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等级超超临界锅炉管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682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24
一种高等级超超临界锅炉管的制备方法,属于管材制备技术领域,解决S30432经济型奥氏体不锈钢管生产过程中出现内、外表面轧伤,内表面大量带状晶粒,外表面混晶等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穿孔坯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等级超超临界锅炉管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管材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高等级超超临界锅炉管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S30432作为一种经济型奥氏体不锈钢之前一直被日本以及西班牙、德国等欧美国家所垄断。国内在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再热器上大量使用此种材质的不锈钢钢管之前一直需要进口。我国超超临界机组发展相当迅速,相关材料的需求量也随之大幅度增长,迫切需要实现关键材料的国产化,在国产化生产不锈钢管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内、外表面轧伤,内表面大量带状晶粒,外表面混晶等缺陷。
[0003]目前国内生产S30432锅炉管荒管通常采用的方法及存在的缺陷是:1、采用卧式挤压的方法生产:生产出来的荒管虽然外表面较好,但是由于挤压过程中压余与扩余存在荒管成材率仅为80%左右,而且生产成本较高;2、采用斜轧穿孔的方法生产:虽然荒管成材率较高但是在穿孔与轧制过程中经常出现穿裂及轧裂与晶粒度不能满足客户要求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部分所述的不足,解决S30432经济型奥氏体不锈钢管生产过程中出现内、外表面轧伤,内表面大量带状晶粒,外表面混晶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等级超超临界锅炉管的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高等级超超临界锅炉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穿孔坯料:钢水经过模铸与初轧开坯后轧制成棒料,棒料经过剥皮与定心制成穿孔坯料;S2、将穿孔坯料送入斜底炉加热,加热速度为(4

10)℃/min:斜底炉加热一段:600

850℃,加热时间为2h;斜底炉加热二段:850

1000℃,加热时间为3h;斜底炉加热三段:1000

1050℃,加热时间为0.7h;斜底炉加热四段:1150

1200℃,加热时间为0.5h;斜底炉出钢目标温度为1150

1200℃;S3、斜轧穿孔:上下工作轧辊以及左右导板分别调整至预定角度,穿孔坯料在推钢机与顶杆作用下进行斜轧穿孔,轧制电流为900

1000A,轧制时间为1

2min,制得荒管;S4、矫直、一次酸洗及修磨:荒管经过矫直机矫直后平直度为3

6mm/m,然后将荒管依次经过一次酸洗工序以及修磨工序,使荒管内外表面的粗糙度为10

15um;S5、第一道次轧制及脱脂:将步骤S4制得的荒管进行第一道次轧制:最大轧制力为150

200t,轧制延伸系数
为5

9,轧制送进量为10

28mm /次,制得一次中间管坯;一次中间管坯的表面粗糙度为0.8

3.2
µ
m,平直度为2

5mm/m,外径公差
±
0.5%,壁厚公差
±
5%;然后,将一次中间管坯进行脱脂,确保一次中间管坯内外表面轧制油脱干净,冲洗后内外表面无油渍;S6、高温软化:将一次中间管坯送入室式炉中加热,加热温度为950

1050℃,加热时间为10

20min;然后进入升温段,加热温度为1050

1200℃,加热时间为15

25min;然后进入保温段,加热温度为1250

1290℃,保温时间为10

20min,制成半成品管坯;S7、第二道次轧制及脱脂:将步骤S2制得的半成品管坯进行第二道次轧制:最大轧制力为100

150t,轧制延伸系数为3

8,制得二次中间管坯;二次中间管坯的表面粗糙度为0.4

3.2
µ
m,平直度为2

3mm/m;然后,将二次中间管坯进行脱脂,确保管坯内外表面轧制油脱干净,冲洗后内外表面无油渍;S8、热处理与酸洗将步骤为S7制得二次中间管坯送入热处理炉中加热:热处理炉加热一段:加热温度为1000

