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
,具体涉及一种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无线充电产品对于温度非常敏感,当温度过高时,充电速度会受到很大影响,导致充电效率降低。特别是对于或集成度较高的产品来说,提高功率和提升充电速度通常是相抵触的。
[0003]针对上述现状,提出了本技术以至少部分地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5]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其包括:
[0006]主体,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包括电路板;
[0007]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相对于所述主控单元隔开距离地安装至所述主体,其中所述线圈组件包括感应线圈,用于通过电磁感应为外部设备充电;
[0008]第一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包括电路板;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相对于所述主控单元隔开距离地安装至所述主体,其中所述线圈组件包括感应线圈,用于通过电磁感应为外部设备充电;第一隔热元件,所述第一隔热元件与所述线圈组件平行地设置于所述线圈组件与所述主体之间;以及第二隔热元件,所述第二隔热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热元件与所述主体之间,并且与所述第一隔热元件间隔开,使得所述第一隔热元件与所述第二隔热元件之间具有容纳空气层的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多个肋部,所述多个肋部从所述第一隔热元件朝向所述第二隔热元件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元件连接至所述线圈组件或与所述线圈组件为一体;并且/或者所述第二隔热元件连接至所述主体或与所述主体为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第三隔热元件,所述第三隔热元件沿着所述线圈组件的周向设置在所述线圈组件的外侧,其中利用所述第三隔热元件将所述线圈组件安装至所述主体;并且/或者所述第三隔热元件设置有卡扣和止口中的一者,所述主体设置有卡扣和止口中的另一者,使得利用所述第三隔热元件通过卡接配合将所述线圈组件安装至所述主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隔热元件与所述线圈组件之间形成用于供空气流动的缝隙;并且/或者所述第三隔热元件与所述主体之间形成用于供空气流动的缝隙。6.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包括电路板;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相对于所述主控单元隔开距离地安装至所述主体,其中所述线圈组件包括感应线圈,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张翔,
申请(专利权)人: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