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双层连栋塑管调温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74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组合式双层连栋塑管调温大棚,其主杆的下端通过螺杆与地锚相连接,其上端固定有带有定位环的水槽,遮光网拱和防雨膜拱分别装置在上述定位环上,上述防雨膜设置在遮光网的下方,在大棚四周的支杆上装置有可卷起的保温膜,采用本组合式大棚,既较好地保留了现有技术的各种功能及优点,同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土地利用率高、气候适应性强以及易于温度调节等优点,较好地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主要应用于不受季节制约的植物栽培的组合式大棚,具体指一种组合式双层连栋塑管调温大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作物特别是对诸如各种名优花卉、时令果蔬的需求越来越高,因而对直接栽培这类植物的各种温室大棚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现有的各种温室大棚却由于其结构上所存在的一些不足而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如现有的大棚往往是分栋设置,这不仅浪费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还要花费大量人工铲除杂草,否则将带来很多病虫害;现有的大棚均采用防雨膜在外、遮光网在内的结构,难以调节棚内温度,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以及难以适合热带和亚热带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较为理想的组合式双层连栋塑管调温大棚,以通过其简单适用、可随意组合、连栋搭建的结构以及独特的防雨调温的方式,使其既较好地保留了现有技术的各种功能及优点,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土地利用率高、气候适应性强以及易于温度调节等优点,较好地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的一种组合式双层连栋塑管调温大棚,主要是由主杆、支杆、棚顶拱杆、遮光网以及防雨膜组成,其特征在于主杆的下端通过螺杆与地锚相连接,其上端固定有带有定位环的水槽,遮光网拱和防雨膜拱分别装置在上述定位环和水槽上,其防雨膜设置在遮光网的下方,防雨膜和遮光网均装置有收卷装置,在大棚四周的支杆上装置有可卷起的保温膜。采用本技术的组合式双层连栋塑管调温大棚,由于采用了简单适用、可随意组合、连栋搭建的结构以及独特的防雨调温的方式,使其既较好地保留了现有技术的各种功能及优点,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土地利用率高、气候适应性强(尤其适合炎热的夏季以及热带和亚热带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以及易于温度调节等优点,较好地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农作物栽培的组合式双层连栋塑管调温大棚。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主干结构示意图。其中1-主杆,2-支杆,3-防雨膜拱,4-遮光网拱,5-防雨膜,6-水槽,7-遮光网,8-保温膜,9-定位环,10-螺杆,11-地锚。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组合式双层连栋塑管调温大棚作进一步描述。如图所示,本技术的组合式双层连栋塑管调温大棚,主要是由主杆(1)、支杆(2)、棚顶拱杆、遮光网(7)以及防雨膜(5)组成,其主杆(1)的下端通过螺杆(10)与预埋在地下的地锚(11)相连接,整个大棚可根据其面积大小设置若干根主杆,主杆上端通过连接件固定有带有定位环(9)的水槽(5),遮光网拱(4)和防雨膜拱(3)分别装置在上述定位环(9)和水槽(5)上,遮光网(7)和防雨膜(5)装置在遮光网拱和防雨膜拱上,其防雨膜设置在遮光网的下方,防雨膜和遮光网均装置有现有技术的收卷装置,在大棚四周的支杆(2)上装置有可卷起的保温膜(8)。采用上述结构的大棚,可根据其需要面积方便地组合成连栋的整体大棚,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土地,并有效地减少了由于杂草带来的病虫害;同时由于其遮光网在外而防雨膜在内,使得在炎热的夏季以及热带和亚热带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能更好地调节棚内温度(由于遮光网在外,使得透射至棚内的阳光减少,棚内温度相对较低,有利于棚内农作物的生长)经实验表明,在夏季中午,本结构的大棚较现有技术的大棚降温可达6~8℃;采用本结构的大棚,还可较好地提高其抗风能力(遮光网在外可减轻对防雨膜的风压,起到缓冲作用,提高其抗风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双层连栋塑管调温大棚,主要是由主杆(1)、支杆(2)、棚顶拱杆、遮光网(7)以及防雨膜(5)组成,其特征在于主杆(1)的下端通过螺杆(10)与地锚(11)相连接,其上端固定有带有定位环(9)的水槽(6),遮光网拱4)和防雨膜拱(3)分别装置在上述定位环(9)和水槽(6)上,其防雨膜(5)设置在遮光网(7)的下方,上述防雨膜(5)和遮光网(7)均装置有收卷装置,在大棚四周的支杆(2)上装置有可卷起的保温膜(8)。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组合式双层连栋塑管调温大棚,主要是由主杆(1)、支杆(2)、棚顶拱杆、遮光网(7)以及防雨膜(5)组成,其特征在于主杆(1)的下端通过螺杆(10)与地锚(11)相连接,其上端固定有带有定位环(9)的水槽(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养廖沙金剑平饶佩兰曾绍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珠海市园艺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