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7832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端子,由一金属板材裁切弯折成型,定义所述金属板材除去所述端子的部分为基板;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基部及与所述基部连接的一弹臂,所述基部至少部分水平设置而与所述基板共面;在所述基板和所述基部之间形成切槽,在所述基板和所述弹臂之间形成一通槽;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上下贯穿所述绝缘本体的多个通孔,所述切槽的一部分和所述通槽显露于所述通孔,所述端子包括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所述基板于所述接地端子的通槽与所述切槽之间形成连接所述接地端子的一连接部,所述切槽的一部分显露于所述通孔,能够确保所述连接部切除干净,避免所述信号端子连接在一起而发生短路。短路。短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端子排布密集化且可防止信号端子短路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申请号为99119994.4的中国专利揭露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与绝缘本体注塑成型的一金属料带和多个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多个第一开口和多个第二开口,每一所述端子设有一主体部,自所述主体部沿相对的方向横向延伸设置的一对翼部,沿纵向方向所述主体部的相对两侧凸出于所述翼部,所述翼部显露于所述第一开口中;所述端子与所述金属料带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显露于所述第二开口中。
[0003]但是,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翼部位于隔开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中,不利于所述端子的密集化排布;并且,注塑成型时,需要模具提供一对第一嵌件覆盖所述翼部的上下表面和一对第二嵌件覆盖所述连接部的上下表面,从而所述电连接器的成型变得复杂;另外,在切除所述连接部时,不能确保将所述连接部完全切除干净,可能导致所述端子连接在一起发生短路,从而使得所述电连接器存在安全隐患。
[000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
技术介绍
所面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能够使端子排布更加密集化,且能有效的避免端子发生短路。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其设有上下贯穿所述绝缘本体的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侧面朝所述通孔凸伸两个凸部;多个端子和一导电板,共同由一金属板材裁切成型,多个所述端子用以电性连接位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方的一第一对接元件和位于所述绝缘本体下方的一第二对接元件,所述绝缘本体与多个所述端子和所述导电板注塑成型,所述导电板呈水平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基部及与所述基部一体连接的一弹臂,所述弹臂向上弯折,用以接触所述第一对接元件,两个所述凸部位于所述基部的相对两侧,且两个所述凸部的上表面与所述导电板的上表面平齐,所述基部至少部分水平设置而与所述导电板共面;通过裁切出所述基部从而在所述导电板和所述基部之间形成切槽,通过裁切出所述弹臂从而在所述导电板和所述弹臂之间形成一通槽;所述弹臂和所述通槽显露于所述通孔,所述绝缘本体包覆所述基部的一部分,所述切槽收容所述绝缘本体的一部分,而所述通槽未被所述绝缘本体填充,所述切槽的一部分显露于所述通孔中,且所述切槽显露于所述通孔中的该部分被所述凸部填充;多个所述端子包括多个信号端子,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通槽与所述切槽连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基部沿其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边分别定义为第一侧边,所述弹臂沿其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边分别定义为第二侧边,所述切槽上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的侧边
定义为第三侧边,所述通槽上与所述第二侧边相对的侧边定义为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三侧边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四侧边之间的距离。
[0009]进一步地,所述弹臂包括一体连接所述基部的一宽部和一体连接所述宽部的一窄部,所述窄部用于向上接触所述第一对接元件,所述宽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窄部的宽度,所述基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宽部的宽度,从上往下看,沿所述基部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三侧边向外超出所述第四侧边,且所述基部与相邻所述端子的所述窄部并列但与相邻所述端子的所述宽部错开。
