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拜耳公司专利>正文

具有杀虫特性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6690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其包含至少一种组(I)、(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杀虫特性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其首先包含至少一种如下所示的组(I)的化合物,其次包含至少一种选自以下杀真菌剂的组(II)的活性化合物:多菌灵(carbendazim)、氟唑菌酰胺(fluxapyroxad)、吡噻菌胺(penthiopyrad)、啶氧菌酯(picoxystrobin)、唑菌胺酯(pyraclostrobin)、福美双(thiram)、isoflucypram、fluoxapiproline、氟唑菌酰羟胺(pydiflumetofen)、噻菌灵(thiabendazole)、甲基硫菌灵(thiophanate

methyl)或氟噻唑吡乙酮(oxathiapiproline)。所述结合物非常适用于防治动物和微生物有害物以及作为植物增强剂。

技术介绍

[0002]式(I

1)和(I

2)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从WO2007/144100中已知,并且已记载了其杀虫作用。从WO 2012/004221中已知这些化合物与某些杀真菌剂的混合物。
[0003]然而,已知化合物结合物的杀虫功效和/或活性谱和/或与植物、特别是作物植物的相容性并不总是令人满意。因此,迫切需要具有改进特性的新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
[0004]现已发现,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其包含至少一种组(I)的化合物以及一种或多种组(II)的杀真菌剂的协同有效结合物,所述组(I)的化合物选自
[0005][0006][0007]所述组(II)的杀真菌剂选自多菌灵、氟唑菌酰胺、吡噻菌胺、啶氧菌酯、唑菌胺酯、福美双、isoflucypram、fluoxapiproline、氟唑菌酰羟胺、噻菌灵、甲基硫菌灵或氟噻唑吡乙酮,
[0008]非常适用于防治动物和微生物有害物以及植物增强剂。特别地,所述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具有非常好的杀虫特性。
[0009]所述活性化合物结合物非常适用于防治动物和微生物有害物,例如昆虫和/或真菌,并间接改善植物健康。此外,所述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可用于减少植物和植物部位的整体损害以及由所述有害物例如昆虫、螨和植物病原体引起的采收果实或蔬菜的损失。此外,所述活性化合物结合物还适合作为植物增强剂。
[0010]对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活性化合物结合物而言,杀虫效果和/或抗微生物效果和/或杀真菌效果和/或植物增强效果和/或增产效果可能显著高于各活性成分的效果总和。对于所述活性化合物结合物而言,存在协同效应。
[0011]优选在本专利技术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中,组(I)的化合物为式(I

1)的化合物与式(I

2)的化合物的混合物。
[0012]更优选式(I

1)的化合物与式(I

2)的化合物以80:20至99:1的混合比存在。
[0013]甚至更优选组(I)的化合物为杀虫剂氟氰虫酰胺(tetraniliprole)。
[0014]组(II)的化合物选自:
[0015]氟唑菌酰胺、吡噻菌胺、氟唑菌酰羟胺或isoflucypram,其来自呼吸链复合物I或II的抑制剂的杀真菌剂组,和
[0016]啶氧菌酯或唑菌胺酯,其来自呼吸链复合物III的抑制剂的杀真菌剂组,和
[0017]多菌灵、噻菌灵、甲基硫菌灵,其来自有丝分裂和细胞分裂抑制剂的杀真菌剂组,和
[0018]福美双,其来自能够具有多位点作用的化合物的杀真菌剂组,和
[0019]氟噻唑吡乙酮或fluoxapiprolin。
[0020]优选地,组(II)的杀真菌剂选自:
[0021]isoflucypram(IUPAC:N

(5


‑2‑
异丙基苄基)

N

环丙基
‑3‑
(二氟甲基)
‑5‑

‑1‑
甲基

1H

吡唑
‑4‑
甲酰胺;CAS登记号1255734

28

1),
[0022]氟唑菌酰羟胺(IUPAC:3

(二氟甲基)

N

甲氧基
‑1‑
甲基

N

[(RS)
‑1‑
甲基
‑2‑
(2,4,6

三氯苯基)乙基]‑
1H

吡唑
‑4‑
甲酰胺;CAS登记号1228284

64

7),或
[0023]fluoxapiprolin(IUPAC:N

(5


‑2‑
异丙基苄基)

N

环丙基
‑3‑
(二氟甲基)
‑5‑

‑1‑
甲基

1H

吡唑
‑4‑
甲酰胺;CAS登记号1255734

28

1)。
[0024]更优选地,组(II)的杀真菌剂选自fluoxapiproline或氟唑菌酰羟胺。
[0025]如果组(I)和(II)的所有混合配伍剂(mixing partner)的官能团能够与合适的碱或酸形成盐,则其可以任选地与合适的碱或酸形成盐。在适用的情况下,组(I)和(II)的所有混合配伍剂可以包括互变异构形式。
[0026]本文中以其“通用名称”指定的组(I)和(II)的活性化合物是已知的,并且尤其记载于“农药手册(The Pesticide Manual)”,第16版,The British Crop Protection Council and the Royal Soc.of Chemistry,2012以及其中所引用的文献中,或可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例如http://www.alanwood.net/pesticides)。特别地,应参考所述手册或网站,以便进一步具体说明所述组(I)和(II)的混合配伍剂,例如提供其化学结构、IUPAC名称或其杀虫活性。还将提供有关所述组(I)和(II)的混合配伍剂的其他信息,特别是在组II的混合配伍剂本身是混合物(例如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的情况下的组成。
[0027]例如在本说明书中,如果使用活性化合物的通用名称,则在每种情况下其均涵盖所有常规的衍生物(例如酯和盐)和异构体(特别是旋光异构体,特别是市售的一种或多种形式)。如果通过通用名称提及酯或盐,则在每种情况下其还指所有其他的常规衍生物,例如其他酯和盐、游离酸和中性化合物,以及异构体,特别是旋光异构体,特别是市售的一种或多种形式。所提及的化合物名称是指通用名称所涵盖的化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其包含至少一种组(I)的化合物以及一种或多种组(II)的杀真菌剂的协同有效结合物,所述组(I)的化合物选自所述组(II)的杀真菌剂选自多菌灵、氟唑菌酰胺、吡噻菌胺、啶氧菌酯、唑菌胺酯、福美双、isoflucypram、fluoxapiproline、氟唑菌酰羟胺、噻菌灵、甲基硫菌灵或氟噻唑吡乙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其中组(II)的杀真菌剂选自isoflucypram、fluoxapiproline或氟唑菌酰羟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其中组(II)的杀真菌剂选自fluoxapiproline或氟唑菌酰羟胺。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其中组(I)的化合物为式(I

1)和(I

2)的化合物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其中式(I

1)的化合物与式(I

2)的化合物以80:20至99:1的混合比存在。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其特征在于组(I)的化合物或式(I

1)和(I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
申请(专利权)人:拜耳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