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横担带电作业安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7708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横担带电作业安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包括:绝缘操作杆、电场测量及传输模块、复合横担导向罩、手持终端;所述绝缘操作杆与复合横担导向罩连接固定,用于控制复合横担导向罩的位置;电场测量及传输模块与复合横担导向罩连接固定,导向罩设有贴合槽,所述贴合槽与复合横担的外径相匹配,并与复合横担表面相贴合;所述电场测量及传输模块用于采集当前位置的复合横担的表面电场强度及横担对应位置,并传输至手持终端;所述手持终端用于获取负荷横担从低压端到高压端的表面电场强度,输出安全评估结果。优点:结构简单,通用型强,可根据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直径的复合横担进行调节;成本低、携带方便、准确度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横担带电作业安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横担带电作业安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属于带电作业


技术介绍

[0002]复合材料杆塔具有节约钢材、减小塔头尺寸和走廊宽度的优势;其结构轻便、易加工成型、运输和组装成本低;其耐腐蚀、耐高低温、强度大、被盗可能性小,线路维护成本低;由于杆塔颜色可调、无毒害、报废后可再利用,增强了线路的“环境友好性”。复合材料杆塔在建设成本和运维方面均有效益明显,因此在特高压输电系统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国内已研制成功110kV、220kV电压等级复合横担杆塔和全复合材料杆塔,并已投入运行,情况良好。国内相关科研机构开展了直流
±
500kV、
±
800kV复合横担杆塔电气、机械特性研究,为实际线路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0003]与常规杆塔相比,复合横担杆塔塔头结构、导线布置、间隙情况都存在明显差异,带电作业人员进出等电位方式及安全间隙、组合间隙放电特性也与常规杆塔不同。由于没有上横担,作业人员无法通过吊篮法荡入等电位,且进出等电位的空间间隙中引入了复合横担,必然对带电作业组合间隙产生影响。当复合横担长期挂网运行出现缺陷时,该间隙的放电电压会受复合横担的影响而降低,进而影响带电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在复合横担杆塔开展带电作业前,尤其是需要进出等电位作业的情况,需要对复合横担进行绝缘性能检测和评估。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复合横担带电作业安全评估方法及装置,在开展带电作业前,对复合横担安全状况进行评估,确保带电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填补复合横担带电作业安全评估方面的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无法稳定、准确的测出复合横担表面电场分布以及缺乏复合横担杆塔带电作业安全评估的缺陷,提供一种复合横担带电作业安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横担带电作业安全检测装置,包括:绝缘操作杆、复合横担导向罩、手持终端;还包括电场测量及传输模块;所述绝缘操作杆与复合横担导向罩连接固定,用于控制复合横担导向罩的位置;电场测量及传输模块与复合横担导向罩连接固定,导向罩设有贴合槽,所述贴合槽与复合横担的外径相匹配,并与复合横担伞裙的边沿相贴合;所述电场测量及传输模块用于采集当前位置的复合横担的表面电场强度及横担对应位置,并传输至手持终端;所述手持终端用于获取负荷横担从低压端到高压端的表面电场强度,输出安全评
估结果。
[0007]进一步的,所述电场测量及传输模块与复合横担导向罩也可以加工为一体。
[0008]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操作杆为带电作业绝缘杆,其末端装有连接接头,与复合横担导向罩上的安装孔连接固定。
[0009]进一步的,所述贴合槽为半圆柱状槽。
[0010]进一步的,所述电场测量及传输模块包括:电场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电场传感器用于检测当前位置复合横担表面电场强度,通过信号处理电路处理后,由无线传输模块传输至手持终端。
[0011]进一步的,所述电场测量及传输模块还包括:光电传感器,用于感知电场测量及传输模块的位置,触发电场传感器检测当前位置的复合横担的表面电场强度。
[0012]一种复合横担带电作业安全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在塔上地电位通过手持绝缘操作杆控制复合横担导向罩、电场测量及传输模块沿复合横担表面从低压端向高压端进行电场分布扫描;将扫描后得到的检测数据传输给手持终端,手持终端根据检测数据绘制电场分布曲线,根据电场分布曲线分析复合横担绝缘性能状态,给出安全评估结果。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在对复合横担的电场分布进行检测前,检查检测装置功能、通讯是否正常,正常后,进行检查。
[0014]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复合横担导向罩、电场测量及传输模块沿复合横担表面从低压端向高压端进行电场分布扫描的次数不低于3次。
[0015]进一步的,所述根据电场分布曲线分析复合横担绝缘性能状态,给出安全评估结果的过程包括:根据复合横担的电场分布曲线进行如下判断,如果曲线为连续、平滑、无波峰/波谷时,则复合横担为良好状态,否则,复合横担则存在导通性缺陷。
[0016]进一步的,所述根据电场分布曲线分析复合横担绝缘性能状态,给出安全评估结果的过程包括:如果电场分布曲线在高压端附近出现下降和尖端,则证明高压端存在缺陷,此时读取曲线最大值对应的伞裙编号位置,计算该位置与复合横担伞裙编号之间的距离,得到导通性缺陷的长度L。
[0017]进一步的,所述根据电场分布曲线分析复合横担绝缘性能状态,给出安全评估结果的过程包括:如果电场分布曲线在低压端附近出现下降和波峰,则证明低压端存在导通性缺陷,此时读取曲线出现波峰拐点处对应的伞裙编号位置,计算该位置与复合横担低压端伞裙编号之间的距离,得到导通性缺陷的长度。
[0018]进一步的,所述根据电场分布曲线分析复合横担绝缘性能状态,给出安全评估结果的过程包括:如果电场分布曲线在中部同时出现波峰、波谷,则证明复合横担中间存在导通性
缺陷,此时读取曲线出现波峰拐点与波谷拐点处对应的伞裙编号位置,计算两伞裙编号之间的距离,得到导通性缺陷的长度;对于中间出现多个波峰、波谷的情况,则说明复合横担中部存在多段导通性缺陷,缺陷数量与波峰或波谷数量一致,导通性缺陷的长度为相邻波峰

