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季玲行专利>正文

安全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679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筷,包括第一筷体、第二筷体及遮挡部,第一筷体上设有遮挡部,以使安全筷使用时第一筷体的第一夹持端与人体的喉咙具有间隙,遮挡部向远离第一筷体的方向延伸;和/或,第二筷体上设有遮挡部,以使安全筷使用时第二筷体的第二夹持端与人体的喉咙具有间隙,遮挡部向远离第二筷体的方向延伸。该安全筷在第一筷体和/或第二筷体上设置遮挡部,以便于安全筷在使用时使其夹持端伸入口中的位置与喉咙保持距离,避免儿童或者初学者使用筷子时伤害到喉咙,提高了筷子的使用安全性,更适应于儿童或初学者使用。更适应于儿童或初学者使用。更适应于儿童或初学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筷


[0001]本技术涉及餐具
,特别涉及一种安全筷。

技术介绍

[0002]筷子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餐具,它巧妙地运用了物理学杠杆原理,具有挑、拔、夹、拌、扒等多种功能,用途广泛,价廉物美。但使用筷子需要手部复杂而精细的动作,必须用力得当且手指协调,才能夹起食物送入口中。儿童的手部动作未发展成熟时学习使用筷子会存在筷子的夹持部伤到喉咙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儿童使用普通筷子可能会伤到喉咙的技术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筷,包括第一筷体、第二筷体及遮挡部,所述第一筷体上设有所述遮挡部,以使所述安全筷使用时所述第一筷体的第一夹持端与人体的喉咙具有间隙,所述遮挡部向远离所述第一筷体的方向延伸;和/或,所述第二筷体上设有所述遮挡部,以使所述安全筷使用时所述第二筷体的第二夹持端与人体的喉咙具有间隙,所述遮挡部向远离所述第二筷体的方向延伸。
[0006]进一步地,所述遮挡部包括套管和设置于所述套管一侧的凸台,所述套管套设于筷体上,所述凸台向远离筷体的方向延伸。
[0007]进一步地,所述凸台的高度为1cm~5cm,所述凸台与其所在的筷体的夹持端之间的距离为4cm~11cm。
[0008]进一步地,所述凸台的横截面呈圆形、方形或者椭圆形。
[0009]进一步地,所述凸台的末端朝向其所在的筷体的夹持端弯曲。
[0010]进一步地,所述套管黏贴固定于筷体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遮挡部的材质为PP、PC、PES或者PPSU。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筷体的手握端与所述第二筷体的手握端铰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筷体与所述第二筷体分开设置,所述安全筷还包括勺部,所述勺部包括勺头和勺柄,所述第一筷体的手握端设有所述勺部,所述第一筷体的手握端与所述勺柄连接;或者,所述第二筷体的手握端设有所述勺部,所述第二筷体的手握端与所述勺柄连接。
[0014]本技术提供的安全筷,在第一筷体和/或第二筷体上设置遮挡部,以便于安全筷在使用时,使其夹持端伸入口中的位置与喉咙保持距离,避免儿童或者初学者使用筷子时伤害到喉咙,提高了筷子的使用安全性,更适应于儿童或初学者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全筷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全筷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1、第一筷体;1a、第一夹持端;2、第二筷体;2a、第二夹持端;3、遮挡部;31、套管;32、凸台;4、勺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本技术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顺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0]参照图1、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筷,包括第一筷体1、第二筷体2及遮挡部3,第一筷体1上设有遮挡部3,以使安全筷使用时第一筷体1的第一夹持端1a与人体的喉咙具有间隙,遮挡部3向远离第一筷体1的方向延伸;和/或,第二筷体2上设有遮挡部3,以使安全筷使用时第二筷体2的第二夹持端2a与人体的喉咙具有间隙,遮挡部3向远离第二筷体2的方向延伸。
