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土保持的多级拦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8540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土保持的多级拦沙装置,其结构包括:连接装置、装配框、第一固定钉、调节轮组、加强柱、第二固定钉、支撑架、拦沙槽框、扰流板,使设备使用时,通过设有的机构,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避免拦沙护栏通常为钢筋混凝土硬质墙体,难以起到保持水土的效果,由于坡度环境的不一样,因此使用拆卸式拦沙护栏角度不可调,也导致使用较为局限的问题,使设备通过连接装置的相互配合,进而可实现多组拦沙槽框进行连接,提供更大的覆盖区域,受力稳定的同时运输也更加的方便,同时通过调节轮组的协同可根据堤坝坡度调整安装角度,更加的灵活,能够将所集中斗内堆积的沙石定期往外拉出清理,减少拦沙设备承受的压力,也更加省力。也更加省力。也更加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土保持的多级拦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水土保持的多级拦沙装置,属于水土保持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河道具有行洪、排涝、引水、灌溉、航运、景观、旅游等功能,河道两侧的边坡上积有大量的泥沙,且泥沙在水力、风力侵蚀作用下容易流入河流中造成河流淤积。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0003]现有技术有以下不足:拦沙护栏通常为钢筋混凝土硬质墙体,墙体将两侧的泥沙进行隔开拦截,长期以往,容易导致位于墙体上侧的泥沙大量堆积在墙体边缘处,难以起到保持水土的效果,现有的拦沙护栏通常浇注在河道边坡上,安装较为繁琐,且不能进行拆卸,由于坡度环境的不一样,因此使用拆卸式拦沙护栏角度不可调,也导致使用较为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水土保持的多级拦沙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水土保持的多级拦沙装置,其结构包括:连接装置1、装配框2、第一固定钉3、调节轮组4、加强柱5、第二固定钉6、支撑架7、拦沙槽框8、扰流板9,所述扰流板9安装于装配框2上方且与装配框2锁接,所述装配框2侧边设有连接装置1,所述装配框2前侧设有拦沙槽框8,所述拦沙槽框8与装配框2锁接,所述拦沙槽框8下方设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前端贯穿有第二固定钉6,所述支撑架7后侧贯穿有第一固定钉3,所述支撑架7的侧边锁接有加强柱5,所述装配框2通过调节轮组4与支撑架7扣接,所述连接装置1包括固定槽板11、螺纹接口12、伸缩套管13,所述螺纹接口12设于伸缩套管13外侧且与伸缩套管13扣接,所述伸缩套管13内侧设有固定槽板11。
[0006]作为优选,所述调节轮组4包括握杆41、活动齿轮42、卡齿箱43,所述握杆41设于活动齿轮42侧边且与活动齿轮42锁接,所述活动齿轮42内侧设有卡齿箱43,所述卡齿箱43与活动齿轮42间隙配合。
[0007]作为优选,所述拦沙槽框8包括拦沙网81、拉环块82、集中斗83、内垫板84、固定底板装置85,所述固定底板装置85设于集中斗83下方且与集中斗83锁接,所述集中斗83后侧扣接有内垫板84,所述集中斗83侧边嵌入有拦沙网81,所述集中斗83前端扣接有拉环块82。
[0008]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底板装置85包括底板a、滑轮组b、对接轨c、上配合板d,所述滑轮组b设于对接轨c内侧且与对接轨c扣接,所述对接轨c安装于底板a下方底板a锁接,所述底板a上方设有上配合板d,所述上配合板d与底板a扣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7上端设有与对接轨c匹配的凹槽,进而使其能够进行滑动。
[0010]作为优选,所述拉环块82用于配合集中斗83积累的沙石的往外倾倒拉出。
[0011]作为优选,所述螺纹接口12为可旋转式结构,并且左右两侧形成一组互扣关系,能够灵活匹配侧边的同种连接装置1,使其拦沙覆盖区域更广,便于运输拆卸也更方便。
[0012]作为优选,所述内垫板84为高弹橡胶材料制成,具备提供集中斗83后端缓冲的能力。
[0013]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连接装置的相互配合,进而可实现多组拦沙槽框进行连接,提供更大的覆盖区域,受力稳定的同时运输也更加的方便,同时通过调节轮组的协同可根据堤坝坡度调整安装角度,更加的灵活,通过特有的固定底板装置与支撑架相互配合,能够将所集中斗内堆积的沙石定期往外拉出清理,减少拦沙设备承受的压力,也更加省力。
附图说明
[001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水土保持的多级拦沙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连接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调节轮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拦沙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固定底板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连接装置

