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馨杰专利>正文

一种医院神经内科用试管高效率无菌拿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6930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院神经内科用试管高效率无菌拿取设备,涉及医疗设备诶技术领域,包括对接装置、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和底座,所述对接装置包括上对接仓和下对接仓。通过设置的对接装置、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之间的配合,且通过在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内设置的支撑轴、支撑筒、输送带、输送夹和驱动电机二之间的相互配合,且通过将对接装置设置成由上对接仓和下对接仓组成,可以实现将试管在一个点到另一个点进行定向的输送,且能够不停的大量的对试管进行转移输送,相对于人工操作拿取多个试管进行转移,需要来回的走动等,不但可提高对试管的转移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且操作更加的方便快捷,使用时更加的方便。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院神经内科用试管高效率无菌拿取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菌拿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医院神经内科用试管高效率无菌拿取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基因诊断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在判定各种疾病之前通常都需要将病体进行化验,化验中用到最多的就是试管,因此试管在神经内科中比较常见。
[0003]现有的试管多为塑料材质组成,塑料材质组成的试管比较耐用,且不易破碎,现有医院中的试管都是经过消毒后统一存放在无菌房间中,使用的时候由工作人员拿取,由于医院的试管使用量较大,需要对大量的试管进行消毒处理,之后需要对试管进行转移储放,因此需要人工对试管转移,或通过试管无菌拿取设备进行操作。
[0004]目前通过人工转移或通过试管无菌拿取设备转移的方式,在操作时,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具体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下:
[0005]1、人工操作一次拿取多个试管转移时,需要来回的走动,不但对试管的转移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操作步骤复杂,存在一定的不便;
[0006]2、人工手动转移试管与试管的接触较多,还需要对人工做一定的防污染防护,且人工手动转移操作容易因造成失误使试管滑落散落到地上,同时拿取的试管会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沾染细菌,进而会影响后期化验数据的准确性;
[0007]3、现有的试管无菌拿取设备在使用时可调节性较低,例如无法根据需要转移试管的起点和终点做距离调节,实用性较低,且大多无法实现对试管密封输送;
[0008]4、现有的试管无菌拿取设备在不使用时不具备折叠的功能,也就是说在不使用时不便于折叠收纳等,因此会占用一定的空间,且不便于转移;
[0009]5、现有的试管无菌拿取设备在对试管输送转移时,不方便根据不同直径大小的试管做出相应的调整,也就是说现有的试管无菌拿取设备只能对同一个直径大小的试管转移输送,可调节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院神经内科用试管高效率无菌拿取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人工操作一次拿取多个试管转移时,需要来回的走动,不但对试管的转移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操作步骤复杂,存在一定的不便,人工手动转移试管与试管的接触较多,还需要对人工做一定的防污染防护,且人工手动转移操作容易因
造成失误使试管滑落散落到地上,同时拿取的试管会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沾染细菌,进而会影响后期化验数据的准确性,现有的试管无菌拿取设备在使用时可调节性较低,例如无法根据需要转移试管的起点和终点做距离调节,实用性较低,且大多无法实现对试管密封输送,现有的试管无菌拿取设备在不使用时不具备折叠的功能,也就是说在不使用时不便于折叠收纳等,因此会占用一定的空间,且不便于转移,现有的试管无菌拿取设备在对试管输送转移时,不方便根据不同直径大小的试管做出相应的调整,也就是说现有的试管无菌拿取设备只能对同一个直径大小的试管转移输送,可调节性较低的问题。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院神经内科用试管高效率无菌拿取设备,包括对接装置、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和底座,所述对接装置包括上对接仓和下对接仓,所述下对接仓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底端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对接仓内底侧固定设置有圆板,所述圆板的上表面中部通过开设的圆槽安装有驱动电机一,所述驱动电机一的输出轴与旋转块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且旋转块滑动设置在下对接仓内,所述旋转块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安装槽,所述环形安装槽内滑动设置有环形输送板,所述环形输送板上开设有多个输送圆筒槽,每个所述输送圆筒槽的底侧位于环形安装槽上均开设有对接圆槽口,所述环形输送板的前后侧内壁均开设有螺纹孔一,所述旋转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凹面槽,所述凹面槽的前后侧壁均开设有螺纹孔二,且两个螺纹孔一与两个螺纹孔二之间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个相对的螺纹孔一和螺纹孔二之间均通过同一固定螺杆一螺纹连接,所述圆板的底侧壁右侧开设有对接半槽,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内的输送带最左端与对接半槽对应设置,所述对接半槽的顶侧开设有圆槽口,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均包括输送仓,且两个输送仓的相对侧分别与上对接仓的左侧壁和下对接仓的右侧壁固定连接,且两个输送仓的相对侧分别与上对接仓和下对接仓连通,两个所述输送仓内左右侧均设置有支撑轴,且支撑轴的底侧通过轴承与输送仓的底侧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输送仓的底侧相背的一端均安装有驱动电机二,且驱动电机二的输出轴与支撑轴的底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上固定设置有支撑筒,且两个输送仓内的两个支撑筒上均传动连接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外壁设置有多个输送夹,两个所述输送仓内底侧壁靠前一侧位于多个输送夹的正下方均设置有长条硅胶防护垫。