[0010]进一步地,所述端子包括一个具有弹性的导接部,所述导接部和所述弹臂均自所述基部的前端向前延伸形成,所述导接部向下弯折,用以弹性接触所述第二对接元件,所述金属板材在裁切成型所述弹臂与所述导接部时在二者之间形成一间隙,在所述导接部与所述导电板之间形成一隔槽,从上往下看,所述弹臂与所述导接部并列设置,所述间隙位于所述凸部的前方,且两个所述凸部位于所述导接部和所述弹臂的相对两侧。
[0011]进一步地,所述切槽向后延伸,并超过其后方的所述通槽。
[0012]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板材对应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通槽与所述切槽之间形成一连接部,所述金属板材还对应每一所述接地端子设有一第一桥接部、一第二桥接部和一第三桥接部,其中一个所述接地端子对应的所述第一桥接部连接所述导接部且位于所述隔槽与所述切槽之间,对应的所述第二桥接部连接所述基部的后端且形成在所述切槽与位于所述切槽后方的所述隔槽之间,对应的所述第三桥接部连接所述基部的后端且形成在所述切槽与位于所述切槽后方的所述通槽之间,对于同一个所述接地端子而言,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三桥接部显露于不同的所述通孔,所述第一桥接部与所述第二桥接部显露于不同的所述通孔。
[0013]进一步地,多个端子包括多个接地端子,所述金属板材于对应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通槽与所述切槽之间形成两个连接部,从而对应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通槽与所述切槽不连通,所述连接部一体连接所述接地端子;所述通孔的边缘与所述通槽隔开。
[0014]进一步地,所述通槽与所述切槽分别呈U型且相向设置。
[0015]进一步地,进一步包括一金属片和多个下端子,所述金属片水平设置,所述金属片位于所述导电板的下方且与所述导电板接触,所述下端子具有一主体部和一体连接所述主体部的一导接部,所述导接部向下显露于所述绝缘本体且用于抵接或焊接所述第二对接元件,所述主体部至少部分水平设置而与所述金属片共面,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基部下方且与所述基部接触;所述导电板具有多个上结合孔,所述金属片具有多个下结合孔,所述上结合孔与所述下结合孔上下对齐,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金属片和所述下端子注塑成型,且所述绝缘本体填充所述上结合孔与所述下结合孔。
[0016]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其设有上下贯穿所述绝缘本体的多个通孔;多个端子和一导电板,共同由一金属板材裁切成型,多个端子用以电性连接位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方的一第一对接元件和位于所述绝缘本体下方的一第二对接元件,多个端子包括多个信号端子和多个接地端子,所述绝缘本体与多个端子和所述导电板注塑成型,所述导电板呈水平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基部及与所述基部一体连接的一弹臂,所述弹臂向上弯折,用以接触所述第一对接元件,所述基部至少部分水平设置而与所述导电板共面;通过裁切出所述基部从而在所述导电板和所述基部之间形成切槽,通过裁切出
所述弹臂从而在所述导电板和所述弹臂之间形成一通槽;所述弹臂和所述通槽显露于所述通孔,所述绝缘本体包覆所述基部的一部分,所述切槽收容所述绝缘本体的一部分,而所述通槽未被所述绝缘本体填充,所述切槽的一部分显露于所述通孔中;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通槽与所述切槽连通,所述金属板材于对应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通槽与所述切槽之间形成一连接部,从而对应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通槽与所述切槽不连通,所述连接部一体连接所述接地端子,所述连接部显露于所述通孔。
[001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裁切边和一第二裁切边,所述第一裁切边连接所述切槽,所述第二裁切边连接所述通槽,所述第一裁切边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裁切边的宽度。
[0018]进一步地,所述弹臂包括一体连接所述基部的一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其设有上下贯穿所述绝缘本体的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侧面朝所述通孔凸伸两个凸部;多个端子和一导电板,共同由一金属板材裁切成型,多个所述端子用以电性连接位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方的一第一对接元件和位于所述绝缘本体下方的一第二对接元件,所述绝缘本体与多个所述端子和所述导电板注塑成型,所述导电板呈水平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基部及与所述基部一体连接的一弹臂,所述弹臂向上弯折,用以接触所述第一对接元件,两个所述凸部位于所述基部的相对两侧,且两个所述凸部的上表面与所述导电板的上表面平齐,所述基部至少部分水平设置而与所述导电板共面;通过裁切出所述基部从而在所述导电板和所述基部之间形成切槽,通过裁切出所述弹臂从而在所述导电板和所述弹臂之间形成一通槽;所述弹臂和所述通槽显露于所述通孔,所述绝缘本体包覆所述基部的一部分,所述切槽收容所述绝缘本体的一部分,而所述通槽未被所述绝缘本体填充,所述切槽的一部分显露于所述