波谷间距复合横担伞裙数量之和对应的长度。
[0019]进一步的,所述根据电场分布曲线分析复合横担绝缘性能状态,给出安全评估结果的过程包括:如果判定复合横担为良好状态,则安全评估结果输出为可安全开展带电作业。
[0020]进一步的,所述根据电场分布曲线分析复合横担绝缘性能状态,给出安全评估结果的过程包括:根据获得的导通性缺陷的长度确定复合横担良好长度,若复合横担良好长度满足DL/T 881

2019
ꢀ±
500kV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DL/T 1242

2013
ꢀ±
800kV直流线路带电作业技术规范、DL/T 392

2015 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的要求,则安全评估结果输出为可安全开展带电作业;若复合横担良好长度不满足预先设定的要求,则安全评估结果输出为不可在此处开展带电作业。
[0021]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检测装置结构简单,通用型强,可根据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直径的复合横担进行调节;成本低、携带方便,通过组合安装的形式,便于高空作业人员传递、操作;准确度高,采用光传感器定位辅助,并通过可贴合导向罩实现传感器紧密贴合复合横担伞裙边缘,可以稳定、准确的测出其表面电场分布,并有效识别影响带电作业安全的缺陷隐患,填补复合横担杆塔带电作业安全评估的技术空缺;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采用自主识别及软件程序算法,根据采集的电场分布分析结果,操作方便。...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横担带电作业安全检测装置,包括:绝缘操作杆、复合横担导向罩、手持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场测量及传输模块;所述绝缘操作杆与复合横担导向罩连接固定,用于控制复合横担导向罩的位置;电场测量及传输模块与复合横担导向罩连接固定,导向罩设有贴合槽,所述贴合槽与复合横担的外径相匹配,并与复合横担伞裙的边沿相贴合;所述电场测量及传输模块用于采集当前位置的复合横担的表面电场强度及横担对应位置,并传输至手持终端;所述手持终端用于获取负荷横担从低压端到高压端的表面电场强度,输出安全评估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横担带电作业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场测量及传输模块与复合横担导向罩也可以加工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横担带电作业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操作杆为带电作业绝缘杆,其末端装有连接接头,与复合横担导向罩上的安装孔连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横担带电作业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槽为半圆柱状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横担带电作业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场测量及传输模块包括:电场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电场传感器用于检测当前位置复合横担表面电场强度,通过信号处理电路处理后,由无线传输模块传输至手持终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横担带电作业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场测量及传输模块还包括:光电传感器,用于感知电场测量及传输模块的位置,触发电场传感器检测当前位置的复合横担的表面电场强度。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横担带电作业安全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塔上地电位通过手持绝缘操作杆控制复合横担导向罩、电场测量及传输模块沿复合横担表面从低压端向高压端进行电场分布扫描;将扫描后得到的检测数据传输给手持终端,手持终端根据检测数据绘制电场分布曲线,根据电场分布曲线分析复合横担绝缘性能状态,给出安全评估结果。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对复合横担的电场分布进行检测前,检查检测装置功能、通讯是否正常,正常后,进行检查。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复合横担导向罩、电场测量及传输模块沿复合横担表面从低压端向高压端进行电场分布扫描的次数不低于3次。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电场分布曲线分析复合横担绝缘性能状态,给出安全评估结果的过程包括:根据复合横担的电场分布曲线进行如下判断,如果曲线为连续、平滑、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学春宋恒东林松潘灵敏吴伟鲍奕陈晨雷兴列彭勇张准余光凯刘庭肖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