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深埋风化岩层不排水围堰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6897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近海深埋风化岩层不排水围堰的施工方法,近海深埋风化岩层不排水围堰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插打呈环形布设的多根钢管桩,以形成围堰主体;在所述围堰主体内侧一次安装支撑框结构;在每相邻两根所述钢管桩之间安装闸板;多次开挖所述围堰主体内的海泥,并配合多次在所述围堰主体内侧安装支撑框结构;最终开挖所述围堰主体内的海泥至海泥终预设位置;浇筑混凝土垫层至所述围堰主体的底部,以形成不排水围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近海深埋风化岩层不排水围堰的施工方法,用于建造近海深埋风化岩层不排水围堰,从而在水中进行隧道掘进机的机头回收,所述近海深埋风化岩层不排水围堰的工程量少,施工速度快,建造的综合成本降低。本降低。本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近海深埋风化岩层不排水围堰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近海深埋风化岩层不排水围堰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围堰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其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筑建筑物。围堰常见种类包括:钢板桩围堰、钢管桩围堰、钢套箱围堰和混凝土围堰等。海中做排水围堰成本高,安全风险大,在海底风化岩层建造不排水围堰,回收隧道掘进机的机头,工程量少,施工速度快,综合成本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近海深埋风化岩层不排水围堰的施工方法,旨在解决在解决在海中做排水围堰回收隧道掘进机的机头的工程量大,施工速度慢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近海深埋风化岩层不排水围堰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插打呈环形布设的多根钢管桩,以形成围堰主体;
[0006]在所述围堰主体内侧一次安装支撑框结构;
[0007]在每相邻两根所述钢管桩之间安装闸板;
[0008]多次开挖所述围堰主体内的海泥,并配合多次在所述围堰主体内侧安装支撑框结构;
[0009]最终开挖所述围堰主体内的海泥至海泥终预设位置;
[0010]浇筑混凝土垫层至所述围堰主体的底部,以形成不排水围堰。
[0011]可选地,多根所述钢管桩的施工工位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的两个第一排施工工位以及沿第二方向相对的两个第二排施工工位;
[0012]所述“插打呈环形布设的多根钢管桩,以形成围堰主体”的步骤包括:
[0013]架设施工平台,以显露两个所述第一排施工工位;
[0014]在两个所述第一排施工工位处,插打所述钢管桩;
[0015]调整施工平台的位置,以显露两个所述第二排施工工位;
[0016]在两个所述第二排施工工位处,插打所述钢管桩。
[0017]可选地,每一所述钢管桩包括多节钢管段;
[0018]所述“插打所述钢管桩”的步骤包括:
[0019]桩位放样;
[0020]校准第一节钢管段的放置位置;
[0021]预插打所述第一节钢管段至第一预设深度,并校准所述第一节钢管段的垂直度;
[0022]插打所述第一节钢管段至第二预设深度;
[0023]多次焊接其余的钢管段,并配合多次插打,多次校准对应的钢管段的垂直度,以形成钢管桩,并将所述钢管桩插打至管桩终预设深度。
[0024]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深度为H,且1m≤H≤2m;和/或,
[0025]所述钢管段的外径为D,且D=610mm,所述钢管段的壁厚为t,且t=10mm。
[0026]可选地,所述“多次焊接其余的钢管段,并配合多次插打,多次校准对应的钢管段的垂直度,以形成钢管桩”的步骤包括:
[0027]对照偏移参考点检测对应钢管段的顶部横向偏移量;
[0028]在所述顶部横向偏移量大于预设偏移量阈值时,调整插打钻具进行纠正;
[0029]当纠正至所述顶部横向偏移量小于预设偏移量阈值时,继续焊接和插打;
[0030]当不能纠正时,上拔已焊接的多个所述钢管段,重新插打。
[0031]可选地,在所述“架设施工平台,以显露两个所述第一排施工工位”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0032]插打满足预设要求的标准钢管桩,其中,所述预设要求的参数包括数量参数,垂直度参数;
[0033]设置水平基准。
[0034]可选地,所述“在每相邻两根所述钢管桩之间安装闸板”的步骤包括:
[0035]预插打闸板;
[0036]校准所述闸板的位置及垂直度;
[0037]插打所述闸板至闸板终预设深度。
[0038]可选地,所述闸板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闸板段;
[0039]所述“预插打闸板”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0040]检测闸板段的质量;
[0041]焊接连接多个闸板段,以形成闸板。
[0042]可选地,所述“多次开挖所述围堰主体内的海泥,并配合多次在所述围堰主体内侧安装支撑框结构”的步骤包括:
