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脂降解菌及其筛选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2841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脂降解菌,该菌株分类命名为酯香微杆菌Microbacterium esteraromaticum,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787,还公开了该菌株的筛选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JY34,其在中温条件下能较好生长,脂肪酶酶活达65U/mL~160U/mL;环境适应能力强,营养需求简单,能高效降解食用大豆油及餐厨垃圾废水中油脂,油脂降解率达到70%~80%左右。左右。左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0.5g/L,NaCl 2.0g/L,NaH2PO
4 2.0g/L,大豆油10.0g/L,去离子水定容,pH自然。
[0013]上述油脂降解菌的应用,将菌株JY34用于降解餐厨垃圾含油废水。
[0014]进一步的,应用时以大豆油无机盐培养基作为发酵培养基,接种菌株JY34后进行发酵3天;
[0015]菌株JY34的培养温度为30℃,pH为7.0,接菌量为2%,大豆油浓度10g/L。
[0016]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
[0017]1、得到菌株JY34,其在中温条件下(20℃~40℃)能较好生长,脂肪酶酶活达65U/mL~160U/mL;环境适应能力强,营养需求简单,能高效降解食用大豆油及餐厨垃圾废水中油脂;
[0018]2、于大豆油无机盐培养基中发酵后油脂降解率达60%

90%左右;对餐厨垃圾含油废水中的油脂降解率达到75%左右。该菌株JY34有利于餐厨垃圾及含油废水的生物处理过程,降低成本,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菌株JY34的菌落形态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菌株JY34细胞形态;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菌株JY34脂肪酶酶活;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菌株JY34系统发育树;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菌株JY34油脂降解率优化结果;
[0024]图6为菌株JY34含油废水中油脂降解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6]培养基制备
[0027]富集培养基:蛋白胨10.0g,酵母粉5.0g,NaCl 5.0g,大豆油20.0g,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mL,PH自然,121℃灭菌20min。
[0028]LB培养基:蛋白胨10g,酵母粉5.0g,NaCl10.0 g,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mL,PH自然,121℃灭菌20min。
[0029]三丁酸甘油酯固体培养基:特殊蛋白胨5.0g/L,酵母提取物3.0g/L,琼脂20.0g/L,甘油三丁酸酯10.0g/L,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mL,pH自然。
[0030]无机盐培养基/复筛培养基:(NH4)2SO
4 5.0g,K2HPO
4 2.0g,MgSO4·
7H2O 0.5g,NaCl 2.0g,NaH2PO
4 2.0g,大豆油10.0g,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mL,pH自然,121℃灭菌20min。
[0031]脂肪种子培养基:葡萄糖20.0g,蛋白胨20.0g,(NH4)2SO
4 5.0g,K2HPO
4 1.0g,MgSO4·
7H2O 0.5g,大豆油10.0g,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mL,PH自然,121℃灭菌20min。
[0032]脂肪酶发酵培养基:蛋白胨20.0g,葡萄糖5.0g,(NH4)2SO
4 1.0g,K2HPO
4 1.0g,MgSO4·
7H2O 0.5g,大豆油10.0g,pH自然,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mL,115℃灭菌30min。
[0033]菌株制备
[0034]该菌株分类命名为酯香微杆菌Microbacterium esteraromaticum,保藏单位代码:CGMCC

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
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是否存活:是;保藏日期:2021年6月28日;保藏编号:CGMCC No.22787。
[0035]采样与富集:样品采自苏州莫舍区餐厨垃圾处理点,取回后立即冷藏备用。称取约10g冷藏样品与300mL富集培养基混合均匀,配制于500mL锥形瓶中,30℃震荡培养7d。第一次培养结束后,取静置后上层液体10mL加入到新的富集培养基中,30℃震荡培养7d。依次每隔一周转接一次进行富集,一个月后分离。
[0036]菌种分离:将最后转接的培养液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分离。按照10倍浓度梯度连续稀释成1
×
10
‑1、1
×
10
‑2、1
×
10
‑3、1
×
10
‑4、1
×
10
‑5、1
×
10
‑6、1
×
10
‑7浓度液体。各取1
×
10
‑3、1
×
10
‑5、1
×
10
‑7浓度液体100uL均匀涂布于LB固体平板上,于30℃生化培养箱培养2

3d。
[0037]菌种纯化:从培养好的LB固体平板上选取菌落形态差异显著的单菌落进行平板划线纯化。并连续数次转接到新的LB固体平板上进行划线分离,于30℃生化培养箱培养2

3d。其间紧密观察菌落形态以及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是否一致,保证最后一次分离得到的是纯菌菌落。
[0038]初筛:分别从纯化后的平板上用枪头蘸取少量单菌落转接至三丁酸甘油酯固体平板上,于30℃生化培养箱培养3

5d,选择生长能力较好、菌落边缘出现透明圈的菌株为初步筛选的油脂降解菌。
[0039]复筛:将初步筛选出来油脂降解菌株挑取单菌落分别接种于5mL LB液体培养基试管中于30℃、180rpm摇床培养14

16h,获得种子液。吸取种子液2mL,于10000
×
g离心10min收集菌体,将得到的菌体用1mL无菌水进行洗涤,弃去洗涤液后再加入1mL无菌水进行重悬。菌体重悬后分别吸取100uL进行10倍梯度稀释,稀释液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根据计数结果将各菌液分别稀释至1
×
107cfu/mL。调整浓度后的菌液按2%的接种量接种至装有50mL复筛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于30℃、180rpm摇床培养72h,测定油脂降解率。
[0040]油脂降解率的测定:用50mL石油醚萃取复筛培养液中的油,充分摇匀后静置,稀释10倍后在225nm下测得其吸光值,根据油脂浓度与吸光值的关系计算而得剩余油脂的浓度,然后与初始油脂浓度相比(CK),从而计算出油脂降解率,计算公式为:油脂降解率=(初始油脂浓度-降解后的油脂浓度)/初始油脂浓度
×
100%
[0041]通过对各油脂降解菌进行油脂降解率测定后,挑选出油脂降解率最高的菌株作为备用菌,并命名为JY34。
[0042]菌种保藏:挑取纯化后的JY34接于LB斜面培养基上,30℃培养2

3d,4℃冰箱保藏备用。
[0043]菌株JY34的鉴定
[0044]菌落形态:
[0045]用接种环挑取少量上述斜面保藏菌种,LB固体平板上进行划线,于30℃生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脂降解菌,其特征在于:该菌株分类命名为酯香微杆菌Microbacterium esteraromaticum,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787。2.权利要求1所述油脂降解菌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采样与富集;菌种分离;菌株纯化;三丁酸甘油酯固体培养基平板初筛;大豆油无机盐培养基复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脂降解菌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丁酸甘油酯固体培养基配方为:特殊蛋白胨5g/L,酵母提取物3.0g/L,琼脂20.0g/L,甘油三丁酸酯10.0g/L,去离子水定容,pH自然;所述大豆油无机盐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季丁国春朱廷恒易蒲红李芩萍赵彩虹丁晓艳徐志伟林路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农新科苏州有机循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