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增益型LED发光管及其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3284966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增益型LED发光管及其装配方法,具体涉及LED发光管技术领域,包括灯罩主体,所述灯罩主体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两个清理条的相对面搭接,两个所述清理条的相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板,两个所述防护板的相对面分别与支撑壳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支撑壳、固定架、轴承、灯罩主体、密封气囊、定位连接块、第一活塞腔、第二活塞腔、第一活塞板、第二活塞板和第二移动杆,在灯罩主体使用粘接灰尘后控制灯罩主体转动一百八十度,清理条对灯罩主体表面灰尘进行清理,实现对灯罩主体的清理除尘,本装置可实现对灯罩主体的清理除尘过程,且安装操作简洁方便的同时对电极头的安装位置进行密封操作。极头的安装位置进行密封操作。极头的安装位置进行密封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增益型LED发光管及其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LED发光管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增益型LED发光管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由含镓、砷、磷、氮等的化合物制成,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氮化镓二极管发蓝光,因化学性质又分有机发光二极管和无机发光二极管,LED发光管普遍存在于各种各样的生活当中。
[0003]发光二极管逐渐受到照明产业的重视,其能耗、发光效率及生命周期等特性皆优于传统照明装置;且其能使用光微影(Photolithography)技术制作,故能与集成电路(IC)的制程高度整合。因此在现代的电子器件中,以发光二极管为背光源相当常见。发光二极管基本包含无机发光二极管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因先天材料的限制,其发光效率及信赖度等特性仍无法及于无机发光二极管,因此目前在照明应用方面仍以无机发光二极管为大宗。...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增益型LED发光管及其装配方法,包括灯罩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主体(1)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两个清理条(3)的相对面搭接,两个所述清理条(3)的相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板(4),两个所述防护板(4)的相对面分别与支撑壳(5)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壳(5)的上表面与两个定位连接块(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连接块(6)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活塞腔(7),所述第一活塞腔(7)内壁与第一活塞板(8)的外表面搭接;所述第一活塞板(8)的上表面与两个第一移动杆(9)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移动杆(9)的顶端与同一接触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连接块(6)的内壁设置有第二活塞腔(14),所述第一活塞腔(7)通过中间管(13)与第二活塞腔(14)相连通,所述第二活塞腔(14)内壁与第二活塞板(15)的外表面搭接,两个所述第二活塞板(15)的相背面分别与两个第二移动杆(18)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定位连接块(6)的相背面分别与两个第一气管(19)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管(19)的另一端卡接在固定架(20)的外表面;所述固定架(20)的下表面与轴承(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轴承(21)设置在连接端盖(2)的外表面,所述连接端盖(2)设置在灯罩主体(1)的外表面,所述灯罩主体(1)内设置有电极头(23),所述电极头(23)的左端设置有密封气囊(24),两个所述固定架(20)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卡槽(25),所述连接端盖(2)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伸缩杆(27),所述伸缩杆(27)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块(26),上侧所述限位块(26)的外表面与卡槽(25)的内壁搭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增益型LED发光管及其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气囊(24)的上表面与第二气管(22)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气管(22)卡接在固定架(20)外表面,所述第二气管(22)与第一气管(19)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增益型LED发光管及其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27)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三弹性组件(28),所述第三弹性组件(28)的右端与连接端盖(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性组件(28)的左端与限位块(2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冯俊陈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协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