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三维可视化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7962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三维可视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设备端口的链路信息中所涉及的设备与设备端口所对应的三维模型设置为实体化模型,其余的三维模型设置为半透明化模型;将所述实体化模型对应的设备与设备端口按照连接顺序连接起来;将三维模型进行呈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轨道交通三维可视化系统,可存储介质及终端。通过本方法,运维人员可以快速地配置出与轨道交通监测环境相对应的三维场景及设备端口链路信息数据,通过此系统能协助运维人员排查定位,减少故障排查时间,提升维修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交通三维可视化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领域,主要涉及轨道交通三维可视化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

技术介绍

[0002]轨道交通领域要求稳定运营,当出现故障时需要快速定位维修,及时恢复正常运营。而轨道交通的相关设备具有数量多、连接环节多、链路复杂的特点。当出现故障时,运维人员需要自行打开相关设计文档,对照文档查看设备原理图与现场实际设备端口进行排查,确认问题出现在哪个环节。按照传统的排查方法,多个设备需要同时查阅多个文档,需要将设备原理图所标记的端口号从现场实物设备中找到对应端口,导致故障定位时间长、维修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
[0004]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通过上述方法及系统,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展示现场实物设备及其端口,并按照设计文档根据其设备原理图整理出设备端口链路信息数据,当查看某条链路时能够直接在展示界面中查看所有涉及的设备端口的连接情况,无需翻阅文档及对照原理图设备端口编号寻找实际设备端口,即可根据界面展示直接找到设备端口进行排查,减少故障排查时间,提升维修效率。由于现场实际环境多,如果靠开发人员针对性地开发必然导致巨额的开发成本,所以需要一个可编辑的系统交由运维人员配置编辑,降低开发成本。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轨道交通三维可视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07]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各个模块之间数据流向示意图;/>[0008]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主要操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步骤作进一步说明。
[0010]参阅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三维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1]将链路信息中所涉及的设备与设备端口所对应的三维模型设置为实体化模型,其余的三维模型设置为半透明化模型;所述实体化模型对应的设备与设备端口按照连接顺序连接起来,包括以下步骤;设备端口的匹配到对应的已绑定该设备端口的信息的三维模型,再按照设备端口的链路信息里的连接顺序将对应的三维模型连接起来。
[0012]将所述实体化模型对应的设备与设备端口按照连接顺序连接起来;
[0013]将三维模型进行呈现。
[0014]还包括调整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5]获取设备端口的链路信息,基于设备端口的链路信息,寻找对应的三维模型;且按顺序地将得到的三维模型中的端口逐一记录下来;将三维模型的连接顺序,保存成设备端口链路信息数据;
[0016]或整理出设备及设备端口信息;获取设备端口的链路信息,将设备端口的连接顺序保存成设备端口链路信息数据;基于设备端口的链路信息,将三维模型与设备及设备端口信息相关联。
[0017]基于用户的使用需求还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步骤:
[0018]获取位置指令,将设备所对应的三维模型摆放到指定位置。
[0019]获取设备信息与设备端口信息;获取关联指令,根据关联指令将三维模型与设备或设备端口相关联。
[0020]获取并存储设备端口链路信息数据,根据链路信息数据调整设备端口连接顺序。
[0021]获取并储存三维模型信息;
[0022]获取编辑三维可视化场景的指令,基于所述编辑三维可视化场景的指令,修改三维可视化场景;
[0023]获取查看三维场景及设备端口链路三维可视化效果的指令,基于查看三维场景及设备端口链路三维可视化效果的指令,调取并呈现三维场景及设备端口链路三维可视化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三维可视化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0025]匹配模块,用于将链路信息中所涉及的设备与设备端口所对应的三维模型设置为实体化模型,其余的三维模型设置为半透明化模型;
[0026]关联模块,用于将实体化模型所对应的设备与设备端口按照连接顺序连接起来;
[0027]呈现模块,用于将三维模型进行呈现。
[0028]参阅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三维可视化系统,包括以下模块展示界面,用于展示轨道交通三维可视化场景,查看设备端口链路三维可视化效果;
[0029]编辑系统,用于编辑三维可视化场景与设备端口链路信息数据。编辑系统102要包含三维模型上传功能。
[0030]进一步的,设备端口链路信息数据的编辑可通过两种方案实施(对应轨道交通三维可视化方法中的调整步骤):
[0031]方案一:,先翻阅设计文档,找出链路的设备端口链路情况,在编辑系统102中的三维场景寻找对应的三维模型,按顺序地选择三维模型中的端口并逐一记录下来,最终将三维模型的连接顺序,保存成设备端口链路信息数据。
[0032]方案二:首先整理出设备及设备端口信息,然后一方面,翻阅设计文档整理出设备端口链路情况,将设备端口的连接顺序保存成设备端口链路信息数据。另一方面,在编辑系统102的在三维场景里将三维模型与设备及设备端口信息相关联。
[0033]方案二相对于方案一的区别:
[0034]从保存的数据上来看,方案一是记录三维模型的接连顺序,方案二是记录设备端口信息的连接顺序。
[0035]从展示链路来看,方案一是按照三维模型的连接顺序直接显示出来,方案二是先根据设备端口信息找到对应已绑定该设备端口信息的三维模型,再按设备端口信息的连接顺序显示出来。
[0036]从编辑工作上来看,方案一是串行的,需要先找出链路的连接顺序再按顺序选择三维模型编辑链路信息数据。方案二是并行的,一方面整理链路的连接顺序编辑成链路信息数据,另一方编辑三维模型绑定设备端口信息,两项工作是可以并行推进。
[0037]当链路数量少,每条链路所涉及的设备端口不多的情况下,方案一更简单。当链路数量多,每条链路所涉及的设备端口多时,方案二更具有更好的可维护性,并行的特色也决定了在数量多链路复杂的情况下,其拥有更快的编辑速度。
[003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终端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且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所述的轨道交通三维可视化方法。
[0039]所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等。
[0040]所述存储器可用于存储所述程序和/或模块,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的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实现各种功能。所述终端装置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004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三维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设备端口的链路信息中所涉及的设备与设备端口所对应的三维模型设置为实体化模型,其余的三维模型设置为半透明化模型;将所述实体化模型对应的设备与设备端口按照连接顺序连接起来;将三维模型进行呈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三维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实体化模型对应的设备与设备端口按照连接顺序连接起来,包括以下步骤;设备端口的匹配到对应的已绑定该设备端口的信息的三维模型,再按照设备端口的链路信息里的连接顺序将对应的三维模型连接起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三维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设备端口的链路信息,基于设备端口的链路信息,寻找对应的三维模型;且按顺序地将得到的三维模型中的端口逐一记录下来;将三维模型的连接顺序,保存成设备端口链路信息数据;或整理出设备及设备端口信息;获取设备端口的链路信息,将设备端口的连接顺序保存成设备端口链路信息数据;基于设备端口的链路信息,将三维模型与设备及设备端口信息相关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三维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设备信息与设备端口信息;获取关联指令,根据关联指令将三维模型与设备或设备端口相关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三维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并存储设备端口链路信息数据,根据链路信息数据调整设备端口连接顺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锡强李润锦段晨宁许华阳汤圣杰蔡丽仪龙广钱刘军杨金妹胡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铁科智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