加热能耗。
[0006]第一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控制装置;所述电池控制装置包括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用于与第一电池组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二电池组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三开关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正极相连;在所述第一开关闭合以及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断开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池组与所述第二电池组串联设置,并连接到充放电装置,以对串联后的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充电或放电;在所述第一开关断开以及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闭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分别连接到电池加热装置,以形成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所述第一回路和所述第二回路用于对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进行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加热系统还包括:所述电池加热装置;所述电池加热装置包括第一桥臂、第二桥臂和储能元件;在所述第一开关断开以及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闭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分别连接到所述电池加热装置,形成所述第一电池组向所述储能元件放电的第一回路以及所述储能元件和所述第一电池组向所述第二电池组充电的第二回路,或者,形成所述第二电池组向所述储能元件放电的第一回路以及所述第二电池组和所述储能元件向所述第一电池组充电的第二回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控制装置还包括接口组件,所述接口组件包括主正接口、主负接口、第一加热正接口、第一加热负接口、第二加热正接口和第二加热负接口,所述主正接口用于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相连,所述主负接口用于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二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加热负接口相连,所述第三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加热正接口相连;在所述第一开关闭合以及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断开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串联设置,并通过所述主正接口和所述主负接口连接到所述充放电装置,以对串联后的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充电或放电;在所述第一开关断开以及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闭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池组通过所述第一加热正接口和所述第一加热负接口连接到所述电池加热装置,以及所述第二电池组通过所述第二加热正接口和所述第二加热负接口连接到所述电池加热装置,以形成所述第一回路和所述第二回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还包括第四开关和第五开关,所述第四开关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相连,所述第四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正接口相连,所述第五开关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五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元淼,但志敏,李占良,黄孝键,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