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馨杰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康复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796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神经康复训练器,包括安装底板、支撑脚、定位机构和振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神经康复训练过程中难以通过病人的主观意识使手臂相对固定在康复训练的设备内,难以在对手臂进行固定的同时通过按压敲击作用对固定位置的手臂进行同步的神经恢复训练运动,难以主动带动待康复训练的手臂在一定的角度内进行往复转动,提升手臂运动神经的恢复改善效果,也难以在手臂进行转动的同时对手臂进行二次按压敲击,更难以对待康复训练的手背及手心进行同步的双向按压作业,进一步提升神经康复训练时手臂上神经元按压敲击作用的作用面积以及作用效果等问题。作用面积以及作用效果等问题。作用面积以及作用效果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康复训练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训练器
,具体的说是一种神经康复训练器。

技术介绍

[0002]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病人在骨折后通过受伤肢体肌肉收缩,增加骨折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萎缩,通过主动或被动活动未被固定的关节,防止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等一系列康复训练运动可逐步恢复手部神经的正常信号传递,使受伤肢体的功能尽快恢复到骨折前的正常状态,然而,在进行手部神经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以下问题:
[0003]1)在进行手部神经康复训练的过程中,由于此时手部的机能部分或完全丧失,难以通过病人的主观意识使手臂相对固定在康复训练的设备内,须通过外部的固定设备对待康复训练的手臂进行固定,且难以在对手臂进行固定的同时通过按压敲击作用对固定位置的手臂进行同步的神经恢复训练运动。
[0004]2)传统的手部神经康复训练过程中,难以主动带动待康复训练的手臂在一定的角度内进行往复转动,提升手臂运动神经的恢复改善效果,也难以在手臂进行转动的同时对手臂进行二次按压敲击,更难以对待康复训练的手背及手心进行同步的双向按压作业,进一步提升神经康复训练时手臂上神经元按压敲击作用的作用面积以及作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神经康复训练器。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神经康复训练器,包括安装底板、支撑脚、定位机构和振动机构,所述的安装底板下端四周拐角处均匀安装有支撑脚,安装底板的上端安装有定位机构,位于定位机构一侧的安装底板上安装有振动机构。
[0007]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底板、定位座、定位环、扭簧、定位电机、定位转轴、定位凸轮、定位滑架、定位弹簧、定位转架和定位凸块,安装底板的上端对称安装有定位底板,定位底板的上端安装有定位座,定位座上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均匀安装有多组定位环,且定位环通过扭簧与定位座相连接,位于相邻两组之间的定位座内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均匀安装有多组定位转架,定位转架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定位凸块,位于定位座下方的定位底板之间通过轴承安装有定位转轴,定位底板上通过电机座安装有定位电机,且定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定位转轴相连接,位于定位底板之间的定位转轴上通过花键对称安装有定位凸轮,定位转架的下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对称安装有定位滑架,定位滑架的中部通过定位弹簧与定位座相连接且定位滑架的下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抵靠在定位凸轮上,设置的定位滑架可在定位凸轮的推动下使定位转架在一定的角度内进行往复转动,进一步通过定
位凸块对待康复训练的手臂进行按压敲击,通过定位环从手臂上方的反向抱夹作用可进一步提升定位凸块对于手臂的按压敲击力度,提升神经康复训练的训练效果。
[0008]所述的振动机构包括振动转盘、限位架、限位滑槽、连接轴、复位弹簧、振动转环、支撑杆、支撑座、啮合齿、振动齿轮、升降滑杆、升降弹簧、升降环、升降块和振动单元,定位底板上安装有振动转盘,振动转盘的侧壁上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限位架,位于限位架内侧的振动转盘上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振动转环,且振动转环与振动转盘之间通过复位弹簧相连接,振动转盘上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连接轴,振动转环上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限位滑槽,连接轴位于限位滑槽内且连接轴与振动转环滑动配合,振动转环的下端侧壁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啮合齿,定位转轴上通过花键安装有振动齿轮,振动齿轮位于振动转环下方且振动齿轮与啮合齿啮合传动,位于啮合齿上方的振动转环上均匀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端部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抵靠在安装底板上,位于支撑杆外侧的安装底板上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均匀安装有多组升降滑杆,升降滑杆的下端分别通过升降弹簧与安装底板相连接,每组升降滑杆之间通过铰接配合的方式均匀安装有多组升降环,升降环位于支撑杆的上方且升降环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升降块,支撑座上安装有振动单元,通过振动齿轮与啮合齿之间的间歇啮合传动可带动振动转环在一定角度内进行的往复转动,通过限位滑槽与连接轴之间的限位滑动配合可实现对振动转环的转动角度进行二次限制,进一步实现对待康复训练手臂转动角度的控制,避免单次转动角度过大造成病人的不适应。