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对接槽仓的外壁顶侧呈环形开设有若干卡接槽,所述上对接仓的外壁靠下一侧固定设置有L形支撑板,所述L形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螺帽,所述螺帽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与相对应的卡接槽对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形输送板适配有多个,且每个环形输送板上的输送圆筒槽直径均不相同,所述对接圆槽口的直径与最大的输送圆筒槽直径相同,所述圆槽口与对接圆槽口的直径相同。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内的输送带上的输送夹输送速度与环形输送板上的输送圆筒槽适配,且第一输送装置内的输送夹随着输送带旋转到最右端时,此时环形输送板上的输送圆筒槽刚好旋转到最左端与输送夹对应,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内的输送带上的输送夹输送速度与环形输送板上的输送圆筒槽适配,且第二输送装置内的输送夹随着输送带旋转到最左端时,此时环形输送板上的输送圆筒槽刚好旋转到最右端与输送夹对应。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对接仓内顶侧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
盖的侧边开设有外螺纹,所述上对接仓的内壁顶侧开设有内螺纹,且密封盖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与上对接仓活动连接,所述密封盖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旋转块,两个所述输送仓的顶侧均设置有长条密封盖,所述长条密封盖的前后侧壁均开设有多个螺纹孔三,所述输送仓的前后侧壁顶侧对应螺纹孔三均开设有螺纹孔四,且每相对的螺纹孔三和螺纹孔四均螺纹连接有同一固定螺杆二。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对接仓的底侧边开设有L形环槽,所述T形环槽内滑动设置有L形环滑块,且L形环滑块固定设置在下对接仓的上表面,所述上对接仓和下对接仓的接触面均可设置密封垫。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输送仓内前侧壁均安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院神经内科用试管高效率无菌拿取设备,包括对接装置(1)、第一输送装置(2)、第二输送装置(3)和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装置(1)包括上对接仓(5)和下对接仓(6),所述下对接仓(6)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柱(13),且支撑柱(13)的底端与底座(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对接仓(6)内底侧固定设置有圆板(18),所述圆板(18)的上表面中部通过开设的圆槽安装有驱动电机一(19),所述驱动电机一(19)的输出轴与旋转块(20)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且旋转块(20)滑动设置在下对接仓(6)内,所述旋转块(20)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安装槽(21),所述环形安装槽(21)内滑动设置有环形输送板(22),所述环形输送板(22)上开设有多个输送圆筒槽(23),每个所述输送圆筒槽(23)的底侧位于环形安装槽(21)上均开设有对接圆槽口(51),所述环形输送板(22)的前后侧内壁均开设有螺纹孔一(24),所述旋转块(20)的上表面开设有凹面槽(52),所述凹面槽(52)的前后侧壁均开设有螺纹孔二(25),且两个螺纹孔一(24)与两个螺纹孔二(25)之间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个相对的螺纹孔一(24)和螺纹孔二(25)之间均通过同一固定螺杆一(26)螺纹连接,所述圆板(18)的底侧壁右侧开设有对接半槽(27),所述第二输送装置(3)内的输送带(36)最左端与对接半槽(27)对应设置,所述对接半槽(27)的顶侧开设有圆槽口(28),所述第一输送装置(2)和第二输送装置(3)均包括输送仓(29),且两个输送仓(29)的相对侧分别与上对接仓(5)的左侧壁和下对接仓(6)的右侧壁固定连接,且两个输送仓(29)的相对侧分别与上对接仓(5)和下对接仓(6)连通,两个所述输送仓(29)内左右侧均设置有支撑轴(34),且支撑轴(34)的底侧通过轴承与输送仓(29)的底侧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输送仓(29)的底侧相背的一端均安装有驱动电机二(45),且驱动电机二(45)的输出轴与支撑轴(34)的底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34)上固定设置有支撑筒(35),且两个输送仓(29)内的两个支撑筒(35)上均传动连接有输送带(36),所述输送带(36)的外壁设置有多个输送夹(37),两个所述输送仓(29)内底侧壁靠前一侧位于多个输送夹(37)的正下方均设置有长条硅胶防护垫(3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院神经内科用试管高效率无菌拿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对接槽仓(6)的外壁顶侧呈环形开设有若干卡接槽(9),所述上对接仓(5)的外壁靠下一侧固定设置有L形支撑板(10),所述L形支撑板(10)上固定设置有螺帽(11),所述螺帽(11)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2),所述螺纹杆(12)的另一端与相对应的卡接槽(9)对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院神经内科用试管高效率无菌拿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输送板(22)适配有多个,且每个环形输送板(22)上的输送圆筒槽(23)直径均不相同,所述对接圆槽口(51)的直径与最大的输送圆筒槽(23)直径相同,所述圆槽口(28)与对接圆槽口(51)的直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院神经内科用试管高效率无菌拿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2)内的输送带(36)上的输送夹(37)输送速度与环形输送板(22)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馨杰王维李传信
申请(专利权)人:于馨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