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聚乙烯高效降解菌菌株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7720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乙烯高效降解菌菌株及其应用。一种聚乙烯高效降解菌菌株,该菌株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EET0405,于2021年6月2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790。本发明专利技术经过分离筛选获得的菌株,可以高效降解聚乙烯,适合治理自然界中难以降解的聚乙烯废弃物,为聚乙烯的生物降解提供了菌种资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乙烯高效降解菌菌株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聚乙烯高效降解菌菌株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塑料是以来源于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有机物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塑料的应用推动了近代人类社会的发展,但随着塑料数量的急速增多,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都在面临的环境问题。聚乙烯(Polyethylene,PE)是由乙烯单体聚合成的长碳链,是最惰性的合成聚合物之一,也是生产最多的塑料,并且产量还在逐年增加,废弃聚乙烯塑料的积累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其分子质量较大、疏水性强、化学键能高、生物可及性低导致其在自然环境中很难被降解。微生物降解塑料是解决废弃塑料极具潜力的方法,该方法绿色环保,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成本较低,能将塑料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找到高效降解聚乙烯的微生物,对于解决白色污染、节约面临枯竭的石油资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现如今针对聚乙烯等塑料废弃物生物治理的方法研究较少,有效菌种资源不多,治理效率低,限制了其进一步的扩展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乙烯高效降解菌菌株及其应用,该菌株可以有效降解聚乙烯,包括聚乙烯薄膜、聚乙烯颗粒、聚乙烯粉末等。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聚乙烯高效降解菌菌株,该菌株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 EET0405,于2021年6月2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790。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菌株在聚乙烯塑料生物降解中的应用,具体包括在各生态体系中生物降解各种状态聚乙烯塑料。
[0006]进一步地,所述应用包括所述菌株在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中对聚乙烯薄膜、颗粒、粉末的降解。
[0007]进一步地,所述应用包括采用所述菌株制备降解聚乙烯塑料的产品。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降解聚乙烯塑料的产品,所述产品中包含采用所述菌株制成的菌液。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降解聚乙烯塑料的方法,包括:采用所述的菌株制备成菌液;将所述菌液加入含有聚乙烯塑料的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中培养。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菌株,对聚乙烯塑料具有很好的降解效果。利用本专利技术的菌株对聚乙烯薄膜进行降解,50天后聚乙烯薄膜表面有明显的凹坑,亲水性明显增加,表面破损严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菌株及利用该菌株降解聚乙烯塑料的方法,绿色环保,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为环境中聚乙烯废弃物的处理提供了新资源
和思路,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聚乙烯降解菌的菌落形态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聚乙烯降解菌的生长曲线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聚乙烯降解菌的系统发育树;图4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聚乙烯降解菌降解50天后聚乙烯薄膜的扫描电镜图;图5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聚乙烯降解菌降解前后聚乙烯薄膜表面官能团的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用到的原料和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商品。采用的实验方法、仪器设备均为实验室常规技术。
[0014]实施例1聚乙烯降解菌菌株EET0405的分离筛选与鉴定(1)菌株EET0405的分离筛选黄粉虫可以啮食降解聚乙烯,将其完全降解矿化为二氧化碳并利用同化为虫体脂肪,同时已被证明是其肠道微生物起主导作用。故本专利技术首先喂食黄粉虫聚乙烯泡沫,在其肠道中富集可以降解聚乙烯的菌株,60天后解剖得到其肠道,以黄粉虫肠道作为待分离样品进行分离筛选,将其转接至液态无碳基础培养基中,加入聚乙烯粉末,25℃、150 rpm振荡培养60 d,吸取菌液于营养琼脂平板上,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菌株,并多次划线纯化分离得到菌株。将分离到的单菌落菌株保存后,在无碳基础琼脂培养基上验证其对聚乙烯的降解能力。
[0015]其中,分离筛选的培养基为液态无碳基础培养基(LCFBM):0.7 g KH2PO4、0.7 g K2HPO4、0.7 g MgSO4·
7H2O、1.0 g NH4NO3、0.005 g NaCl、0.002 g FeSO4·
7H2O、0.002 g ZnSO4·
7H2O、0.001 g MnSO4·
H2O,将上述试剂溶解于1L去离子水中,即为液体培养基。向其中加入1.5%的琼脂即为固体培养基。
[0016]通过上述的分离与筛选工作,经多次分离纯化,获得一株能够利用聚乙烯为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将其命名为EET0405,该菌株在营养琼脂平板上菌落呈圆形,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如图1所示。
[0017](2)菌株EET0405的生理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LB培养基,以37℃、220rpm的条件培养,对培养至对数期的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
[0018]光学显微镜下,菌株经革兰氏染色显红色,为革兰氏阴性菌。在LB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如图2所示,在LB培养基中生长迅速,2小时后进入对数期,6小时后进入称稳定期。
[0019]采用细菌通用引物27F、1492R作为扩增引物对上述分离获得的单一菌株进行PCR扩增。
[0020]16S rDNA序列引物27F:5'

AGA GTT TGA TCC TGG CTC AG

3',SEQ ID NO.2;
1492R:5'

GGT TAC CTT GTT ACG ACT T

3',SEQ ID NO.3。
[0021]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检测,委托生工生物工程公司测序,16S r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将所得的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已有的序列进行BLAST分析,并选取同源性相近的菌株,采用MECA 11.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
[0022]在NCBI上进行16S rDNA序列比对结果显示,与不动杆菌的相似性为99%,且在进化距离上相对较近,菌株的系统发育树如图3所示,结合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初步将其鉴定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并命名为Acinetobacter sp. EET0405。将该菌株送交至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武汉大学)保藏,保藏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790,保藏日期为2021年6月28日。
[0023]实施例2聚乙烯降解菌菌株EET0405对聚乙烯薄膜的降解实验聚乙烯薄膜的制备:将聚乙烯粉末溶解在十氢萘(30 mg/mL)中,然后将溶液倒在玻璃培养皿上,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乙烯高效降解菌菌株,其特征在于:该菌株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 EET0405,于2021年6月2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21790。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菌株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在聚乙烯塑料生物降解中的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菌株在固体或液体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盛英柴雅婷刘琨陈月星徐子萍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