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污排污跑道养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728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污排污跑道养殖池,包括用于控制水流速的水车、用于集污的旋流装置、排污管道;所述水车设置于跑道导流墙的两侧;所述旋流装置设置于跑道池两端的弧形部位,为上下两圈结构,上圈侧面具有进水口,下圈侧面设有出水口,上下圈之间有导向一致的旋弧形导流板叶;所述旋流装置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管道与所述排污口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快速去除跑道鱼池中的有机颗粒物,降低水体污染;利用养殖池自有的水车提供动力,无需额外动力;分为上下两圈,利用水体的重力加强旋流效果,设计巧妙。计巧妙。计巧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污排污跑道养殖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养殖池,尤其涉及一种集污排污跑道养殖池,属于水产养殖


技术介绍

[0002]跑道式养殖池是一种综合了高位池养殖和工厂化集约养殖特点的养殖方式,一般在养殖池中间加道隔水墙,隔水墙和池壁之间留有空隙,这样在进水或充氧时养殖池里的水就会围着隔水墙转起来,静水变成了流动的水,由于流水的状态像田径跑道的样子故得名“跑道式养殖池”。典型的跑道用循环水操作,对高密度养殖和循环水操作要求很高的技术,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建设基础设施,增加生物安全性,并建设额外的控件工具等。跑道养殖由于密度大,对水质要求高,需要有过滤系统以及微生物,虹吸,温度控制和优质饲料等,其目的都在于为养殖对象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实现高效养殖。
[0003]目前,跑道式养殖池主要用于南美白对虾养殖,存在着集污效果不好,排污量小、水体污染重等难题,导致国内多数跑道式养殖池使用率不高,养殖效果不好,制约了跑道式养殖池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污排污跑道养殖池,能够快速去除跑道鱼池中的有机颗粒物,降低水体污染,提高养殖效果。该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集污排污跑道养殖池,包括用于控制水流速的水车、用于集污的旋流装置、排污管道;所述水车设置于跑道导流墙的两侧;所述旋流装置设置于跑道池两端的弧形部位,为上下两圈结构,上圈侧面具有进水口,下圈侧面设有出水口,上下圈之间有导向一致的旋弧形导流板叶;所述旋流装置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管道与所述排污口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排污口设有一锥形集污孔,所述排污管道与所述锥形集污孔连接。
[0007]优选的,上圈高度为下圈高度的2/3。
[0008]优选的,所述水车为射流增氧机、水车增氧机或水轮机。
[0009]优选的,所述旋流装置采用PE板或不锈钢材加工而成。
[0010]优选的,所述排污管道上安装控制沉积物定时定量排放到外部环境的电磁阀。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1)能够快速去除跑道鱼池中的有机颗粒物,降低水体污染。
[0013]2)利用养殖池自有的水车提供动力,无需额外动力。
[0014]3)分为上下两圈,利用水体的重力加强旋流效果,设计巧妙。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集污排污跑道养殖池位于旋流装置处的剖面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集污排污跑道养殖池(一半)的俯视图。
[0017]图3是图1中A

A剖视图(上圈部位)。
[0018]图4是图1中的B

B剖视图(下圈部位)。
[0019]图5是本专利技术集污排污跑道养殖池位于旋流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1]参见图1

图5,一种集污排污跑道养殖池,包括用于控制水流速的水车、用于集污的旋流装置、排污管道;所述水车设置于跑道导流墙的两侧,控制跑道内的上下水流速为0.2m/s,并沿同一方向流动;所述旋流装置设置于跑道池两端的弧形部位,为上下两圈结构,上圈侧面具有进水口,下圈侧面设有出水口,上下圈之间有导向一致的旋弧形导流板叶;沿水流侧上层进水,经过360旋流后出水,水体在形成旋流后进入下层,改变了水体的流速与流态,使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沉降到底部的锥形集污孔内;所述旋流装置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管道与所述排污口连接。
[0022]在此实施例中,所述排污口设有一锥形集污孔,所述排污管道与所述锥形集污孔连接。附图未展示锥形集污孔以及排污管道,但这不影响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理解。
[0023]在此实施例中,上圈高度为下圈高度的2/3,如图1所示。
[0024]在此实施例中,所述水车为射流增氧机、水车增氧机或水轮机。如图1 所示。
[0025]在此实施例中,所述旋流装置采用PE板或不锈钢材加工而成。
[0026]在此实施例中,所述排污管道上安装控制沉积物定时定量排放到外部环境的电磁阀。附图未展示该电磁阀,但这不影响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理解。
[0027]本专利技术能够快速去除跑道鱼池中的有机颗粒物,降低水体污染;利用养殖池自有的水车提供动力,无需额外动力;分为上下两圈,利用水体的重力加强旋流效果,设计巧妙。本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跑道池集污、排污难题,实现了跑道池高效养殖。
[0028]以上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污排污跑道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控制水流速的水车、用于集污的旋流装置、排污管道;所述水车设置于跑道导流墙的两侧;所述旋流装置设置于跑道池两端的弧形部位,为上下两圈结构,上圈侧面具有进水口,下圈侧面设有出水口,上下圈之间有导向一致的旋弧形导流板叶;所述旋流装置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管道与所述排污口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污排污跑道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口设有一锥形集污孔,所述排污管道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国唐荣邹海生杨家朋周亮顾兆俊徐国昌陈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