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园林景观透水道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684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24
本申请涉及一种生态园林景观透水道路,涉及园林道路的技术领域,其包括蓄水槽以及设置在蓄水槽上的道路板,道路板沿道路走向均匀排布,且相邻两道路板之间具有供雨水向下流出至蓄水槽内的透水通道,道路板的两侧设置有种植单元,道路板的底部设置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流动路径经过蓄水槽,气流通道的出气口正对种植单元,气流通道的进气口位于道路的一端,道路板的底部通过连接件连接有击水板,所述击水板位于蓄水槽的上方,所述蓄水槽包括蓄水部以及位于蓄水槽两侧的给水部,所述给水部位于种植单元底部,且种植单元上设置有向下穿过道路板并浸入给水部内的引水绳,所述道路板上具有供人踩踏的踩踏部。本申请能够提升对雨水的利用效果。水的利用效果。水的利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园林景观透水道路


[0001]本申请涉及园林道路,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园林景观透水道路。

技术介绍

[0002]园林道路的两侧多会种植一些植被作为绿化使用。目前绿化的植被需要定时进行补水。通常都是人工进行定时浇灌,或是通过喷灌进行定时喷淋。并未对雨水进行有效的利用,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园林景观透水道路,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提升对雨水的利用效果。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生态园林景观透水道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生态园林景观透水道路,包括蓄水槽以及设置在蓄水槽上的道路板,所述道路板沿道路走向均匀排布,且相邻两道路板之间具有供雨水向下流出至蓄水槽内的透水通道,所述道路板的两侧设置有种植单元,所述道路板的底部设置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流动路径经过蓄水槽,所述气流通道的出气口正对种植单元,所述气流通道的进气口位于道路的一端,所述道路板的底部通过连接件连接有击水板,所述击水板位于蓄水槽的上方,所述蓄水槽包括蓄水部以及位于蓄水槽两侧的给水部,所述给水部位于种植单元底部,且种植单元上设置有向下穿过道路板并浸入给水部内的引水绳,所述道路板上具有供人踩踏的踩踏部,行人踩踏至踩踏部上后带动击水板击打水面并将水送至引水槽内。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通过透水孔向下流至蓄水部和引水部内,行人踩踏至踩踏部上后,能够带动击水板拍打水面,并将蓄水部内的水拍打而出,从而将水送至引水槽内对绿植的根系进行供水;同时通过击水板拍打水面,能够将水花溅起,增加空气的湿度,增大气流通道内送出的空气含水量,从而能种植单元进行滋润补水。
[0006]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柱,所述道路板上具有供连接柱上端穿出的开口,所述连接柱活动设置在道路板上,且连接柱的上端凸出于道路板形成所述踩踏部,所述道路板底部设置有驱动连接柱向上移动的弹性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工踩踏至踩踏部后能够通过连接柱带动击水板拍打蓄水槽内的水,进而增大了气流通道内空气内的湿度,使气流通道吹出的风更加凉爽,并可提升对绿植的滋润效果。
[0008]可选的,所述连接柱上设置有供弹性件一端相连的连接部,所述弹性件为拉簧,且拉簧一端与连接部相连,另一端与道路板底部相连。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簧与连接部和道路板底部相连,进而带动击水板向上移动。
[0010]可选的,所述蓄水部内间隔设置有多个阻拦板,并通过阻拦板分隔形成多个沿道路走向排布的蓄水空间。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升击水板对单个蓄水空间的拍打效果。
[0012]可选的,所述击水板包括与连接件相连的主体部以及横向设置在主体部两侧的击水部。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击水板能够同时对两侧蓄水空间的水进行拍打。
[0014]可选的,所述击水部位筛板状。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筛板状的击水部能够进一步提升水花的拍溅效果。
[0016]可选的,所述透水通道内设置有过滤筛网,所述过滤筛网上设置有透水过滤层。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雨水中混杂着的大型杂质进行拦截。
[0018]可选的,所述道路板的两侧具有道路基座,气流通道开设在道路基座上,同时道路基座内设置有为气流的流动进一步提供驱动力的驱动装置。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升气流的流动效果。
[0020]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行人在道路上行走时可以踩踏至踩踏部上,同时带动击水板击打水面,一方面可以将蓄水部的水送入给水部内,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气流通道内的含水量,使得送出的空气能够带有更多的水气。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申请透水道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透水道路沿道路走向的剖视图;图3是本申请透水道路横向的剖视图;图4是本申请透水道路中蓄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道路板;11、过滤筛网;12、透水过滤层;2、道路基座;21、驱动装置;3、蓄水槽;31、蓄水部;311、蓄水空间;312、阻挡板;32、给水部;33、分隔板;4、气流通道;41、进气口;42、出气口;5、种植单元;51、引水绳;6、击水板;61、主体部;611、凹槽;62、击水部;7、连接件;71、踩踏部;72、连接部;8、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1