1、装配框

2、第一固定钉

3、调节轮组

4、加强柱

5、第二固定钉

6、支撑架

7、拦沙槽框

8、扰流板

9、固定槽板

11、螺纹接口

12、伸缩套管

13、握杆

41、活动齿轮

42、卡齿箱

43、拦沙网

81、拉环块

82、集中斗

83、内垫板

84、固定底板装置

85、底板

a、滑轮组

b、对接轨

c、上配合板

d。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1]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

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水土保持的多级拦沙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连接装置1、装配框2、第一固定钉3、调节轮组4、加强柱5、第二固定钉6、支撑架7、拦沙槽框8、扰流板9,所述扰流板9安装于装配框2上方且与装配框2锁接,所述装配框2侧边设有连接装置1,所述装配框2前侧设有拦沙槽框8,所述拦沙槽框8与装配框2锁接,所述拦沙槽框8下方设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前端贯穿有第二固定钉6,所述支撑架7后侧贯穿有第一固定钉3,所述支撑架7的侧边锁接有加强柱5,所述装配框2通过调节轮组4与支撑架7扣接,所述连接装置1包括固定槽板11、螺纹接口12、伸缩套管13,所述螺纹接口12设于伸缩套管13外侧且与伸缩套管13扣接,所述伸缩套管13内侧设有固定槽板11。
[0022]所述调节轮组4包括握杆41、活动齿轮42、卡齿箱43,所述握杆41设于活动齿轮42侧边且与活动齿轮42锁接,所述活动齿轮42内侧设有卡齿箱43,所述卡齿箱43与活动齿轮42间隙配合。
[002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特征是:通过沿着坡面目标区域放置好支撑架7,并将第一固定钉3与第二固定钉6钻入对应的孔道形成固定,匹配坡面的倾斜度,抓住握杆41带动活动齿轮42与卡齿箱43形成配合,进而将装配框2调节到适宜的角度,并形成锁死状态,通过加强柱5为支撑架7提供辅助加强,而通过外拉伸缩套管13,并与螺纹接口12的协同下可对于多组装置进行连接,使其更加稳定的覆盖更长的坡面,当上方坡面有沙土飞过的时候,在扰流板9的辅助下,飞沙会掉入落到拦沙槽框8中,并在一段时间后可将拦沙槽框8往上拉起进行清理工序。
[0024]第二实施例:请参阅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土保持的多级拦沙装置,其结构包括:连接装置(1)、装配框(2)、第一固定钉(3)、调节轮组(4)、加强柱(5)、第二固定钉(6)、支撑架(7)、拦沙槽框(8)、扰流板(9),所述扰流板(9)安装于装配框(2)上方且与装配框(2)锁接,所述装配框(2)侧边设有连接装置(1),所述装配框(2)前侧设有拦沙槽框(8),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沙槽框(8)与装配框(2)锁接,所述拦沙槽框(8)下方设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前端贯穿有第二固定钉(6),所述支撑架(7)后侧贯穿有第一固定钉(3),所述支撑架(7)的侧边锁接有加强柱(5),所述装配框(2)通过调节轮组(4)与支撑架(7)扣接;所述连接装置(1)包括固定槽板(11)、螺纹接口(12)、伸缩套管(13),所述螺纹接口(12)设于伸缩套管(13)外侧且与伸缩套管(13)扣接,所述伸缩套管(13)内侧设有固定槽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土保持的多级拦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轮组(4)包括握杆(41)、活动齿轮(42)、卡齿箱(43),所述握杆(41)设于活动齿轮(42)侧边且与活动齿轮(42)锁接,所述活动齿轮(42)内侧设有卡齿箱(43),所述卡齿箱(43)与活动齿轮(42)间隙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土保持的多级拦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沙槽框(8)包括拦沙网(81)、拉环块(82)、集中斗(8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燕平洪德法刘洪超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