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钢上杂质的识别及扣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识别
,特别涉及一种废钢上杂质的识别及扣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一般对废钢的判断,是简单的人为判断,来确定废钢是否达到回收标准,或者在达到回收标准,对应的扣重一般也是按照一定的数值进行人为商讨;由于这些都是由人工操作完成的,可能存在认知差异等的影响,导致对废钢识别以及扣重确定的不稳定性,提高损失成本。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废钢上杂质的识别及扣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废钢上杂质的识别及扣重方法,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废钢上杂质的识别及扣重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放置区域中废钢的当下摆放状态;步骤2:当所述当下摆放状态中存在单独摆放状态时,对单独摆放状态的废钢进行单独采集识别,当所述当下摆放状态中存在混合摆放状态时,对混合摆放状态的废钢进行整体扫描识别;步骤3:按照层级图像分析模型对单独采集识别结果进行层级划分,构建单独摆放状态的废钢的第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钢上杂质的识别及扣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确定放置区域中废钢的当下摆放状态;步骤2:当所述当下摆放状态中存在单独摆放状态时,对单独摆放状态的废钢进行单独采集识别,当所述当下摆放状态中存在混合摆放状态时,对混合摆放状态的废钢进行整体扫描识别;步骤3:按照层级图像分析模型对单独采集识别结果进行层级划分,构建单独摆放状态的废钢的第一杂质列表;步骤4:标定整体扫描识别结果中的空隙点,并基于所述空隙点进行深入扫描识别,获得完整扫描识别结果,并根据扫描识别判定模型,对所述完整扫描识别结果进行识别判定,构建混合摆放状态的废钢的第二杂质列表;步骤5:基于所述第一杂质列表以及第二杂质列表,得到所述放置区域中废钢的杂质扣重结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钢上杂质的识别及扣重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放置区域中废钢的放下摆放状态,包括:对预先规划好的放置区域进行前、后、左、右四个方位的拍摄,并对每个方位图像的缝隙线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缝隙线的当前线特征;若所述当前线特征满足预设归类约束,确定对应缝隙线的第一位置序列;若不满足,确定对应缝隙线的第二位置序列;基于四个方位的第一位置序列,构建缝隙拓扑,并基于所述第二位置序列,对所述缝隙拓扑进行连接拓扑辅助,形成完整拓扑,并寻找独立缝隙面;按照所述独立缝隙面,对所述放置区域中的废钢进行区域划分,并判断每个划分区域中是否存在一块废钢;若存在一块废钢,视为单独摆放状态;若存在多块废钢,视为混合摆放状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钢上杂质的识别及扣重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单独摆放状态的废钢进行单独采集识别,包括:确定所述单独摆放状态的废钢的放置信息以及形态信息;根据所述放置信息,确定与放置区域的接触点,同时,基于形态信息,确定所述接触点基于所述单独摆放状态的废钢的点分布;根据所述形态信息以及点分布,确定初始方位以及n1个方位基于初始方位的拍摄顺序;基于拍摄顺序,对所述单独摆放状态的废钢进行n1+1个方位的拍摄,并得到n1+1张第一图像。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钢上杂质的识别及扣重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混合摆放状态的废钢进行整体扫描识别,包括:确定所述混合摆放状态的废钢的处于水平面的第一层级摆放轮廓以及每层级的第一中心点,并确定每个第一层级摆放轮廓与对应第一中心点距离最远的点;对所述第一中心点进行中心拟合,得到第一拟合轴线,并确定每个最远的点与所述第
一拟合轴线的第一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距离的大小,构建基于所述水平面得到的第一聚集扫描集合,并筛选所述第一聚集扫描集合中的第一分聚集等级点;确定所述混合摆放状态的废钢处于垂直面的第二层级摆放轮廓以及每层级的第二中心点,并确定每个第二层级摆放轮廓与对应第二中心点距离最近的点;对所述第二中心点进行中心拟合,得到第二拟合轴线,并确定每个最近的点与所述第二拟合轴线的第二距离,根据所述第二距离的大小,构建基于所述垂直面得到的第二聚集扫描集合,并筛选所述第二聚集扫描集合中的第二分聚集等级点;从最大的第一层级摆放轮廓中,获取距离所述第一中心最近的第一突出点,并依据所述第一突出点与对应第一中心点的距离,构建第一圆,同时,从最大的第二层级摆放轮廓中,获取距离所述第二中心点最近的第二突出点,并依据所述第二突出点与对应第二中心点的距离,构建第二圆;确定所述第一圆与第二圆的位置结构,根据所述位置结构,从结构
‑
点规则中,获取对应的点确定规则,并按照所述点确定规则,获取所述第一圆与第二圆构成的第三中心点;确定所述第三中心点基于水平面的第一扩展面,以及所述第三中心点基于水直面的第二扩展面,并获取所述第一扩展面与所述混合摆放状态的废钢的最侧部交点以及所述第二扩展面与所述混合摆放状态的废钢的最顶部交点;基于所述最侧部交点以及最顶部交点作为初始扫描位置,并按照所述第一分聚集等级点以及第二分聚集等级点,实现对混合摆放状态的废钢的整体扫描识别。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钢上杂质的识别及扣重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层级图像分析模型对单独采集识别结果进行层级划分,包括:获取基于所述单独采集识别结果构成的n1+1张第一图像;基于所述层级图像分析模型,并分别按照每张第一图像的拍摄方位,对对应第一图像进行层级拆分;确定层级拆分层数,并分别对每层的拆分宽度进行衡量,并按照衡量结果,构建对应第一图像的拆分规则;将所述拆分规则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卿太,
申请(专利权)人:新极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