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临空长渠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一体化临空长渠。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多地水资源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现有的水利工程还无法实现水资源的分布均匀化,另外现有的水利工程项目功能单一,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此外在现代城市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出行方面,交通堵塞严重,货车客车交错运行,事故率高,当人们赶时间出行时,缺少一种超高速的运行方式;再者如,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投入运行,新能源车遇到的续航难,找充电桩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再如,很多城市的地下管路设计不合理,容易内涝及排污不畅,面对如上诸如问题,通过综合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从节能环保的角度出发,设计一种多元素多功能一体化的临空水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一体化临空长渠,是一种多元素一体化饱和空间临空水渠,其涵盖有:水利、交通、风电、新能源车受电弓及工业管道群和真空管道电磁列车等,实现上能走车、下能走水、旁能走电、渠能走人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一体化临空长渠,其特征在于,每节长渠单元包括多个桥墩(1)以及五层水渠,五层水渠通过桥墩(1)架空设置,在五层水渠上形成供交通工具通行的五层通道,每层通道被成对设置的桥墩(1)分隔成不同功能的行驶区,桥墩(1)成对设置,每个桥墩呈内直外斜结构,每层水渠在与桥墩的连接处下部设置有横梁(5),横梁(5)跟桥墩串联并固定在平行设置的桥墩(1)上,在每层通道上设置有固定钢构匝道出入口(6),在每个桥墩的内部设置有竖直的凹槽中心线(7),在桥墩(1)上每隔预定距离设置有消防水枪(24),在水渠与桥墩接触处的中部设置有折叠式双功能反闸门组件(8),第二、三层通道为特速弓路,配设有新能源车充电装置(9),第四层水渠上设有半月形真空管道弹射列车(10),第五层通道为双轨双车(11)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一体化临空长渠,其特征在于,第二、三层通道上设置有带电隔离桩(901),带电隔离桩(901)上设置有防撞隔离板(902),所述充电装置(9)包括设置在带电隔离桩(901)上的输电铜条正极(903)、输电铜条负极(904)以及防撞定位极(905),还包括用于连接有新能源车底的受电弓(906),受电弓(906)一端为电磁转臂(907),用于与车底梁相连,另一端设置有正极受电滑轮(908)、负极受电滑轮(909)以及定位探头切入滑轮(910),分别与输电铜条正极(903)、输电铜条负极(904)以及防撞定位极(905)对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一体化临空长渠,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双功能反闸门组件(8)包括反闸门管(801),密封气环(802)、闸门滑轮(803)、折叠闸门保险扣(804)以及闸门下导水管(805),密封气环(802)设置在反闸门管(801)和横梁(5)接触处,起密封作用,闸门滑轮(803)用于控制反闸门管(801)的升降,在反闸门管(801)的中部还设置有折叠活动节(806),用于完成反闸门管(801)的折叠,折叠闸门保险扣(804)通过钢缆绞盘(807)设置在横梁(5)侧部,用于与折叠后的反闸门管(801)进行卡接固定,闸门下导水管(805)设置在反闸门管(801)下部,用于导出渠中水用于灌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一体化临空长渠,其特征在于,桥墩(1)的顶部设置有T型桥梁(12),在T型桥梁(12)上设置有两组双轨轨道(1201),T型桥梁(12)的上端为工字钢受电弓(1202),所述双轨双车(11)结构包括上层车(1101)、下层车(1102)以及两组三角钢轨(1103),两组三角钢...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