通孔中,且所述切槽显露于所述通孔中的该部分被所述凸部填充;多个所述端子包括多个信号端子,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通槽与所述切槽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沿其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边分别定义为第一侧边,所述弹臂沿其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边分别定义为第二侧边,所述切槽上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的侧边定义为第三侧边,所述通槽上与所述第二侧边相对的侧边定义为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三侧边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四侧边之间的距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臂包括一体连接所述基部的一宽部和一体连接所述宽部的一窄部,所述窄部用于向上接触所述第一对接元件,所述宽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窄部的宽度,所述基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宽部的宽度,从上往下看,沿所述基部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三侧边向外超出所述第四侧边,且所述基部与相邻所述端子的所述窄部并列但与相邻所述端子的所述宽部错开。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包括一个具有弹性的导接部,所述导接部和所述弹臂均自所述基部的前端向前延伸形成,所述导接部向下弯折,用以弹性接触所述第二对接元件,所述金属板材在裁切成型所述弹臂与所述导接部时在二者之间形成一间隙,在所述导接部与所述导电板之间形成一隔槽,从上往下看,所述弹臂与所述导接部并列设置,所述间隙位于所述凸部的前方,且两个所述凸部位于所述导接部和所述弹臂的相对两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槽向后延伸,并超过其后方的所述通槽。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端子包括多个接地端子,所述金属板材对应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通槽与所述切槽之间形成一连接部,所述金属板材还对应每一所述接地端子设有一第一桥接部、一第二桥接部和一第三桥接部,其中一个所述接地端子对应的所述第一桥接部连接所述导接部且位于所述隔槽与所述切槽之间,对应的所述第二桥接部连接所述基部的后端且形成在所述切槽与位于所述切槽后方的所述隔槽之间,对应的所述第三桥接部连接所述基部的后端且形成在所述切槽与位于所述切槽后方的
所述通槽之间,对于同一个所述接地端子而言,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三桥接部显露于不同的所述通孔,所述第一桥接部与所述第二桥接部显露于不同的所述通孔。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端子包括多个接地端子,所述金属板材于对应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通槽与所述切槽之间形成两个连接部,从而对应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通槽与所述切槽不连通,所述连接部一体连接所述接地端子;所述通孔的边缘与所述通槽隔开。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与所述切槽分别呈U型且相向设置。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金属片和多个下端子,所述金属片水平设置,所述金属片位于所述导电板的下方且与所述导电板接触,所述下端子具有一主体部和一体连接所述主体部的一导接部,所述导接部向下显露于所述绝缘本体且用于抵接或焊接所述第二对接元件,所述主体部至少部分水平设置而与所述金属片共面,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基部下方且与所述基部接触;所述导电板具有多个上结合孔,所述金属片具有多个下结合孔,所述上结合孔与所述下结合孔上下对齐,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金属片和所述下端子注塑成型,且所述绝缘本体填充所述上结合孔与所述下结合孔。10.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其设有上下贯穿所述绝缘本体的多个通孔;多个端子和一导电板,共同由一金属板材裁切成型,多个端子用以电性连接位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方的一第一对接元件和位于所述绝缘本体下方的一第二对接元件,多个端子包括多个信号端子和多个接地端子,所述绝缘本体与多个端子和所述导电板注塑成型,所述导电板呈水平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基部及与所述基部一体连接的一弹臂,所述弹臂向上弯折,用以接触所述第一对接元件,所述基部至少部分水平设置而与所述导电板共面;通过裁切出所述基部从而在所述导电板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志张文昌金左锋黄常伟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