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6569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板,其上设有具有相同间距的多个正电极带和多个负电极带;充电连接线,一端与用电设备相连,另一端设有正极充电头和负极充电头,正极充电头包括正极十字架和安装在正极十字架上的四个顶部上的四个正电极片,负极充电头包括负极十字架和安装在负极十字架上的四个顶部上的四个负电极片;当正极充电头和负极十字架放置在充电板上时,至少有一个正电极片与正电极带接触,至少有一个负电极片与负电极带接触。这种有线充电方式,只需将正极十字架和负极十字架平随意平放在充电板上,充电连接线连接用电设备即可充电,具有充电便捷性好、充电损耗的优点,而且可以实现多个用电设备在充电板上的同时充电。同时充电。同时充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与传统有线充电相比,无线充电在充电过程中仅需要将用电设备放置在水平设置的充电板上即可,这种充电方式不仅无需携带充电线和充电头,而且用电设备不受充电线的限制,可以任意角度摆放,充电操作非常方便,未来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场景。
[0003]但是,无线充电的充电效率最高只有75%,与有线充电接近100%的充电效率相比,增加了充电损耗。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方便充电的有线充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用电设备不方便在有线充电板上以任意角度进行充电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充电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充电装置,包括:
[0007]充电板,具有供用电设备在其上放置的平面,其上设有具有相同间距的多个正电极带和多个负电极带,且相邻的所述正电极带和所述负电极带之间采用绝缘件隔开;
[0008]充电连接线,一端用于和用电设备相连,另一端设有正极充电头和负极充电头,所述正极充电头包括正极十字架和安装在所述正极十字架上的四个顶部上的四个正电极片,所述负极充电头包括负极十字架和安装在所述负极十字架上的四个顶部上的四个负电极片;
[0009]当所述正极充电头和所述负极十字架平放在所述充电板上时,至少有一个所述正电极片与所述正电极带接触,至少有一个所述负电极片与所述负电极带接触。
[0010]进一步地,所述正极充电头连接有正极充电线,每个所述正电极片和所述正极充电线之间均耦合有第一二极管,所述正电极片连接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负极充电头连接有负极充电线,每个所述负电极片和所述负极充电线之间均耦合有第二二极管,所述负电极片连接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正电极带和所述负电极带均设置多个,多个所述正电极带和多个所述负电极带交错布置。
[0012]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正电极带的带宽和多个所述负电极带的带宽相等。
[0013]进一步地,四个所述正电极片和四个所述负电极片均为大小相同的圆形电极片,所述正电极片的直径小于所述正电极带的带宽,所述负电极片的直径小于所述负电极带的带宽;相邻两个所述正电极片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正电极带的带宽,相邻两个所述负电极片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负电极带的带宽;所述正电极片与所述负电极片的直径小于所述正电极带和所述负电极带之间间隔宽度。
[0014]进一步地,相对的两个所述正电极片之间的间距与所述正电极带的带宽的比值在
2-3之间;相对的两个所述负电极片之间的间距与所述负电极带的带宽的比值在2-3之间。
[0015]进一步地,所述充电连接线上设有集线头,所述正极充电线和所述负极充电线在所述集线头位置处汇合。
[0016]进一步地,所述正极十字架和所述负极十字架贴附在用电设备上。
[0017]进一步地,所述用电设备为具有充电电池的电子设备,包括电动汽车、手机、平板、电子玩具中的任意一种
[0018]进一步地,所述正电极带和负电极带呈圆环形或斑马线形。
[0019]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0]1.本技术提供的充电装置,在充电板设置具有相同间距的多个正电极带和多个负电极带,在对用电设备进行充电时,将充电连接线的一端连接在用电设备上,充电连接线另一端的正极十字架和负极十字架平放在充电板上,正极十字架四个顶部上的四个正电极片中至少有一个正电极带接触,负极十字架四个顶部上的四个负电极片中至少有一个负电极带接触,因此正极十字架和所述负极十字架可以随意放置,当正极十字架和负极十字架贴附在用电设备上之后,用电设备可以以任何角度平放在充电板上进行充电,这种有线充电方式具有和无线充电方式相似的便利性,只需将正极十字架和负极十字架平随意放置在充电板上,充电连接线连接用电设备即可进行充电,而且充电板可以同时给多个用电设备进行充电,与无线充电方式相比,减少了充电损耗。
[0021]2.本技术提供的充电装置,通过第一二极管可以判断正电极片是否连接正电极带,通过第二二极管可以判断负电极片是否连接负电极带,这种方式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制作成本低。
[0022]3.本技术提供的充电装置,多个正电极带和多个负电极带交错布置的方式,且带宽相等,便于正极十字架上的正电极片与正电极带接触,负极十字架上的负电极片与负电极带接触,降低对用电设备的摆放角度要求。
[0023]4.本技术提供的充电装置,在充电板上任意放置贴附有正极十字架和负极十字架的用电设备,即可对用电设备进行充电,充电操作更加便捷。
[0024]5.本技术提供的充电装置,充电装置为电动汽车,解决了现有电动汽车只能在充电桩前的指定方位进行充电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充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四个正电极片和四个负电极片的电路原理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正极十字架和负极十字架贴附在用电设备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1、充电板;2、正电极带;3、负电极带;4、充电连接线;5、用电设备;
61、正极十字架;62、正电极片;63、正极充电线;64、第一二极管;71、负极十字架;72、负电极片;73、负极充电线;74、第二二极管;8、集线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板(1),具有供用电设备(5)在其上放置的平面,其上设有具有相同间距的多个正电极带(2)和多个负电极带(3),且相邻的所述正电极带(2)和所述负电极带(3)之间采用绝缘件隔开;充电连接线(4),一端用于和用电设备(5)相连,另一端设有正极充电头和负极充电头,所述正极充电头包括正极十字架(61)和安装在所述正极十字架(61)上的四个顶部上的四个正电极片(62),所述负极充电头包括负极十字架(71)和安装在所述负极十字架(71)上的四个顶部上的四个负电极片(72);当所述正极充电头和所述负极十字架(71)放置在所述充电板(1)上时,至少有一个所述正电极片(62)与所述正电极带(2)接触,至少有一个所述负电极片(72)与所述负电极带(3)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充电头连接有正极充电线(63),每个所述正电极片(62)和所述正极充电线(63)之间均耦合有第一二极管(64),所述正电极片(62)连接于所述第一二极管(64)的正极;所述负极充电头连接有负极充电线(73),每个所述负电极片(72)和所述负极充电线(73)之间均耦合有第二二极管(74),所述负电极片(72)连接于所述第二二极管(74)的负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带(2)和所述负电极带(3)均设置多个,多个所述正电极带(2)和多个所述负电极带(3)交错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洪生马泽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欧森隆高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