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警示纹理的内窥镜活检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7613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警示纹理的内窥镜活检钳,包括握持部、操作部、钳头部和钳身部,在所述钳身部外壁、靠钳头部处设有表面粗糙不平且易于被手感知、作为警示标识的拔钳警示纹理,在所述钳身部外壁、靠操作部处设有表面粗糙不平且易于被手感知、作为警示标识的进钳警示纹理,让操作者不需要切换视野,仅通过握持活检钳时手指的感知,即能在进钳和拔钳时都能得到警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让操作者不需要切换视野就能有效地为医护人员在插入或拔出活检钳时提供警示、进而为医护人员控制活检钳插入和拔出速度提供依据、提高活检速度、降低活检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消化道粘膜损伤、患者活检组织或体液飞溅或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率、结构简单、非常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成本低廉的优点。成本低廉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警示纹理的内窥镜活检钳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警示纹理的内窥镜活检钳。

技术介绍

[0002]使用消化道内窥镜进行胃肠道检查越来越普及。为协助诊断,部分患者需要取活检。因活检属于侵入性操作,患者会有不舒适感。为减轻患者痛苦,医护人员需要快速将活检钳通过内窥镜的钳道送达内窥镜的前端,钳取部分组织后再快速将活检钳拔出。但因活检钳前端锐利,快到达内窥镜的前端时需放慢速度,以免损伤患者消化道内壁的粘膜。而拔钳过快又可能将钳子上活检取下的患者消化道粘膜组织或者患者体液飞溅到医护人员身上,出现医源性感染。实际操作中,医护人员进钳时常常难以掌握活检钳已插入的具体长度,拔钳时又很难掌握活检钳在钳道内的具体长度,造成活检钳插入速度和拔出速度慢、延长操作时间,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适感,并增加消化道粘膜损伤和穿孔、活检组织飞溅和医源性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0003]目前不同品牌的胃镜活检孔到胃镜前端的距离大约是120

125cm,不同品牌的肠镜活检孔到肠镜前端的距离大约是150

160cm。对于同一品牌的同种内窥镜,活检孔到内窥镜前端的距离是固定的,不能随意调节。内窥镜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有部位需要取活检,医护人员会先将内窥镜的前端移至需要取活检的地方,再叫配合者将活检钳从活检孔插入,快速到达前端,然后医护人员微调前端位置,最后配合者快速夹取活检组织后快速拔钳。
[0004]虽然目前设计带有进钳警示标记的内窥镜活检钳,但并无带有拔钳警示标记的活检钳,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警示纹理的内窥镜活检钳,使医护人员能够在活检钳将要从内窥镜的前端伸出或者从钳道拔回时均能得到提示,并在此刻减慢进钳或拔钳的速度,从而使操作更加精准,减少操作时间,且能减少并发症和意外的发生。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带有警示纹理的内窥镜活检钳,包括握持部、操作部、钳头部和钳身部,特征是:在所述钳身部外壁、靠钳头部处设有表面粗糙不平且易于被手感知、作为警示标识的拔钳警示纹理,在所述钳身部外壁、靠操作部处设有表面粗糙不平且易于被手感知、作为警示标识的进钳警示纹理。
[0008]优选的,拔钳警示纹理和进钳警示纹理均为螺纹状或凹凸点状等形式各异的粗糙不平表面;医护人员握持活检钳时易于通过手指感知标识。
[0009]优选的,所述拔钳警示纹理和进钳警示纹理为8
‑‑
12cm的粗糙纹理,避免因为长度太短,操作时滑过警示标识。
[0010]优选的,所述拔钳警示纹理的靠钳头部一侧的纹理端距钳头部顶端的距离为
20cm。
[0011]优选的,根据是否为胃镜活检钳或肠镜活检钳,所述进钳警示纹理的靠钳头部一侧的纹理端距离钳头部顶端的距离为120cm

150cm。
[0012]本技术是在传统内窥镜活检钳的基础上增设了拔钳警示纹理和进钳警示纹理,即在钳身部的外壁上制作一定长度、粗糙的警示纹理,让操作者不需要切换视野,仅通过握持活检钳时手指的感知,即能在进钳和拔钳时都能得到警示,无需操作者不断切换视野,非常方便。本技术具有让操作者不需要切换视野就能够有效地为医护人员在插入或拔出活检钳时提供警示、进而为医护人员控制活检钳插入和拔出速度提供依据、提高活检速度、降低活检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消化道粘膜损伤、患者活检组织或体液飞溅或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斜视图;
[0015]图中:1

握持部、2

操作部、3

钳头部、4

拔钳警示纹理、5

进钳警示纹理、6

钳身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一种带有警示纹理的内窥镜活检钳,包括握持部1、操作部2、钳头部3和钳身部6,在所述钳身部6外壁、靠钳头部3处设有表面粗糙不平且易于被手感知、作为警示标识的拔钳警示纹理4,在所述钳身部6外壁、靠操作部2处设有表面粗糙不平且易于被手感知、作为警示标识的进钳警示纹理5。
[0018]优选的,拔钳警示纹理4和进钳警示纹理5均为螺纹状或凹凸点状等形式各异的粗糙不平表面;医护人员握持活检钳时易于通过手指感知标识。
[0019]优选的,所述拔钳警示纹理4的长度c和进钳警示纹理5的长度d均为8
‑‑
12cm的粗糙纹理,避免因为长度太短,操作时滑过警示标识。
[0020]优选的,所述拔钳警示纹理4的靠钳头部3一侧的纹理端距钳头部3顶端的距离a为20cm。
[0021]优选的,根据是否为胃镜活检钳或肠镜活检钳,所述进钳警示纹理5的靠钳头部3一侧的纹理端距钳头部3的距离b为120cm

150cm。
[0022]使用时,护士一只手握住握持部1,手指插入操作部2,医生一只手操作内窥镜,另一只手将钳头部3插入内窥镜的活检孔中,并快速推入钳身部6直至触摸到进钳警示纹理5,放缓推进速度,待钳头部3伸出内窥镜的远端直至到达活检位置,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插入过快过深导致消化道粘膜损伤甚至穿孔。护士通过操控操作部2完成活检后,医生抓住钳身部6退出活检钳直至触摸到拔钳警示纹理4,放缓退钳速度,直至钳头部3完全退出内窥镜的活检孔。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拔钳太快,导致钳头部3上的活检下来的患者消化道粘膜组织或患者体液飞溅到自己或操作者身上或眼睛里。进钳和拔钳的全过程,医护人员均不需要将眼睛移开显示屏,而只是通过手的触感获得警示,从而不影响内窥镜的操作和手术。使用
时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胃镜,进钳警示纹理5的靠钳头部3一侧的纹理端距离钳头部3的顶端一般为120cm,对于肠镜,进钳警示纹理5的靠钳头部3一侧的纹理端距离钳头部3的顶端一般为150cm。无论胃镜还是肠镜,拔钳警示纹理4的靠钳头部3一侧的纹理端钳头部3的顶端的距离一般均为20cm。
[0023]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警示纹理的内窥镜活检钳,包括握持部、操作部、钳头部和钳身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钳身部外壁、靠钳头部处设有表面粗糙不平且易于被手感知、作为警示标识的拔钳警示纹理,在所述钳身部外壁、靠操作部处设有表面粗糙不平且易于被手感知、作为警示标识的进钳警示纹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警示纹理的内窥镜活检钳,其特征在于:拔钳警示纹理和进钳警示纹理均为螺纹状或凹凸点状这些形式各异的粗糙不平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警示纹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安江郑雪莲陈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