1100℃,加热时间为5

10min;热处理炉加热二段:加热温度为1100

1150℃,加热时间为15

20min;热处理炉保温段:保温温度为1150

1180℃,保温时间为20

30min;二次中间管坯保温结束后取出并快速水冷至室温,然后取出二次中间管坯进行酸洗,酸洗过程保证内外表面无花斑与过酸的现象,制得高等级超超临界锅炉管成品。
[0007]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棒料的长度为6

8m,表面粗糙度为13

16um,圆度为0.035

0.045mm;所述穿孔坯料的长度为1000

2000mm,外径为Φ80

110mm,表面粗糙度为6

10um。
[0008]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斜底炉加热过程中在炉门翻钢保证每次100

180度角度翻转。
[0009]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荒管的晶粒度为2

8级。
[0010]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6中,半成品管坯的晶粒度为0

7级。
[0011]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8中,快速水冷后二次中间管坯的晶粒度为7

10级且内表面无带状晶粒。
[0012]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8之后进行表面检验,然后经过超声与涡流检验成品管外表面与内表面质量,保证高等级超超临界锅炉管成品表面与内壁质量无缺陷。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在热轧穿孔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高等级超超临界锅炉管的制备方法,使得荒管成材率提高到98%左右,并且荒管内外表面的质量完全能满足冷轧工序的要求,成品晶粒度合格率为95%左右,使得S30432各种规格的锅炉管批量生产成材率大幅度提高,实现完全国产化、替代进口,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5]实施例1一种高等级超超临界锅炉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穿孔坯料:钢水经过模铸与初轧开坯后轧制成棒料,棒料的长度为6m,表面粗糙度为13um,圆度为0.035mm;棒料经过剥皮与定心制成穿孔坯料,穿孔坯料的长度为1000mm,外径为Φ80mm,表面粗糙度为6um;S2、将穿孔坯料送入斜底炉加热,斜底炉加热过程中在炉门翻钢保证每次100度角度翻转:斜底炉加热一段:600℃,加热时间为2h;斜底炉加热二段:850℃,加热时间为3h;斜底炉加热三段:1000℃,加热时间为0.7h;斜底炉加热四段:1150℃,加热时间为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等级超超临界锅炉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穿孔坯料:钢水经过模铸与初轧开坯后轧制成棒料,棒料经过剥皮与定心制成穿孔坯料;S2、将穿孔坯料送入斜底炉加热,加热速度为(4

10)℃/min:斜底炉加热一段:600

850℃,加热时间为2h;斜底炉加热二段:850

1000℃,加热时间为3h;斜底炉加热三段:1000

1050℃,加热时间为0.7h;斜底炉加热四段:1150

1200℃,加热时间为0.5h;斜底炉出钢目标温度为1150

1200℃;S3、斜轧穿孔:上下工作轧辊以及左右导板分别调整至预定角度,穿孔坯料在推钢机与顶杆作用下进行斜轧穿孔,轧制电流为900

1000A,轧制时间为1

2min,制得荒管;S4、矫直、一次酸洗及修磨:荒管经过矫直机矫直后平直度为3

6mm/m,然后将荒管依次经过一次酸洗工序以及修磨工序,使荒管内外表面的粗糙度为10

15um;S5、第一道次轧制及脱脂:将步骤S4制得的荒管进行第一道次轧制:最大轧制力为150

200t,轧制延伸系数为5

9,轧制送进量为10

28mm /次,制得一次中间管坯;一次中间管坯的表面粗糙度为0.8

3.2
µ
m,平直度为2

5mm/m,外径公差
±
0.5%,壁厚公差
±
5%;然后,将一次中间管坯进行脱脂,确保一次中间管坯内外表面轧制油脱干净,冲洗后内外表面无油渍;S6、高温软化:将一次中间管坯送入室式炉中加热,加热温度为950

1050℃,加热时间为10

20min;然后进入升温段,加热温度为1050

1200℃,加热时间为15

25min;然后进入保温段,加热温度为1250

1290℃,保温时间为10

20min,制成半成品管坯;S7、第二道次轧制及脱脂:将步骤S2制得的半成品管坯进行第二道次轧制:最大轧制力为100

1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桂康喜唐李鹏王伯文常旭飞王进松宋博张晓文侯楠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