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板的过孔布局方法、PCB板的过孔布局装置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8524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CB板的过孔布局方法、PCB板的过孔布局装置及介质。PCB板的过孔布局方法,包括:获取信号过孔时的传输方向和串扰阈值。根据传输方向确定预先设置的串扰值与过孔间距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对应关系中确定串扰阈值对应的过孔间距。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根据获取的信号过孔时的传输方向在预先设置的串扰值与过孔间距之间的对应关系中,确定与获取的串扰阈值相对应的过孔距离,进而快速确定在PCB板上布局过孔时的过孔间距,从而达到满足串扰需求的同时,提高设计速率的目的。提高设计速率的目的。提高设计速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B板的过孔布局方法、PCB板的过孔布局装置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PCB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PCB板的过孔布局方法、PCB板的过孔布局装置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处理器对数据的处理速度越来越快,推动着数据传输速率的提升。然而提升了速率的数据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通常面临更大的损耗和串扰等问题,进而导致传输到末端的信号容易出现失真,有效信息难以有效还原。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以及处理速度,亟需解决由于数据传输速率提高导致影响信号完整性问题。
[0003]导致信号失真的因素之一是不同组信号距离过近带来的信号串扰。串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信号与信号之间的距离,要想降低信号串扰,最根本有效的方法是增大不同信号组的距离,但这无疑不利于系统小型化设计。因此找到最佳的信号距离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实现信号与信号之间的合理布局,才能即使其满足信号的低传输方向,又可以兼顾空间利用率问题,最大程度实现小型化设计,降低产品成本。
[0004]在实际应用中,影响信号串扰大小的距离,通常包括信号传输线与传输线之间的距离和信号过孔与过孔之间的距离。相关技术中,过孔与过孔之间距离(以下简称过孔距离)对串扰大小所带来的影响,则是基于3D仿真实验确定的,通常需要不断改变过孔距离进行仿真测试,从而确定过孔之间的最优距离。但采用该种方式确定过孔距离,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时间成本高,设计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过孔布局耗时长、设计效率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PCB板的过孔布局方法、PCB板的过孔布局装置及介质。
[0006]根据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CB板的过孔布局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7]获取信号过孔时的传输方向和串扰阈值;
[0008]根据所述传输方向确定预先设置的串扰值与过孔间距之间的对应关系;
[0009]在所述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串扰阈值对应的过孔间距。
[0010]在该方式中,能够根据获取的信号过孔时的传输方向在预先设置的串扰值与过孔间距之间的对应关系中,确定与获取的串扰阈值相对应的过孔距离,进而可以快速确定在PCB板上布局过孔时的过孔间距,从而达到满足串扰需求的同时,提高设计速率的目的,有助于降低成本。并且采用该方法确定过孔间距更具有通用性。
[0011]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对应关系包括第一对应关系或者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所述信号同方向传输过孔时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所述信号反方向传输过孔时的对应关系。
[0012]在该方式中,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在相同间距下,同方向传输和反方向传输所产生的串扰不同。因此,为提高过孔布局的准确度,则针对信号的传输方向,分别确定第一对应
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进而在确定过孔间距时,能够根据获取的信号传输方向进行针对性的选择,从而提高确定过孔间距的准确性。
[0013]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对应关系的确定方法包括:
[0014]基于仿真模型,在指定串扰因素下,根据信号过孔时的传输方向,通过调节过孔间距的大小,确定不同过孔间距对应的串扰值;
[0015]将信号同方向传输过孔时的各过孔间距与对应的串扰值进行曲线拟合,确定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0016]将信号反方向传输过孔时的各过孔间距与对应的串扰值进行曲线拟合,确定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0017]在该方式中,在不同的串扰因素下,通过调节过孔间距的大小,明确在不同信号传输方向上,不同过孔间距对应的串扰值,进而得到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使后续确定过孔间距进行过孔布局时,只需明确信号传输方向以及串扰阈值即可,进而通过确定的第一对应关系或者第二对应关系,便可以快速得到合适的过孔间距,从而节省仿真时间,获取的方式更便利。
[0018]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指定串扰因素包括:PCB板的板材、PCB板的叠构、过孔的长度以及过孔的孔径。
[0019]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四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信号过孔时的串扰阈值,包括:
[0020]评估过孔所在链路的损耗;
[0021]根据所述损耗与标准损耗之间的差距,获取信号过孔时的串扰阈值。
[0022]在该方式中,基于过孔链路的损耗获取信号过孔时的串扰阈值,有利于平衡空间利用率与信号完整性设计之间的矛盾,有助于提高后续确定过孔距离的合理性,使根据确定的过孔距离进行过孔布局时,能够满足信号完整性的设计需求的同时不会过分占用空间,有助于避免空间资源的浪费。
[0023]根据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CB板的过孔布局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24]获取信号过孔时的串扰阈值;
[0025]获取预设的信号同方向传输时串扰值与过孔间距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
[0026]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串扰阈值对应的第一过孔距离值;
[0027]获取预设的信号反方向传输时串扰值与过孔间距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0028]在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串扰阈值对应的第二过孔距离值。
[0029]在该方式中,在设计过孔布局的过程中,需要同时针对多个信号传输方向进行过孔布局时,将信号过孔时的串扰阈值分别代入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中,进而分别确定信号同方向传输的过孔间距和信号反方向传输的过孔间距,从而提高设计效率。
[0030]根据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CB板的过孔布局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31]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信号过孔时的传输方向和串扰阈值;
[0032]关系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传输方向确定预先设置的串扰值与过孔间距之间的对应关系;
[0033]距离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串扰阈值对应的过孔间距。
[0034]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对应关系包括第一对应关系或者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所述信号同方向传输过孔时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所述信号反方向传输过孔时的对应关系。
[0035]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对应关系的确定装置包括:
[0036]串扰值确定单元,用于基于仿真模型,在指定串扰因素下,根据信号过孔时的传输方向,通过调节过孔间距的大小,确定不同过孔间距对应的串扰值;
[0037]第一拟合单元,用于将信号同方向传输过孔时的各过孔间距与对应的串扰值进行曲线拟合,确定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0038]第二拟合单元,用于将信号反方向传输过孔时的各过孔间距与对应的串扰值进行曲线拟合,确定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0039]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指定串扰因素包括:PCB板的板材、PCB板的叠构、过孔的长度以及过孔的孔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B板的过孔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信号过孔时的传输方向和串扰阈值;根据所述传输方向确定预先设置的串扰值与过孔间距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所述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串扰阈值对应的过孔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关系包括第一对应关系或者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所述信号同方向传输过孔时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所述信号反方向传输过孔时的对应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关系的确定方法包括:基于仿真模型,在指定串扰因素下,根据信号过孔时的传输方向,通过调节过孔间距的大小,确定不同过孔间距对应的串扰值;将信号同方向传输过孔时的各过孔间距与对应的串扰值进行曲线拟合,确定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将信号反方向传输过孔时的各过孔间距与对应的串扰值进行曲线拟合,确定所述第二对应关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串扰因素包括:PCB板的板材、PCB板的叠构、过孔的长度以及过孔的孔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信号过孔时的串扰阈值,包括:评估过孔所在链路的损耗;根据所述损耗与标准损耗之间的差距,获取信号过孔时的串扰阈值。6.一种PCB板的过孔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信号过孔时的串扰阈值;获取预设的信号同方向传输时串扰值与过孔间距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串扰阈值对应的第一过孔距离值;获取预设的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玉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