[0021]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筷体1与第二筷体2其中之一上设置遮挡部3,或者两者均设置遮挡部3,用来使第一筷体1和/或第二筷体2的夹持端最深只能到达喉咙的前方,避免夹持端对喉咙造成伤害。也就是说,第一筷体1和/或第二筷体2使用时,遮挡部3位于口外,使安全筷的夹持端与喉咙保持距离。可以理解地,第一筷体1和/或第二筷体2上设置遮挡部3之后,手指握在遮挡部3与手握端之间,儿童或者初学者使用筷体时也不会伤害到喉咙。这里的手握端是指与夹持端相对的另一端。为了使遮挡部3起到相应的作用,将遮挡部3设置为向远离筷体的方向延伸,从而避免筷体的夹持端伸入口内太深而伤害喉咙。遮挡部3与筷体可以是分体式结构,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
[002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全筷,在第一筷体1和/或第二筷体2上设置遮挡部3,以便于安全筷在使用时,使其夹持端伸入口中的位置与喉咙保持距离,避免儿童或者初学者使用筷子时伤害到喉咙,提高了筷子的使用安全性,更适应于儿童或初学者使用。
[0023]一些实施例中,遮挡部3包括套管31和设置于套管31一侧的凸台32,套管31套设于筷体上,凸台32向远离筷体的方向延伸。可以理解地,套管31使凸台32固定于筷体上,能够起到遮挡作用,避免筷体的夹持端伸入口中过深而伤害喉咙。将遮挡部3设计为套管31与凸台32的形式,能够使遮挡部3与筷体容易拆分,一方面可以根据每个人的个体特征的不同,移动套管31与凸台32的距离,从而满足每个个体因口部深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当不要遮挡部3时可随时拆卸而作为普通筷子使用。凸台32的延伸方向不能影响筷体的使用,且向远离筷体的方向延伸便于防止筷体上靠近手握端的部分进入口中,保证使用安全。
[0024]进一步地,凸台32的高度为1cm~5cm,凸台32与其所在的筷体的夹持端之间的距离为4cm~11cm。本申请实施例根据人体尤其是儿童的身体特征,设置凸台32的高度及其与
筷体夹持端之间的距离,以达到避免夹持端伤害喉咙的目的。凸台32的高度小于1cm时,凸台32会进入到口中,无法阻挡夹持端伸至喉咙;凸台32的高度大于5cm时,会增大筷子的重量并影响筷子的使用。凸台32在筷体上的位置与夹持端之间的距离小于4cm时会影响筷子的使用;凸台32在筷体上的位置与夹持端之间的距离大于11cm时,凸台32到夹持端的距离大于嘴唇到喉咙的距离,凸台32无法起到阻挡夹持端伸至喉咙的作用。由此可见,当凸台32满足上述的尺寸要求时,手指握在筷体上的位置不管是位于凸台32的上方还是其下方,夹持端都不会伤害到喉咙。进一步地,凸台32的横截面呈圆形、方形或者椭圆形。可以理解地,这里的凸台32横截面是指沿筷体方向的剖面,即剖面与筷体方向平行。
[0025]一些实施例中,凸台32的末端朝向其所在的筷体的夹持端弯曲。本申请实施例设计的凸台32末端向夹持端的方向弯曲,能够避免凸台32与握筷子的手指发生冲突,影响夹取食物。
[0026]进一步地,套管31黏贴固定于筷体上。可以理解地,筷体在使用时,套管31由于与筷体之间的黏贴固定作用,不会在筷体上移动,从而保证凸台32与夹持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嘴唇到喉咙的距离,避免伤害喉咙。进一步地,遮挡部3的材质为PP、PC、PES或者PPSU。这些材质容易成型,可以很方便地制作遮挡部3,并且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筷体、第二筷体及遮挡部,所述第一筷体上设有所述遮挡部,以使所述安全筷使用时所述第一筷体的第一夹持端与人体的喉咙具有间隙,所述遮挡部向远离所述第一筷体的方向延伸;和/或,所述第二筷体上设有所述遮挡部,以使所述安全筷使用时所述第二筷体的第二夹持端与人体的喉咙具有间隙,所述遮挡部向远离所述第二筷体的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筷,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包括套管和设置于所述套管一侧的凸台,所述套管套设于筷体上,所述凸台向远离筷体的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高度为1cm~5cm,所述凸台与其所在的筷体的夹持端之间的距离为4cm~11cm。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玲行
申请(专利权)人:季玲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