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振动单元包括压实环、压实气囊、压实凸块、握持球、橡胶层、握持气囊、振动滑杆和振动弹簧,支撑座上通过铰接配合的方式对称安装有压实环,压实环之间设置有压实气囊,压实气囊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压实凸块,位于压实气囊下方的支撑座上安装有握持球,握持球的外壁套设有橡胶层,位于橡胶层内侧的握持球侧壁上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均匀安装有振动滑杆,握持球的内部安装有握持气囊,振动滑杆的一端抵靠在橡胶层上,振动滑杆的另一端抵靠在握持气囊上,振动滑杆的中部通过振动弹簧与握持球相连接,设置于压实气囊上的压实凸块可进一步通过挤压作用对手背上的神经元进行按压,通过压实气囊膨胀时带来的压力可进一步使病人的手贴合在握持球上,避免因病人手部的神经元受损造成对握持球的不稳定握持。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振动齿轮为不完全齿轮,通过振动齿轮与啮合齿之间的间歇啮合传动实现控制振动转环的间歇往复转动。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定位环为四分之一圆环,定位环通过铰接对称安装在定位座的两侧,且定位环位于定位座的上方。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定位滑架为Y形滑架,定位滑架的两侧上端通过铰接分别与位于定位座两侧的定位转架相连接,且定位滑架的Y形中部通过定位弹簧与定位座相连接,定位滑架的Y形下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抵靠在定位凸轮上。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橡胶层为柔性橡胶层,橡胶层覆盖在握持球的外表面且橡胶层的外壁上均匀设置有振动凸块。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5]1.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定位机构中设置的定位座可对手臂的下部分进行支撑限位,设置的扭簧可通过自身扭力使定位环从定位座的上方对待康复训练的手臂进行夹持,通过双向
的抱持可使手臂在进行神经康复训练时的位置相对固定,设置的定位滑架可在定位凸轮的推动下使定位转架在一定的角度内进行往复转动,进一步通过定位凸块对待康复训练的手臂进行按压敲击,通过定位环从手臂上方的反向抱夹作用可进一步提升定位凸块对于手臂的按压敲击力度,提升神经康复训练的训练效果。
[0016]2.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振动机构中通过振动齿轮与啮合齿之间的间歇啮合传动可带动振动转环在一定角度内进行的往复转动,通过限位滑槽与连接轴之间的限位滑动配合可实现对振动转环的转动角度进行二次限制,进一步实现对待康复训练手臂转动角度的控制,避免单次转动角度过大造成病人的不适应,设置于升降环内壁上的升降块卡在手臂进行转动的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康复训练器,包括安装底板(1)、支撑脚(2)、定位机构(3)和振动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底板(1)下端四周拐角处均匀安装有支撑脚(2),安装底板(1)的上端安装有定位机构(3),位于定位机构(3)一侧的安装底板(1)上安装有振动机构(4),其中:所述的定位机构(3)包括定位底板(3a)、定位座(3b)、定位环(3c)、扭簧(3d)、定位电机(3e)、定位转轴(3f)、定位凸轮(3g)、定位滑架(3h)、定位弹簧(3j)、定位转架(3k)和定位凸块(3m),安装底板(1)的上端对称安装有定位底板(3a),定位底板(3a)的上端安装有定位座(3b),定位座(3b)上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均匀安装有多组定位环(3c),且定位环(3c)通过扭簧(3d)与定位座(3b)相连接,位于相邻两组之间的定位座(3b)内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均匀安装有多组定位转架(3k),定位转架(3k)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定位凸块(3m),位于定位座(3b)下方的定位底板(3a)之间通过轴承安装有定位转轴(3f),定位底板(3a)上通过电机座安装有定位电机(3e),且定位电机(3e)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定位转轴(3f)相连接,位于定位底板(3a)之间的定位转轴(3f)上通过花键对称安装有定位凸轮(3g),定位转架(3k)的下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对称安装有定位滑架(3h),定位滑架(3h)的中部通过定位弹簧(3j)与定位座(3b)相连接且定位滑架(3h)的下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抵靠在定位凸轮(3g)上;所述的振动机构(4)包括振动转盘(4a)、限位架(4b)、限位滑槽(4c)、连接轴(4d)、复位弹簧(4e)、振动转环(4f)、支撑杆(4g)、支撑座(4h)、啮合齿(4j)、振动齿轮(4k)、升降滑杆(4m)、升降弹簧(4n)、升降环(4p)、升降块(4q)和振动单元(4r),定位底板(3a)上安装有振动转盘(4a),振动转盘(4a)的侧壁上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限位架(4b),位于限位架(4b)内侧的振动转盘(4a)上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振动转环(4f),且振动转环(4f)与振动转盘(4a)之间通过复位弹簧(4e)相连接,振动转盘(4a)上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连接轴(4d),振动转环(4f)上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限位滑槽(4c),连接轴(4d)位于限位滑槽(4c)内且连接轴(4d)与振动转环(4f)滑动配合,振动转环(4f)的下端侧壁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啮合齿(4j),定位转轴(3f)上通过花键安装有振动齿轮(4k),振动齿轮(4k)位于振动转环(4f)下方且振动齿轮(4k)与啮合齿(4j)啮合传动,位于啮合齿(4j)上方的振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馨杰韩爱云褚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于馨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