[0043]一次开挖所述围堰主体内的海泥;
[0044]在所述围堰主体内侧二次安装支撑框结构;
[0045]二次开挖所述围堰主体内的海泥;
[0046]在所述围堰主体内侧三次安装支撑框结构。
[004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在近海深埋风化岩层不排水围堰的建造过程中,第一步,插打呈环形布设的多根钢管桩,以形成围堰主体,所述围堰主体不防水,第二步,在所述围堰主体内侧一次安装支撑框结构,以通过所述支撑结构对所述围堰主体进行支撑,第三步,在每相邻两根所述钢管桩之间安装闸板,通过安装所述闸板以阻挡海泥进入所述围堰主体内,第四步,多次开挖所述围堰主体内的海泥,并配合多次在所述围堰主体内侧安装支撑框结构,以在所述围堰主体内侧形成多个支撑点,提高所述围堰主体的稳定性;第五步,开挖所述围堰主体内的海泥至海泥终预设位置,第六步,浇筑混凝土垫层至所述围堰主体的底部,以形成不排水围堰。根据所述近海深埋风化岩层不排水围堰的施工方法,建造所述近海深埋风化岩层不排水围堰,以在水中进行隧道掘进机的机头回收,所述近海深埋风化岩层不排水围堰的工程量少,施工速度快,建造的综合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004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近海深埋风化岩层不排水围堰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50]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51]图3为本专利技术近海深埋风化岩层不排水围堰的施工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52]附图标号说明:
[0053]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围堰主体211支撑杆11钢管桩3闸板2支撑框结构31连接段21框边32阻尼段
[0054]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55]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56]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近海深埋风化岩层不排水围堰,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近海深埋风化岩层不排水围堰的一实施例,
[0057]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所述近海深埋风化岩层不排水围堰包括围堰主体1、支撑框结构2和多个闸板3,所述围堰主体1包括呈环形布设的多根钢管桩11,相邻两根所述钢管桩11间隔设置,每一所述钢管桩11沿上下向延伸设置;所述支撑框结构2撑设于所述围堰主体1的内侧;所述多个闸板3,每一所述闸板3设于相邻两根所述钢管桩11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海深埋风化岩层不排水围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插打呈环形布设的多根钢管桩,以形成围堰主体;在所述围堰主体内侧一次安装支撑框结构;在每相邻两根所述钢管桩之间安装闸板;多次开挖所述围堰主体内的海泥,并配合多次在所述围堰主体内侧安装支撑框结构;最终开挖所述围堰主体内的海泥至海泥终预设位置;浇筑混凝土垫层至所述围堰主体的底部,以形成不排水围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海深埋风化岩层不排水围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钢管桩的施工工位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的两个第一排施工工位以及沿第二方向相对的两个第二排施工工位;所述“插打呈环形布设的多根钢管桩,以形成围堰主体”的步骤包括:架设施工平台,以显露两个所述第一排施工工位;在两个所述第一排施工工位处,插打所述钢管桩;调整施工平台的位置,以显露两个所述第二排施工工位;在两个所述第二排施工工位处,插打所述钢管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海深埋风化岩层不排水围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钢管桩包括多节钢管段;所述“插打所述钢管桩”的步骤包括:桩位放样;校准第一节钢管段的放置位置;预插打所述第一节钢管段至第一预设深度,并校准所述第一节钢管段的垂直度;插打所述第一节钢管段至第二预设深度;多次焊接其余的钢管段,并配合多次插打,多次校准对应的钢管段的垂直度,以形成钢管桩,并将所述钢管桩插打至管桩终预设深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海深埋风化岩层不排水围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深度为H,且1m≤H≤2m;和/或,所述钢管段的外径为D,且D=610mm,所述钢管段的壁厚为t,且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保平贾德登王基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工程香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