附图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生态园林景观透水道路。参照图1,透水道路包括若干沿道路走向铺设的道路板1、位于道路板1两侧的道路基座2、以及位于道路板1底部的蓄水槽3。其中道路板1间隔均匀铺设,且相邻两道路板1之间形成供雨水向下流出的透水通道。
[0024]参照图2,透水通道内设置有连接于两道路板1底部的过滤筛网11以及位于过滤筛网11上的透水过滤层12,透水过滤层12可以为碎石层或其他大粒径的颗粒,只需要保证能够将较大的杂质拦截,同时能够供雨水向下流过即可。
[0025]参照图3和图4,道路板1的两侧均设置有种植单元5用于种植绿植。蓄水槽3内设置有与道路走向一致的分隔板33,分隔板33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平行设置在蓄水槽3的两侧,蓄水槽3通过分隔板33分隔形成蓄水部31以及位于蓄水部31两侧的给水部32。其中给水部32位于种植单元5下方,且种植单元5内向下延伸设置有伸入给水部32内的引水绳51。
[0026]道路板1的底部设置有气流通道4,气流通道4经过道路基座2,且道路基座2内设置
有驱动装置21为气流通道4内气流的流动进一步提供动力,驱动装置21可以是风机或抽吸装置,同时道路基座2内预设有为驱动装置21提供能源的走线孔(图中未示出),气流通道4的进气口41位于道路的一端,出气口42则正对于种植单元5。道路板1的底部与蓄水槽3之间存在间隔,气流从进气口41进入,经过蓄水槽3上方后,再从出气口42送出,能够带着水气对绿植进行滋润,同时能够为行走在道路板1上的行人送来凉风。
[0027]参照图2和图3,为进一步提升气流通道4内的含水量,道路板1底部通过连接件7连接有用于拍打蓄水槽3内蓄水的击水板6。连接件7为竖向设置的连接柱,连接柱的上端凸出于道路板1的表面并形成供行人踩踏的踩踏部71,行人通过踩踏至踩踏部71上能够带动击水板6下移进而拍打蓄水槽3的水面。
[0028]同时道路板1底部设置有控制击水板6始终具有向上移动趋势的弹性件8,弹性件8为拉簧,拉簧的一端连接在道路板1的底部,连接柱的上设置有供拉簧另一端相连的连接部72。
[0029]进一步的,为了提升击水板6击打蓄水槽3内水面的效果。蓄水槽3于蓄水部31内间隔设置有阻拦板,蓄水部31通过阻拦板分隔形成多个蓄水空间311,通过减小蓄水空间311的体积,进而提升击水板6打击水面时对水拍打效果。同时能够更好地使水位上升,以使蓄水部31内的水送入给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园林景观透水道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槽(3)以及设置在蓄水槽(3)上的道路板(1),所述道路板(1)沿道路走向均匀排布,且相邻两道路板(1)之间具有供雨水向下流出至蓄水槽(3)内的透水通道,所述道路板(1)的两侧设置有种植单元(5),所述道路板(1)的底部设置有气流通道(4),所述气流通道(4)的流动路径经过蓄水槽(3),所述气流通道(4)的出气口(42)正对种植单元(5),所述气流通道(4)的进气口(41)位于道路的一端,所述道路板(1)的底部通过连接件(7)连接有击水板(6),所述击水板(6)位于蓄水槽(3)的上方,所述蓄水槽(3)包括蓄水部(31)以及位于蓄水槽(3)两侧的给水部(32),所述给水部(32)位于种植单元(5)底部,且种植单元(5)上设置有向下穿过道路板(1)并浸入给水部(32)内的引水绳(51),所述道路板(1)上具有供人踩踏的踩踏部(71),行人踩踏至踩踏部(71)上后带动击水板(6)击打水面并将水送至引水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园林景观透水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7)包括连接柱,所述道路板(1)上具有供连接柱上端穿出的开口,所述连接柱活动设置在道路板(1)上,且连接柱的上端凸出于道路板(1)形成所述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梅林华洋陈剑楠严静林倩倩陈鑫陈英林海燕王学锋林凤阙茶英曾维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凯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省十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